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财务管理案例题
1.甲企业打算在2005年末购置一套不需要安装的新设备,以替换一套尚可使用5年、折余价值为91000元、变价净收入为80000元的旧设备。取得新设备的投资额为285000元。到2010年末,新设备的预计净残值超过继续使用旧设备的预计净残值5000元。使用新设备可使企业在5年内每年增加营业利润10000元。新旧设备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假设全部资金来源均为自有资金,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折旧方法和预计净残值的估计均与税法的规定相同。 要求:
(1)计算更新设备比继续使用旧设备增加的投资额。 (2)计算经营期因更新设备而每年增加的折旧。
(3)计算经营期每年因营业利润增加而导致的所得税变动额。 (4)计算经营期每年因营业利润增加而增加的净利润。 (5)计算因旧设备提前报废发生的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6)计算经营期第1年因旧设备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而抵减的所得税额。 (7)计算建设期起点的差量净现金流量△NCF0. (8)计算经营期第1年的差量净现金流量△NCF1.
(9)计算经营期第2~4年每年的差量净现金流量△NCF2~4.
(10)计算经营期第5年的差量净现金流量△NCF5. 1.[答案]
(1)更新设备比继续使用旧设备增加的投资额 =285000-80000=+205000(元)
(2)经营期因更新设备而每年增加的折旧 =(205000-5000)/5=+40000(元)
(3)经营期每年因营业利润增加而导致的所得税变动额 =10000×33%=+3300(元)
(4)经营期每年因营业利润增加而增加的净利润 =10000-3300=+6700(元)
(5)因旧设备提前报废发生的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91000-80000=11000(元)
(6)经营期第1年因旧设备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而抵减的所得税额=11000×33%=3630(元) (7)建设起点的差量净现金流量
ΔNCF0=-(285000-80000)=-205000(元) (8)经营期第1年的差量净现金流量
ΔNCF1=6700+40000+3630=50330(元) (9)经营期第2~4年每年的差量净现金流量 ΔNCF2~4=6700+40000=46700(元) (10)经营期第5年的差量净现金流量
ΔNCF5=6700+40000+5000=51700(元)
2.A公司2005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负债与股东权益的比例为40∶60.该公司计划于2006年为一个投资项目筹集资金,可供选择的筹资方式包括:向银行申请长期借款和增发普通股,A公司以现有资金结构作为目标结构。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如果A公司2006年新增长期借款在40000万元以下(含40000万元)时,借款年利息率为6%;如果新增长期借款在40000~100000万元范围内,年利息率将提高到9%;A公司无法获得超过100000万元的长期借款。银行借款筹资费忽略不计。
1
(2)如果A公司2006年度增发的普通股规模不超过120000万元(含120000万元),
预计每股发行价为20元;如果增发规模超过120000万元,预计每股发行价为16元。普通股筹资费率为4%(假定不考虑有关法律对公司增发普通股的限制)。
(3)A公司2006年预计普通股股利为每股2元,以后每年增长5%。 (4)A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
要求: (1)分别计算下列不同条件下的资金成本: ①新增长期借款不超过40000万元时的长期借款成本; ②新增长期借款超过40000万元时的长期借款成本; ③增发普通股不超过120000万元时的普通股成本; ④增发普通股超过120000万元时的普通股成本。
(2)计算所有的筹资总额分界点。 (3)计算A公司2006年最大筹资额。
(4)根据筹资总额分界点确定各个筹资范围,并计算每个筹资范围内的资金边际成本。
(5)假定上述项目的投资额为180000万元,预计内部收益率为13%,根据上述计算结果,确定本项筹资的资金边际成本,并作出是否应当投资的决策。
[答案](1)①新增长期借款不超过40000万元时的资金成本 =6%×(1-33%)=4.02% ②新增长期借款超过40000万元时的资金成本 =9%×(1-33%)=6.03%
③增发普通股不超过120000万元时的成本 =2/[20×(1-4%)]+5%≈15.42% ④ 增发普通股超过120000万元时的成本 =2/[16×(1-4%)]+5%≈18.02% (2)第一个筹资总额分界点=40000/40%=100000(万元) 第二个筹资总额分界点=120000/60%=200000(万元)
(3)2006年A公司最大筹资额 =100000/40%=250000(万元) (4)编制的资金边际成本计算表如下: 序号 筹资总额的范围 筹资方式 目标资金结构 个别资金成本 资金边际成本
