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校际联合考试2018-2019学年
理科综合
试卷十年寒窗苦,踏上高考路,心态放平和,信心要十足,面对考试卷,下笔如有神,短信送祝福,愿你能高中,马到功自成,金榜定题名。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页,共38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区域。回答选考题时,先用2B铅笔将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涂黑。答案写在本试卷上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1 35.5 Fe56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精卵识别后,顶体膜(精子形成过程中溶酶体特化为顶体)与精子细胞膜融合,释放顶体酶使卵细胞外周形成孔洞,以利于精卵融合形成受精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顶体酶是在精子的溶酶体中合成的 B.精子游向卵子所需能量来自线粒体
C.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过程,说明细胞膜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顶体膜和精子细胞膜的融合,说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特点
2.细胞代谢能在常温常压下迅速有序地进行,离不开酶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酶是所有活细胞都含有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B.有些酶需通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加工、运输 C.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分布在不同的细胞器中 D.酶空间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 3.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物种的染色体组中可能含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 B.染色体组整倍性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 C.染色体之间部分片段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的结构变异 D.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配子中的染色体为一个染色体组 4.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越大进化越快 B.变异的不定向性会导致生物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 C.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基因型而不是表现型 D.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会阻止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
5.硝酸甘油是一种常用的缓解心绞痛的药物,可在体内转化生成NO。NO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能激活细胞内GC酶的活性,使GTP生成cGMP,从而抑制Na+内流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使血管舒张,血液恢复畅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NO的受体位于靶细胞内 B.NO生成后由突触小泡释放 C.NO和cGMP都属于信号分子 D.抑制Na+内流使细胞兴奋性降低
6.为研究脱落酸(ABA)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对野生型和ABA缺失突变体番茄果实发育的不同时期进行了相关物质含量的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A在破色期抑制类胡卜素合成而在红熟期促进其合成,说明ABA作用具有两重性 B.红熟期,突变体和野生型的果实中还原糖含量相同的原因是野生型也不能合成ABA C.给红熟期突变体施加适量的ABA,果实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还原性糖含量均升高 D.研究发现ABA在不同时期的作用与乙烯有关,说明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生命活动 7.《茶疏》中对泡茶过程有如下记载:“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酾茶、品茶……”。文中涉及下列操作方法的是
A.溶解 B.渗析 C.蒸馏 D.分液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6g有机物C2H6O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一定为7NA B.密闭容器中1molH2与1mol I2制备HI,增加2NA个H—I键 C.25℃,1L pH=13的Ba(OH)2溶液中OH-数为0.2NA D.0.1mol Fe在足量氧气中燃烧,转移电子数为
4NA 159.阿斯巴甜(Aspartame)是一种具有清爽甜味的有机化合物,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阿斯巴甜属于氨基酸,分子式为C14H18N2O5 B.阿斯巴甜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共有11种吸收峰 C.阿斯巴甜能发生氧化、取代、消去等反应
D.阿斯巴甜在一定条件下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10.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检验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淡黄色)受热分解的部分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N2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对产物检验产生影响 B.若③和⑤中分别盛放足量NaOH溶液、CuO固体,可检验生成的CO C.实验结束后,①中淡黄色粉末完全变成黑色,则产物一定为铁 D.若将④中的无水CaC12换成无水硫酸铜可检验分解生成的水蒸气
11.前20号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分列四个不同周期和四个不同主族。其中A为Y元素组成的单质;甲、乙、丙、丁、戊为上述四种元素组成的二元或三元化合物;常温下乙为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Z>Y B.反应①为吸热反应
C.反应②为工业上制备漂白粉的反应原理
D.X、Y分别与Z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一定相同
12.某新型水系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TiO2光电极能使电池在太阳光照下充电,充电时Na2S4转化为Na2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又转化为电能 B.放电时,a极为负极
C.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I3--2e-===3I- D.M可以使用阴离子交换膜
13.H2RO3是一种二元酸,常温下用1L 1mol·L-1Na2RO3溶液吸收RO2气体,溶液的pH随RO2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2c(Na+)=3c(RO32-)
B.向b点溶液中加水可使溶液的pH由6.2升高到7.4 C.常温下,NaHRO3溶液中c(HRO3-)>c(RO32-)>c(H2RO3) D.当吸收RO2的溶液呈中性时,c(Na+)=c(RO32-)+c(HRO3-)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14C测年法是利用14C衰变规律对古生物进行年代测定的方法。若以横坐标t表示时间,纵坐标m表示任意时刻14C的质量,m0为t=0时14C的质量。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14C衰变规律的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