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采用研究性的学习方法,与民歌手近距离接触,培养对本土音乐的关注和兴趣。 四、教学重点:了解《五指山歌》的音乐内涵和体裁。
五、教学难点:1、用海南方言演唱《五指山歌》和对变换拍子的掌握。2、如何实施研究性的学习方法。 六、教学准备:
1、学生方面:成立课题小组,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预习、思考和收集有关黎族民歌的资料;然后全课题小组同学课前近距离接触采访黎族民歌手,把了解到的所有资料进行分类和筛选并制作成教学课件,为本课教学做好铺垫。
2、教师方面:(1)对课题小组的学生进行课前指导。(2)积极准备与本课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并设计和制作课件以便对教学进行指导。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一首黎族民歌《五指山歌》。
(二)新课学习
1、学生课前学习汇报:
同学们,五指山的魅力不仅来自五指山、五条河,而更多的是来自于它那天籁般的黎族民歌旋律和来自于那些关于五指山黎族人民的动人传说。
生:海南黎族民歌有什么特点呢?《五指山歌》是一首什么样的民歌?什么叫做“啰呢调”等等?(全体朗读——课件呈现)
●黎族分布在海南省各地。由于地区方言的关系,黎族又分为杞、侾、美孚、本地、德透五个支系,在支系中还会分出更小的支系。黎族各支系都有自己特定的传统音乐调腔。
21
●黎族民歌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黎歌,即以黎族语言套唱黎族传统曲调,称“黎歌正调”;另一种是汉词黎调,又称客话黎歌,即以海南话套唱黎调,这种黎歌深受客歌的影响,是黎汉文化交融的产物。
●黎族民歌的体裁:又分为山歌、情歌、劈山栏歌、舂米谣、犁田歌、打硪歌、儿歌、叙事歌等民歌体裁。
2、学唱《五指山歌》
教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演唱《五指山歌》。这首歌曲我想同学们也不会陌生,试一试跟着老师的琴声先来演唱一遍。
评价:其实大家唱得还不错,有那么一点点原生态的味。那我想问问大家,刚才大家在演唱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这首歌的歌词里带有很多的衬词?‘哎罗??’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好,其实就是刚才冯灵同学介绍的“啰呢调”。
课件:“啰呢调”是黎族民歌形式中最为流行的调腔。它因歌曲开头时常用“啰呢”之类的衬词而得名。这种调腔的节奏从容、旋律流畅、抒情性很强。《五指山歌》就属此类。
教师:同学们,刚才在演唱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关注到这首歌的音乐主题?下面我想请劳如兰同学归纳一下这首歌的音乐主题。
生:这首《五指山歌》的主题内容是歌唱红军胜利归来,嘲讽蒋军失败并逃往台湾的。
教师:对。《五指山歌》在抗日战争初期流行在五指山区,是流行于海南岛革命根据地的黎族传统民歌。《五指山歌》是黎族人民依据“啰呢调”的调腔而创编的革命民歌,歌曲意境深远,以问答形式的歌词和清新优美而深情的曲调,抒发了黎族人民对红军、毛主席的爱戴和拥护。同学们,舒曼曾经说过:“要留神细听所有的民歌,因为它们是最优美的旋律的宝库,它们会打开你的眼界,使你注意到各种不同的民族性格”。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通过旋律读谱,去感受黎族人民
22
用沉稳抒情的情绪表现对红军崇敬、爱戴、亲近的深厚感情。首先请大家看一下这首歌曲的拍号有什么特点?
学生:3/4拍,2/4拍。
教师:那就是有两个不同的拍号对不对?不同的拍号出现在歌曲里是变换拍子。那么你们在仔细观察一下,变换拍子的出现在这首歌曲里有没有规律?请仔细看一下,宋乔雨同学来说说看,我试一试你的观察力。
生:在每一乐段的开始都是三拍子??
教师:好,那么我们演唱的时候要注意,因为出现这种变换拍子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感觉。
⊙师生读谱:(强化感受变拍子节奏的准确性)。
⊙知识点归纳:变换拍子使得歌曲更加丰富、流动而富于变化。⊙ 教师范唱。
教师:因为这是一首黎族民歌,我建议大家尝试用海南话来演唱,好吗?也就是刚才冯灵同学介绍过的:用海南话套唱黎调,叫做“汉词黎调”,是“黎汉文化交融的产物”。冯灵同学,我说得对吗?(学生回应)。
教师:请大家给点掌声!我先用“汉词黎调”来唱一遍,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老师一起唱??。用海南话套唱黎调,真有点像走进了幽雅委婉,如梦似幻的五指山区。如果说体育的美在于它的运动,美术的美在于它的色彩,那么,民歌的美则在于它的旋律,在于它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旋律的调式调性。如此美妙的一首黎族民歌,是什么样的音乐要素,或者说是用怎样的音乐手法来表现的呢?同学们,我们通常认识的音乐要素范畴有:(课件提示)
调式、拍子、速度、力度、曲式、情感、特色等等。
师:下面请同学们分析一下《五指山歌》的音乐表现手法。(课件提示,师生讨论完成)
23
调式——D徵调;(民歌常用的)
拍子——(变拍子)3/4拍、2/4拍;
速度——舒缓流畅;
力度——刚柔相济;
曲式——两段体结构
情感——歌曲的两个乐段:第一乐段——沉稳而抒情;第二乐段——坚定而自信。
特色:歌词采用比兴的手法和问答的方式显得生动而富于哲理;衬词的妙用使得歌曲极富民族特色;旋律委婉流畅;曲调灵活动听;歌曲内涵深刻。
归纳:全曲由四个乐句构成,第一、二乐句是具有鲜明的五指山民歌特点的音调2 1 2 5的变化和发展。第三、四乐句的调式虽然有变化(从徵调式转为宫调式),但不论是节奏还是音调,均与第一、二句有密切联系。全曲发展层次分明,最后以悠扬富有回环的音调结束,曲终意未尽。
(三)、拓展欣赏:
教师:同学们,海南黎族民歌蕴藏着十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它已带给我们一分瑰丽、一分温馨和一分追忆,我们可以尽情地在其中用心去感觉它的博大和久远。一首好的民歌真正的生命来自于聆听,其实它美妙的内涵已经溶解在听着它的歌长大的那一批批人的血液中,我就是其中的一员。我虽不是真正的海南人,但也生在海南长在海南,从小就聆听老师为我们精心编织的海南民歌世界,享受过这份非比寻常的音乐盛宴,曾激活了我头脑中很多相关的知识。今天在这里我给大家提供一个音乐资源库:其中有运用各种音乐要素改编的新《五指山歌》——通俗唱法(MTV);有模拟大自然生态音源效果的现代派合唱《五指山掠影》;有海口市教育局女教师合唱团在意大利第六届国际合唱节上演唱的黎族民歌;有经典的交响性的舞剧音乐和电影音乐;有赞美、歌颂五指山的艺术歌曲等等。由于时间关系,请你们选择欣赏一下:
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