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个细胞中,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________图。
(4)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的一系列形态变化和活动都是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适应的。染色体的活动决定于________的作用。
学案11 细胞的增殖
课后拓展案
1、如图为细胞周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甲→乙→甲的过程是一个细胞周期 B.图中乙→甲→乙的过程是一个细胞周期 C.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D.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2、有一正进行有丝分裂的人体细胞,下列关于该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处于前期,则共有46条染色体,92条染色单体
B.若处在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是由于纺锤丝牵引的结果
C.若处在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因此此时该细胞中共有92条染色体,无姐妹染色单体,共有92个DNA分子
D.末期,出现新的核膜、核仁,染色体消失,细胞膜将细胞质缢裂 3、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4、下图甲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在正常培养液中,某时刻所测得的不同DNA含量的细胞在整个细胞群体中的分布情况。向该培养液加入某种化合物并继续培养几小时后,分布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 )
A.抑制DNA复制 B.刺激细胞分裂 C.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 D.抑制细胞质分裂
5、选用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判定植物分生组织细胞的部位( )
A.有蛋白质的合成 B.有RNA的转录 C.有DNA的合成 D.光合作用旺盛
6、下图表示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各种距离或长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曲线,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曲线a代表两个中心体间的距离 B.曲线b代表牵引染色体的纺锤丝长度变化
C.曲线c代表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的两条子染色体之间的距离 D.曲线d代表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 7、有研究小组通过洋葱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实验,比较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长短,又根据细胞周期时间长短计算某个时期的细胞数,
9
获得了表一所示的实验数据。
表一 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细胞数 细胞周期 实验小组1计数细胞个数 实验小组2计数细胞个数 …… 全班计数细胞个数 计数细胞总数 间期 43 44 …… 880 1000 分裂期 前期 4 3 …… 67 中期 1 0 …… 18 后期和末期 2 3 …… 35 通过有关动物细胞培养实验获得B图所示实验数据,B图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用特殊的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的),A图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了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请根据表和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若已知洋葱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为12 h,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分裂间期的时间约为________h(
保
留
1
位
小
数
)
;
分
裂
前
期
细
胞
的
主
要
特
征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B图,DNA含量为4C的细胞,处在A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B图中DNA含量为2C的细胞数量会________。用秋水仙素处理,B图中DNA含量为________C的细胞数量会增加。根据A、B图示信息,S期细胞数是________个。
学案11 细胞的增殖答案
课前探究案
【基础知识回顾】
一、有丝分裂的过程
越小 越低 表面积与体积比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 生长、发育、繁殖、遗传 连续分裂 下一次 放射性 DNA复制 蛋白质 染色体 消失 解体 纺锤丝 散乱 整齐 稳定 清晰 分裂 加倍 消失 染色质 核仁、核膜 思考1、提示:①扇形图 ②直线图 ③坐标图 ④柱形图
