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施工操作规程》。
10.7.2.2.2 施工技术培训
依据工程施工图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要求,按工序类别进行技术要求培训。 10.7.2.2.3 施工质量培训
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有关条款及设计要求质量标准进行培训,使全体施工人员具有明确的质量意识和施工质量标准。
10.7.2.3 技术交底制度
按施工图设计及规范技术要求、业主、监理部门的有关技术要求对质检员、技术员、工序施工人员在施工开工前、施工中进行书面形式技术交底,确保工程按有关要求施工。
10.7.2.4 质量问题处理程序
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呈报监理单位、业主,并组织质量组成员研究处理方案,将成熟的处理方案报监理、业主审批、核准,经批准的质量处理方案由质量组组织贯彻落实。
10.7.2.5 资料管理制度
10.7.2.5.1 设立专职资料管理员,将各类资料按类别整理归档。
10.7.2.5.2 现场技术员将施工资料按工序验收签字后交资料员,由资料员填写有关报表报送业主、监理。
10.7.2.5.3 试验员将完成的见证记录和检验报告交资料员归档及报送业主和监理。
10.7.2.5.4 项目总工和公司质量技术管理部门定期对施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报送情况进行检查指导。
10.7.2.6 技术管理体系 10.8 资料管理
10.8.1 在单桩工作完成后当日内,将下列各表整理好,并将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钻孔灌注桩全程序检查表交到监理公司审查并签字,主要有以下内容:
A 钻孔灌注桩成孔施工记录表 B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 C 钻孔桩水下砼灌注记录表 D 技术复核记录
E 钢材试验、焊接试验报告、焊工上岗证、技术交底记录(开工前) F 钻孔灌注桩全程序检查表
10.8.2 在灌注桩施工完成后,十天内将下列表或记录送到技术部。 钢筋焊接接头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钢筋砼灌注桩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10.8.3 严格执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94-2008)以及其它相关规范。
11、确保安全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重视和加强安全施工管理工作,保障施工人员人身生命安全和施工设备良好运转是工地文明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安全管理。
11.1强化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安全管理网络,设立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专业管理,各作业班组设兼职安全员。真正做到安全时时有人抓,采取日抓、周查、月评比的方法,把群众性安全管理与领导管理结合起来。
11.2施工现场建立安全管理小组,由主管生产负责人主持安全活动,建立专业检查、职工自检相结合制度,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建立安全管理资料,由专人负责,做到及时、准确、完整记录。
11.3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各个班组每周进行一次评定,对安全管理先进小组进行物质奖励,落后小组进行严罚。
11.4建立和健全职工安全培训教育制度,特殊工种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新技术、新工艺要在安全技术培训的同时培训安全技术),不经安全培训教育合格者不得上岗作业,执行每周一安全例会制度和班前安全活动。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知识、操作规程、设备性能、安全教育,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有关安全文明生产会议
精神,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及有关规章制度,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考核。
11.5进入施工现场,人人必须戴安全帽,严禁赤脚、穿拖鞋和残疾病人及童工进入现场,严禁酒后施工作业。
11.6所有机械有专人操作,持证上岗,施工时操作人员要思想集中,不得擅离职守或将机械交给非操作人员操作,机械设备应由专人管理,非操作人员不得进入操作区进行操作。
11.7施工用电
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两极漏电保护装置。遇到跳闸时,不得强行合闸,应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运行。
1)、开工前设计好现场用电平面图和用电设计方案。 2)、配电房按部颁标准设置,电箱使用标准电箱。
3)、现场架设线路均按三相四线制的要求架设,实行“三级”保护,并做到一机一闸一保险。
4)、各种电箱、漏电保护器等设备均选用国家有关部门认可的产品。 5)、正确配置漏电保护器与电箱熔断丝,不超负荷。
6)、现场所有施工用电和生活用电均由现场专职电工管理,任何人不得乱拉乱接。 7)、配电箱内各开关应标上用途标志。
9.8吊车施工时应有专人指挥,严禁转臂范围内站人。
9.9现场设置标牌,禁止非生产人员入内,现场事故多发点设安全警示牌;
12、确保文明施工及降低环境污染的技术组织措施
12.1项目部设置文明施工管理机构,实行文明施工岗位责任制,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文明施工规定执行。
12.2现场生活区、材料堆放区、钢筋笼加工、道路按施工总平面图设置,现场排水沟、排水设备能确保现场不积水。
12.3加强对施工现场用水、用电管理,严禁乱拉乱接电线。做到无常流水、常明灯。
12.4现场办公室做到整洁有序、各项管理制度齐全。设置“五牌一图”,并在现场四周设置彩旗。
12.5严格执行国家的法令、法规和规定(平面管理、交通管理、物料管理、生活卫生管理及其它管理),确保文明施工达标。
12.6严格执行本单位内部对本工程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
12.7搞好职工宿舍和厨房的卫生,搞好生活区卫生,现场设厕所,设专人管理,所有人员不准随地大小便,不乱扔垃圾,每天至少清扫一次,地面无积水污垢。
12.8禁止赌博,上班禁止喝酒。
12.9制定环境保护措施,积极有效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努力降低施工噪音对居民的影响。
13、雨季施工措施
由于雨期施工持续时间较长,而且大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具有突然性,因此应认真编制好雨期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做好雨期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
13.1合理组织施工
13.1.1根据雨期施工的特点,将不宜在雨期施工的工程提早或延后安排,对必须在雨期施工的工程制定有效的措施。晴天抓紧室外作业,雨天安排室内工作。注意天气预报,做好防汛准备。遇到大雨、大雾、雷击和6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应当停止进行露天高处、起重吊装和打桩等作业。暑期作业应当调整作息时间,从事高温作业的场所应当采取通风和降温措施。
13.1.2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
根据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利用自然地形确定排水方向,按规定坡度挖好排水沟,确保施工工地排水通畅;
应严格按防汛要求,设置连续、通畅的排水措施和其他应急设施,防止泥浆、污水、废水外流或堵塞排水河沟;若施工现场临近高地,应在高地的边缘(现场的上侧)挖好截水沟,防止洪水冲入现场;雨期前应做好傍山的施工现场边缘的危石处理,防止滑坡、塌方威胁工地;雨期应设专人负责,及时疏浚排水系统,确保施工现场排水通畅。道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