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13:27: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1.读下面两段话,完成练习。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1)这段话写了蔡伦________。 (2)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3)照样子,用一句话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 【答案】 (1)改进造纸术,造出纸来 (2)剪碎、切断、浸、捣烂、捞、晒

(3)我先在纸上勾勒出半只蝴蝶来;然后把纸对折,拿起剪刀,沿着画好的蝴蝶边框小心翼翼地剪着,最终一幅剪纸作品就完成了。

【解析】【分析】(1)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2)考查动词。此题较容易,细读句子把动词一一找出来即可。(3)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故答案为:(1)改进造纸术,造出纸来(2)剪碎、切断、浸、捣烂、捞、晒 (3)我先在纸上勾勒出半只蝴蝶来;然后把纸对折,拿起剪刀,沿着画好的蝴蝶边框小心翼翼地剪着,最终一幅剪纸作品就完成了。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2)此题主要考查对动词的掌握能力。(3)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分析题中所给的句子结构,选择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即可。

2.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选自《肥皂泡》

(1)“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读这段话时,要用( )的语气。

A. 慷慨激昂 B. 快乐骄傲 C. 恋恋不舍 (3)用横线在文中画出作者想象的部分。

(4)根据短文内容,想想下列加点词语分别指什么? 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快乐:________ 骄傲:________ 希望:________

(5)假如你看到这些肥皂泡,你会产生怎样的想象呢?

【答案】 (1)排比,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2)B

(3)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

(4)为吹泡泡的游戏有趣而快乐。;为能吹出这么美丽的泡泡而骄傲。;为起的泡泡让作者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寄托着作者美好的愿望。

(5)略

【解析】【分析】(1)连用三个以上(那么……)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

(2)语气:是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语气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一定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了解常用的朗读句子的语气,然后结合语境来分析。

(3)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结课短文内容,想像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排比,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2)B

(3)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

(4)为吹泡泡的游戏有趣而快乐。;为能吹出这么美丽的泡泡而骄傲。;为起的泡泡让作者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寄托着作者美好的愿望

(5)略

【点评】(1)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语气的把握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3.重点段落品析。

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liǔ lǔi)________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jìn jìng)________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chà chāi)________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1)给上面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请仿写画横线的句子。 一会儿……一会儿……________

(3)结合上文,说一说小沙害怕理发的理由是? 【答案】 (1)liǔ;jìn;chà

(2)看那天上的云,一会儿变猴子,一会儿变老象。

(3)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解析】【分析】(1)字音题。字形、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形、字音而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

(2)仿写句子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liǔ;jìn;chà;(2)看那天上的云,一会儿变猴子,一会儿变老象。;(3)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点评】(1)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联系上下文,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Ⅰ回首遥望________

①第一 ②头 ③首领 Ⅱ双龙戏珠________

①戏剧,也指杂技 ②开玩笑,嘲笑 ③玩耍,游戏

(2)这段话主要是围绕赵州桥的________这一特点来写的。( ) A. 坚固 B. 美观 C. 坚固、美观 (3)画横线的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A. 画龙点睛 B. 承上启下

(4)把文段中具体描写图案雕刻精美的句子画上“________”,并读一读。 (5)“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成语:________。

【答案】 (1)②;③ (2)B (3)B

(4)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丽条飞

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5)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解析】【分析】(1)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回首遥望:就站着只是侧身回头,看向离当事人比较远的人或者事物。首:头。双龙戏珠:两条龙戏耍(或抢夺)一颗火珠的表现形式。戏:玩耍,游戏。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本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成语及意思。

故答案为:(1)Ⅰ② 、 Ⅱ③ (2)B(3)B(4)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丽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5)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过渡句有承接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承上句是上段的段意,起下句为下一段的段意。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5.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________轻便________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在语段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________轻便________好用的纸。

(2)蔡伦是怎样造出纸来的?把描写动作的词语找出来,填一填。 剪或切→浸→________→________→晒

(3)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4)“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中“大约”的意思是________,可以去掉这个词语吗?为什么?________

【答案】 (1)既;又 (2)捣;捞

(3)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4)大概;不能去掉,因为“大约”表推测,去掉后就变成了确定的说法,

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xv6i303qk2xc786b4a94zk8m0hvkq00rw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