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人教版语文专题复习: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16:06: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部编人教版语文专题复习: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一、《桃花源记》陶渊明

1.《桃花源记》中 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桃花源记》中 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3.《桃花源记》中 写出桃花源不易发现的句子: 山有小口; 初极狭。 4. 《桃花源记》中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 《桃花源记》中从心情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 《桃花源记》中从穿着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7. 《桃花源记》中从活动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 8.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 《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0. 《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人对渔人热情的句子: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1.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3.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马说》

1《马说》的中心论点(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 《马说》中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 《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4 《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5 《马说》中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 《马说》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 《马说》中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 《马说》全文的主旨句中心句(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

9 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 《马说》中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1 《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的句子(怀才不遇的人发的感叹):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2 《马说》中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3 《马说》中描写食马者愚昧无知的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三、《小石潭记》柳宗元

(1)《小石潭记》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如鸣佩环

(2)《小石潭记》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小石潭记》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俶尔远逝,怡然不动 (4)《小石潭记》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部编人教版语文专题复习: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xojl75mv605ej21u0rq9kfa2517te00kb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