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品读论语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0:38: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品读《论语十则》 同学们任选一则谈学习心得(可仿于丹《论语》心得)或者提出问题讨论交流。

教师示范: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

品读:

孔子在这里提出一个君子应具备的好学精神与人生态度。说明学问的道理,并不是只读死书,而是注重现实人生中的做人处世。“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夫子说生活不要太奢侈,不要贪图安逸,强调的是不追求物质生活享受,而重视精神生命的升华。“敏于事而慎于言”,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谨慎,强调的是做事说话要负责任。朱熹解释说:“事难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慎。”夫子还说过相近的话“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又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已哉(《阳货》)”,都是讲的这个道理。“就有道而正焉”,是说要见贤思齐,知错就改,

1

这就是君子所为。

问题探究

(1)编者为什么将这十则语录编在一起?有何用意?

明确:《论语》的内容看似零散,实际上是有一根红线贯穿的,是有核心的。这根红线这个核心就是“仁”(在书中出现了109次),这是孔子的基本思想,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什么是“仁”?“仁”就是为人类生活确立的最基本的和最高的道德原则,也就是以仁爱的精神协调人际关系,并由此解决社会问题。这十则语录也体现了这一点,强调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提升,为人处世要有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2)《论语》里多次提到“君子”品性,“君子”一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在夫子看来,做一个君子要有几个层次上的要求呢?

2

明确: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君子的第一个标准,是成为君子的前提;做一个高尚的人,这是君子的第二个标准;做一个很好相处的人,这是君子的第三个标准;说话和做事要符合“礼”,这是君子的第四个标准。

这个要求,既是高远的,又不是遥不可及的。它其实就存在于当下,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内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真君子.

3

搜索更多关于: 品读论语 的文档
品读论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ylm1828xz6msol1o3z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