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专题练习——表达技巧
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 夜 作 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第三句采用了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2、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1)“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3、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 刘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一二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作简析。(注意跟第一题的区别)
(3)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4、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谷园 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 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 落花犹似坠楼人。
注:①金谷园:西晋豪富石崇的别墅。②坠楼人:指石崇的爱妾。③这首诗写作者途经金谷园故地,因见眼前的景象而引起的怀古之思。
请分析第二句的表现手法。
1
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①挑:捉。 ②篱落:篱笆。
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取一种,作具体分析。
6、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雨 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1)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两位诗人的喜爱“春雨”的理由。
(2)虽然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相近,但在艺术表现上却有很多不同之处。你喜欢哪一首?请自选一个角度略作分析,说说自己偏爱其的理由。
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江小渡 宋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2
8、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1.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2.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唐人每称终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县志》:\终南山在县(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按经传所说,终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3.天都:帝都,此指长安。
(1)这首诗主要采用什么修辞手法来描绘终南山?诗人笔下的终南山有何特色?
(2)尾联“隔水问樵夫”这一细节描写奇妙无穷,请从两个方面加以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忆昔 韦庄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秋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注] [1] 西园公子:曹魏时,曹丕、曹植为公子时曾居“西园”,在此夜宴文士。 [2] 无忌:战国时魏国公子信陵君的名字。
[3] 莫愁:相传是南国一善歌少女的名字。乐府诗《莫愁乐》云:“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石城即今南京。
(1)这首诗巧用典故,语涉双关,以颈联(五、六两句)为例,就其中一种手法做
简要分析。
(2)“夕阳唯见水东流”一句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
(2)请从语言、表达技巧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5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
3
1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自咏示客 陆 游
衰发萧萧老郡丞, 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①,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钳)纸尾②, 客来苦劝摸床棱③。
归装渐理君知否? 笑指庐山古涧藤。
注释:① 寻尺:古八尺为“寻”,“寻尺”犹言“高低”、“长短”。② 箝纸尾:县丞有职无权,属吏抱来文书,左手挟卷正文,右手指着纸尾,要县丞签署,却不许看公文内容。③摸床棱:遇事模棱两端。
⑴诗人在首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作用?
⑵有人说在尾联“笑”字里可见放翁的眼泪。请结合全诗对这一说法作简要分析。
1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龙阳县青草湖①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②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①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青草湖”与洞庭湖一脉相连,所以,诗中又写成了“洞庭湖”了。②湘君: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为湘水女神。
(1)后人评说这首诗极有“太白(李白)遗风”,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2)诗的前半部写景萧瑟,后半部记梦美好,是否矛盾?为什么?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