长期负债 40% 4.02% 1.61% 普通股 60% 15.42% 9.25% 1 0~100000 第一个范围的资金成本 10.86% 长期负债 40% 6.03% 2.41% 15.42% 9.25% 2 100000~200000 普通股 60% 第二个范围的资金成本 11.66% 长期负债 40% 6.03% 2.41% 18.02% 10.81% 3 200000~250000 普通股 60% 第三个范围的资金成本 13.22% 或: 第一个筹资范围为0~100000万元 第二个筹资范围为100000~200000万元 第三个筹资范围为200000~250000万元
第一个筹资范围内的资金边际成本=40%×4.02%+60%×15.42%=10.86% 第二个筹资范围内的资金边际成本=40%×6.03%+60%×15.42%=11.66% 第三个筹资范围内的资金边际成本=40%×6.03+60%×18.02%=13.22%
(5)因为投资额180000万元处于第二个筹资范围,所以资金边际成本为11.66%,而项目的内部收益率13%高于资本成本11.66%,所以应当进行投资。 3. 2004职 已知:某上市公司现有资金10000万元,其中:普通股股本3500万元,长期借款6000万元,留存收益500万元。普通股成本为10.5%,长期借款年利率为8%,有关投资服务机构的统计资料表明,该上市公司股票的系统性风险是整个股票市场风险的1.5倍。目前整个股票市场平均收益率为8%,无风险报酬率为5%.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公司拟通过再筹资发展甲、乙两个投资项目。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甲项目投资额为 1200万元,经测算,甲项目的资本收益率存在-5%,12%和17%三种可能,三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分别为0.4,0.2和0.4.
2
资料二:乙项目投资额为 2000万元,经过逐次测试,得到以下数据:当设定折现率为14%和15%时,乙项目的净现值分别为4.9468万元和-7.4202万元。
资料三:乙项目所需资金有 A、B两个筹资方案可供选择。A方案:发行票面年利率为12%、期限为3年的公司债券;B方案:增发普通股
资料四:假定该公司筹资过程中发生的筹资费可忽略不计,长期借款和公司债券均为年末付息,到期还本。
要求: ( 1)指出该公司股票的 系数。 ( 2)计算该公司股票的必要收益率。 ( 3)计算甲项目的预期收益率。 ( 4)计算乙项目的内部收益率。
( 5)以该公司股票的必要收益率为标准,判断是否应当投资于甲、乙项目。 ( 6)分别计算乙项目A、B两个筹资方案的资金成本。
( 7)根据乙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和筹资方案的资金成本,对A、B两方案的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 ( 8)计算乙项目分别采用A、B两个筹资方案再筹资后,该公司的综合资金成本。
( 9)根据再筹资后公司的综合资金成本,对乙项目的筹资方案做出决策。 1.答案: (1)该公司股票的 系数为1.5
(2)该公司股票的必要收益率=5%+1.5×(8%-5%)=9.5%
( 3)甲项目的预期收益率=(-5%)×0.4+12%×0.2+17%×0.4=7.2% ( 4)乙项目的内部收益率=
(5)∵甲项目预期收益率7.2%<该公司股票的必要收益率9.5% 乙项目内部收益率 14.4%>该公司股票的必要收益率9.5% ∴不应当投资于甲项目,应当投资于乙项目
(6) A筹资方案的资金成本=12%×(1—33%)=8.04% B筹资方案的资金成本=10.5%
(7) ∵ A筹资方案的资金成本8.04%<乙项目内部收益率14.4% B筹资方案的资金成本10.5%<乙项目内部收益率14.4% ∴ A、B两个筹资方案在经济上都是合理的
=
=10.5%?4000
?2000600012000
(8)
12000?8%??(1?33%)?7.93%
( 9) ∵ 7.93%
∴ A筹资方案优于B筹资方案。
4.某企业1999年全年销售产品15,000件,每件产品的售价为180元,每件产品变动成本120元,企业全年发生固定成本总额450,000元。企业拥有资产总额5,000,000元,资产负债率为40%,负债资金利率为10%,企业全年支付优先股股利30,000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40%。分别计算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复合杠杆系数。 答案DOL =15000×(180-120)/[15000×(180-120)- 450000]= 2 DFL = [15000×(180-120)–450000]]/ [15000×(180-120)–450000 -(5 000000×40%×10%)-30000/(1-40%)]=2.25 DCL= DOL×DFL=2 × 2.25=4.5
5.资料:2007年7月1日发行的某债券,面值l00元,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8%,每半年付息一次,付息日为6月30日和l2月3 1日。
3
要求:
(1)假设等风险证券的市场利率为8%,计算该债券的实际年利率。
(2)假设等风险证券的市场利率为10%,计算2007年7月1日该债券的价值。
(3)假设等风险证券的市场利率为12%,2008年7月1日该债券的市价是85元,试问该债券当时是否值得购买?
