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优质学案(共6页)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20:08: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基础梳理】

一.珠三角(工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1.国际背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和地区____________调整。 2.国内背景: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3.地理位置: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______,靠近东南亚。全国最大的______之一。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进程:

(1)第一阶段(80年代):工业增加值的增长____________

_________经济

政策:对外开放 (2)第二阶段(90年代以后):工业实力大大增强,工业化进程推动城市化进程

引进______ 工业化 区位 土地、_________价格低 _________型 从劳动密集型产业→______________ 2.珠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 技术设备等 区位优势_________ 加快 优势 历史:侨乡优势?产业调整 以轻工业为主→________工业基地 劳动密集型 区位:邻近港澳、东南亚发达国家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 许多乡村地区→城镇城乡交错分布 ?和升级 城市化的 (全国最大的_________产业基地)

(1) 城市数目_________,城市规模_________,形成城市群

具体表现

(2)珠三角城市化推进模式: _________比重逐步上升

对外开放 _____企业建立 工业化 城市化 3.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适度发展重工业和_________业 _________【巩固训练】 单调 产业升级

产业结构 以广州为基础,发展石化

_________薄弱 一.选择题 面临困难 调整升级 钢铁、存_______、______等工业 _________狭窄 读某年广东部分区域经济指标增速表(单位:%),回答1~2题。 在难 规划管理滞后 加强规划加强管理 问指标 珠三角 东翼 西翼 山区 城市建设 题规模结构不合理 区域城市协调发展 相对落后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1.3 20.0 14.8 19.5 完善区域城市结构 _________较差 固定资产投资 14.5 29.7 35.6 20.3 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保护生态环境?_________???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图4-10是该市1990~2019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15.7 21.8 18.7 25.6 17.7 30.2 16.0 24.4 1.广东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有扩大趋势,与这种差异形成无关的是( ) A.地形及海洋资源的利用条件有很大差异 B.国家给予这四个地区的对外开放政策有差异 C.四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及文化基础有一定的差异 D.四个地区所拥有的气候条件和城市数量有明显差异

2.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 A.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B.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C.良好的区位 D.全国著名的侨乡

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

1 / 4

3.1990~2019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4.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 )

①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②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③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图4-11),回答5~6题。

制糖业、罐头业、食品业→服装、印染、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等→ 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汽车、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 图4-11

5.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 B.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

C.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 D.这种变化是发达国家对外产业转移的结果

6.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扩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 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

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

图4-12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地区城市数量的变化过程。据图,回答10~11题。

7.图中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曲线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8.从上述城市群的发展过程看,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 B.自然条件C.人口数量D.人口迁移 读“珠江三角洲城镇分布变化图”(图4-13),回答9~11题 图4-12

图4-13 9.下列关于当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工业化的发展促进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发展 B. 由于污染严重,部分城市出现缺水现象

C.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吸引的外资主要是侨资

D. 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没有转变 10.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建设规划不合理

B.自然地理条件不宜城市发展和规模扩大

2 / 4

C.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急剧膨胀 D.中小城市的发展,影响了大城市的环境质量

11.珠江三角洲产业部门“腾笼换鸟”的主要原因 ( ) A. 消费市场呈饱和状态 B. 地价、劳动力成本高 C. 能源、资源消耗殆尽 D. 交通枢纽的地位下降 图4-14为某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变化情况。读图,回答12~13题。

12. 该国()

A. 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B. 城市化速度快 C. 属发达国家D. 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13.③→⑤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 A. 劳动密集型产业B. 资源密集型产业 C. 能源密集型产业D. 现代服务业

读“我国2019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化水平分布示意图”(图4-15),回答14~图4-14 15题。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东部省份城市化水平总体高于西部省份 B. 江苏城市化水平高于辽宁

C. 南部省份城市化水平总体高于北部省份 D. 山西城市化水平最低

15. 广东城市化水平高于新疆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条件优越B. 知名度高 C. 经济水平高D. 矿产资源丰富

二.判断题

16.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 17.任何一个区域的城市化都必须依靠工业化来推动发展。 ()

图4-15

18.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主要动力,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环境问题。()

19.珠江三角洲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丰沛,不会出现“水资源危机”。 ( ) 20.珠江三角洲一直依靠特有的政策和侨乡优势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 )

三.综合题

21.有学者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三种模式: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和温州模式(分别对应于下面三图)(图4-16)。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a所示地域乡镇企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什么?

(2)图b所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的发展条件有何差异?

(3)近年来,欧美国家多次发起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c地区商品出口受到了影响,谈谈该地区的乡镇企业应采取哪些措施以增强其发展的动力?

(4)乡镇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试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加以分析。

3 / 4

图4-16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年我国明确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材料二:下表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比。 材图为长城市图,图为长

(1)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

(2)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下列哪三个产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①国际金融 ②机械制造 ③服装制造 ④石油化工⑤文化创意 ⑥进出口贸易 (3)苏州和嘉兴与首位城市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4)为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什么措施?

城市群 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化水平/% GDP占全国比重/% 长三角城市群 1.0 8 68 18 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1.5 20 90 20 料三:4-17三角分布4-18三角

地区苏州、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

图4-17 图4-18

4 / 4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优质学案(共6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y79e4vpfd0weks4q8jb3z01x0bvw200n5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