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组教材以“异域风情”为专题,安排了三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项教学内容。三篇课文有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威尼斯的小艇》;有捷克著名作家卡雷尔?恰佩克的《牧场之国》;还有介绍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古建筑的《金字塔》。
2.阅读本组课文让学生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学会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
3.教学建议:
(1)教学时,引导学生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这是本单元的语文素养。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掌握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配合“异域风情”这一专题,在课后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多项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和“习作”安排了说“周边环境”和写“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等内容。
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如何体会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阅读和积累古诗等内容。
(2)指导学生学会搜集资料,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引导学生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能够在习作中体会历史遗产的魅力或感受祖国美好山河的美丽。
(3)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单元首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二、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 教学要点 课时 教学建议 18.威尼斯的小艇 1.了解写作方法,理清层次。 2.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写作方法。 3.领会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4.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态美。
1
2 搜集资料,展示交流 自主阅读,理清层次 交流写法,感受风情 19. 牧场之国 1.感受牧场风光,体会动物、人、环境和谐统一的意境。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真正的荷兰”的含义。 3.领会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4.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2 课前阅读,整体感受 自读自悟,体会意境 探究交流,了解写法 20.金字塔 1. 自读课文,理清脉络。 2.朗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3.发现两篇课文中相互印证的内容。 2 自读自悟,理清脉络 对比阅读,了解写法 口语交际:我是小1.培养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2.训练学生能把要说的内容小讲解员 的大致情况说清楚的能力。 3.培养学生处处留心观察的习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4.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 介绍中国的习作:中国的世界1.学会搜集资料,世界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2.引导学生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 3.在习作中体会历史遗产的魅力或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丽。 4.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 语文园地七 1.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感受将自然风光与人们的活动融为一体的写作方法。 2.感受景物动静变化,选择情景进行仿写。 3.理解古诗《乡村四月》,理解并背诵积累古诗。
2
1 精巧构思,环环相扣 放手交流,培养信心 双向交流,提高能力 1 交流资料,打开思路 阅读范文,掌握写法 自评互评,学会修改 1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深入探究
1.认识“尼、艄”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哗”,会写“尼、斯”等14个字,会写“纵横、船艄”等13个词语。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的风情。
3.找出文中对威尼斯静态和动态的描写,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4.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观看课前收集的图片,插播背景音乐,边看边介绍。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有的标志。法国有埃菲尔铁塔,埃及有金字塔,中国有长城,威尼斯则有其独特的小艇。威尼斯是意大利的一座古城,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就如大街上的汽车,如此神奇的景象,实在是令人好奇。
2.出示课题“威尼斯的小艇”。
3.导入新课:威尼斯以她的美丽和恬静迎接着世界各国的友人,让我们也随着作者一起去游览风光旖旎的威尼斯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进行识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纵(zòng)横、船艄(shāo)、窗帘(lián)、祷(dǎo)告、哗(huá)笑、码(mǎ)头。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艇、艄、翘、祷、雇、簇”,并在黑板上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1)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第1自然段) (2)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第2~3自然段) (3)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第4自然段)
3
了解威尼斯独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