(4)假设某投资者2009年7月1日以97元购入该债券,试问该投资者持有该债券至到期日的收益率是多少?
「答案」 (1)债券实际年利率=(1+8%/2)2-1=8.16%
(2)债券价值=4×(P/A,5%,6)+100×(P/S,5%,6)=20.30+74.62=94.92(元)
(3)2008年7月1日债券价值=4×(P/A,6%,4)+100×(P/S,6%,4)=13.86+79.21=93.07(元)
购买
(4)4×(P/S,i/2,1)+104×(P/S,i/2,2)=97
i=12%时: 4×(P/S,6%,2)+100×(P/S,6%,2)=3.77+92.56=96.33 i=10%时: 4×(P/S,5%,1)+104×(P/S,5%,2)=3.81+94.33=98.14 利用内插法:
(i-10%)/(12%-10%)=(98.14-97)/(98.14-96.33) 解得,i=11.26%
6.已知:某公司现金收支平稳,预计全年(按360天计算)现金需要量为360 000元,现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为每次300元,有价证券年均报酬率为6%。 要求:
(1)运用存货模式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
(2)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最低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全年现金转换成本和全年现金持有机会成本。
(3)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有价证券交易次数和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 答案:
7.已知:现行国库券的利率为5%,证券市场组合平均收益率为15%,市场上A、B、C、D四种股票的β系数分别为0.91、1.17、1.8和0.52;B、C、D股票的必要收益率分别为16.7%、23%和10.2%。 要求:(1)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A股票的必要收益率。
(2)计算B股票价值,为拟投资该股票的投资者做出是否投资的决策,并说明理由。假定B股票当前每股市价为15元,最近一期发放的每股股利为2.2元,预计年股利增长率为4%。
(3)计算A、B、C投资组合的β系数和必要收益率。假定投资者购买A、B、C三种股票的比例为1:3:6.
答案:(1)A股票必要收益率=5%+0.91×(15%-5%)=14.1%
(2)B股票价值=2.2×(1+4%)/(16.7%-4%)=18.02(元) 因为股票的价值18.02高于股票的市价15,所以可以投资B股票。 (3)投资组合中A股票的投资比例=1/(1+3+6)=10%
4
投资组合中B股票的投资比例=3/(1+3+6)=30% 投资组合中C股票的投资比例=6/(1+3+6)=60%
投资组合的β系数= 0.91×10%+1.17×30%+1.8×60%=1.52 投资组合的必要收益率=5%+1.52×(15%-5%)=20.20%
8.某公司成立于2003年1月1日,2003年度实现的净利润为1000万元,分配现金股利55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450万元(所提盈余公积均已指定用途)。2004年实现的净利润为900万元(不考虑计提法定盈余公积的因素)。2005年计划增加投资,所需资金为700万元。假定公司目标资本结构为自有资金占60%,借人资金占40%. 要求:
(1)在保持目标资本结构的前提下,计算2005年投资方案所需的自有资金额和需要从外部借入的资金额。
(2)在保持目标资本结构的前提下,如果公司执行剩余股利政策。计算2004年度应分配的现金股利。 ( 3)在不考虑目标资本结构的前提下,如果公司执行固定股利政策,计算2004年度应分配的现金股利、可用于2005年投资的留存收益和需要额外筹集的资金额。 (4)不考虑目标资本结构的前提下,如果公司执行固定股利支付政策,计算该公司的股利支付率和2004年度应分配的现金股利。
(5)假定公司2005年面临着从外部筹资的困难,只能从内部筹资,不考虑目标资本结构,计算在此情况下2004年度应分配的现金股利。
答案:(1)2005年投资方案所需的自有资金额=700×60%=420(万元) 2005年投资方案所需从外部借入的资金额=700×40%=280(万元) (2)2004年度应分配的现金股利
=净利润-2005年投资方案所需的自有资金额 =900-420=480(万元)
(3)2004年度应分配的现金股利=上年分配的现金股利=550(万元) 可用于2005年投资的留存收益=900-550=350(万元) 2005年投资需要额外筹集的资金额=700-350=350(万元) (4)该公司的股利支付率=550/1000×100%=55% 2004年度应分配的现金股利=55%×900=495(万元)
(5)因为公司只能从内部筹资,所以05年的投资需要从04年的净利润中留存700万元,所以2004年度应分配的现金股利=900-700=200(万元)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