思考2、提示:DNA位于染色体上,在复制前一条染色体上含一个DNA分子,在间期由于DNA分子复制加倍,每条染色体上含两个DNA分子,但着丝点没分裂,染色体数目没变,每条染色体上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故间期后的前期和中期, 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2倍染色体数,即染色体、DNA分子、染色单体三
10
者的数量比是1∶2∶2
二、动植物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纺锤体 两极 中心体 星射线 子细胞 细胞板 细胞壁 细胞膜向内凹陷 染色体(或DNA) 复制 遗传性状 红细胞 盐酸 酒精 分离开 清水 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龙胆紫或醋酸洋红 染色体 解离 漂洗 染色
低倍镜 分生区 正方形 高倍镜 各时期细胞数目 思考3:区别赤道板和细胞板
(1)在有丝分裂的中期,所有染色体受纺锤丝牵引,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位置,形成一个平面。因为这个平面的位置比较类似于赤道的位置,称为赤道板。实际上并无板状结构存在,它只是一个垂直于纺锤体纵轴的平面,是一个位置名称,在动、植物细胞都适用。
(2)细胞板是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由来自高尔基体的囊泡汇集在赤道板平面上,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板状结构。细胞板由细胞的中央向周围扩展,逐渐形成了新的细胞壁,最后将细胞质完全分隔开。可见,细胞板是一个确实存在的板状结构,且只有植物细胞在分裂末期才具有的细胞质分裂的特定方式。 【自我检测】
1. 解析: ①→②为有丝分裂间期,此时细胞中还存在核膜核仁;低温处理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原理是低温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⑤→⑥过程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⑥→⑦为染色体解开螺旋,变成染色质。
2. ⑴将“5 cm”改成“2~3 mm”;实验操作步骤应该为先漂洗后染色;将“盖上载玻片”改成“盖上盖玻片后,再加一片载玻片”;⑵如图;⑶①②③⑤⑥。 【解析】⑴观察植物有丝分裂时,待根长到5cm左右时,剪取2~3毫米,应先漂洗后染色,用手压片时要加上载玻片。⑵注意各时期的细胞数与时间比例相同。⑶能影响细胞周期各时期时间长短的因素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是取材时间和细胞周期各时期的人为划分,各时期人为划分的不同必然会影响各时期的细胞数目;取材时间不同,细胞分裂的程度亦不相同,自然细胞周期各时期长短不同。客观上不同部位的细胞,细胞周期是不同的,计数的细胞是否属于分生区细胞自然影响细胞各时期的时间。另外,细胞分裂受各种酶的控制,因此根尖培养温度的差异必然导致细胞周期各时期的长短不同。
课内探究案
探究点一:细胞周期的理解
【例题1】(1)2.2 (2)M、12-24-12 (3)7.4 (4)甲 (5)动物肠上皮细胞膜凹陷,细胞缢裂;洋葱根尖细胞形成细胞板 思考:
1. ①必须是连续分裂的细胞:如植物的分生区、形成层,动物的生发层、骨髓的造血干细胞等。 ②一个细胞周期应包含:间期(G1、S、G2期)和分裂期(M期),必须先间期后分裂期。 2. 不同 温度 PH
3. (1)扇形图分析 (2)直线图分析 (3)柱形图分析
11
提升:分裂间期的特点:
① 完成 RNA和蛋白质 DNA ②DNA的合成 ③蛋白质 【变式训练】
1、答案:C 解析:分裂期细胞内存在促进染色质凝集的物质,细胞融合后,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便会开始凝集,凝集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由于无法实现DNA的解螺旋,染色体也无法完成复制,即此时融合细胞内DNA的含量为G1期细胞的3倍,融合后细胞的细胞周期会重新调整运转。
2、答案:C 解析:DNA的复制主要与细胞分裂有关,抑制DNA复制会影响细胞数量增多 探究点二:有丝分裂过程分析
【例题2】(1)动物 没有细胞壁(细胞分裂时未形成细胞板,而是缢裂) (2)B、A、D、C B、C、D (3)a、c (4)b
解析: (1)由于图一细胞无细胞壁,且细胞分裂时未形成细胞板,而是通过缢裂产生 子细胞,所以为动物细胞。(2)图一中A为有丝分裂中期,B为间期,C为末期,D为后期,所以细胞分裂的顺序为B、A、D、C。(3)图二中在细胞分裂间期a、c时期mRNA都大量增加,说明这两个时期核糖体功能较为活跃。(4)基因突变往往发生在DNA复制时,图二中表示DNA复制的时期是b阶段。 思考:
1. 高等植物与动物有丝分裂的比较 间期:中心体倍增 植物细胞 无 不同点 前期: 两极 ↓ 纺锤丝 ↓ 纺锤体 两组中心粒 ↓ 星射线 ↓ 纺锤体 细胞板 ↓ 细胞壁 ↓ 分割细胞(质) 细胞膜 ↓ 中央内陷 ↓ 缢裂细胞(质) 相同点 间期 染 色 体 完 成 复 制 分裂期 染 色 体 平 均 分 配 动物细胞 有
2.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
【变式训练】
1、答案:C 解析:题干信息说明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说明没有染色单体,细胞膜开始缢缩,说明细胞处于后期,并且分完的细胞中只有5条染色体,故没有同源染色体,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