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32分 21.(4分)水是生命之源。
(1)矿泉水、蒸馏水、自来水和河水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水”,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2)自制简易净化器中,小卵石、石英沙的主要作用是 ;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 (3)日常生活中可用 来检验某种矿泉水是否属于硬水。
22.(4分)现代社会,汽车越来越多。
要解决汽车尾气污染大气,有两种思路:一是使用清洁燃料,二是转化尾气中的污染物。 (1)“乙醇汽油”是目前在积极开发使用的一种清洁燃料。乙醇(C2H5OH)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会生成 (填化学式)。
(2)汽车尾气处理的意图,是使污染物一氧化碳、一氧化氮变成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气。上述这四种物质中,相对分子质量为28的有 (填化学式)。
23.(5分)门捷列夫发现的元素周期表,对我们认识物质世界作用巨大。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观察与分析表内信息后填空。
(1)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其元素符号是 ,相对原子质量为 。 (2)推断Be元素的下列信息:
①原子序数:
②相对原子质量的范围: (3)若用“x”代表Be的原子序数,“y”代表Mg的原子序数。请用含“x”和“y”的等式表示二者的数量关系: 。
化学试卷 第5页 (共8页)
24.(9分)为保证木炭、硫粉和铁丝燃烧实验的顺利演示,教师准备用125mL的集气瓶收集8瓶氧气。
(1)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用高锰酸钾制氧的化学方程式是 ,此反应中,高锰酸钾和氧气的质量比是 。
(4)若这8个集气瓶中都充满了氧气,则这些氧气(密度为1.43g/L)的总质量为 g,至少需要加热 g高锰酸钾才能制得这些氧气(精确到0.01g)。
25.(10分)硫元素有-2、+4和+6价。
(1)请写出相应的化学式:硫化氢 ,+6价硫元素的氧化物 。 (2)观察某一反应的微观图示(如下图)并填空。
①从上图可看出,反应前有1个二氧化硫分子和2个硫化氢分子。那反应后呢?请根据上图,用化学用语准确回答: 、 。
②请判断:此图示 (填“能”或“不能”)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3)有一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两集气瓶内气体均为无色。实验时,抽开两个集气瓶中间的玻璃片,保持瓶口紧对,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两集气瓶内壁均附有淡黄色固体颗粒。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此实验也可说明,分子具有 的物理性质。 ③如果反应前两集气瓶内的气体分子数相同,则充分反应后,瓶内剩余气体的化学式为 。
化学试卷 第6页 (共8页)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28分。 26.(2分)请填写合适的仪器名称。
化学实验室中,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常用 ;取用少量液体试剂常用 。
27.(13分)正确选择仪器,实验事半功倍。
(1)某校实验操作考查题有:实验Ⅰ—过滤珠江水,实验Ⅱ--制取和收集氧气,实验Ⅲ--制取二氧化碳。供选择的玻璃仪器如下图所示。 ....
①写出仪器名称:b ,f 。 ②要完成实验Ⅰ,需选择的仪器有 (填仪器编号)。
③为完成实验Ⅱ,一学生选择了c、d、h和k,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对应的制氧反应: 。
④若要为下图实验提供CO2,则实验Ⅲ需选择的玻璃仪器是 (填仪器编号)。
(2)观察上图反应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A的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装置C的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已知NaOH溶液能吸收CO2,不吸收CO。请结合前后的实验装置,解释装置B的设计意图。 。 ④实验结束后称量发现,装置D增重4.4g,则装置C中最少有 g铜生成。
化学试卷 第7页 (共8页)
28.(7分)1816年,科学家戴维设计出安全矿灯,挽救了成千上万名矿工的生命。其设计的关键,是在火焰的上方放置一个铜丝网,这样矿灯火焰就不会漏出来引爆矿井里的可燃气体了。
为理解这一设计,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文字 记录 实验Ⅰ 将金属导管伸入燃着的蜡烛内焰,在导管的另实验Ⅱ 将一个铜线圈,罩住蜡烛火焰,空气会流通,但烛实验Ⅲ 将一个铜丝网,平贴在蜡烛火焰上,火焰被“压弯”,但没有熄灭。 一端点燃,也有火焰产生。 火由上而下熄灭了。 实验图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的条件是 、 和 。 (2)实验Ⅰ可说明,蜡烛内焰中有 的物质存在。 (3)实验Ⅱ中,火焰熄灭的原因是 。 (4)实验Ⅲ中,火焰无法透过铜网的原因是 。
29.(6分)有三种固体粉末,分别是二氧化锰、活性炭和氯酸钾。现仅提供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区分这三种固体;并在下表中用文字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化学试卷 第8页 (共8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