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5:49: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新知 识点

6、7的认识和加减法;8、9的认识和加减法;

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单 元 目 标 知识 目标

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能力 目标

使学生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情感 目标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使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6、7、8、9、10,掌握数的组成,区别6、7、8、9、10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教学关键

会用6-10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教学方法 观察、讲授

教学准备

主题图,计算器,直尺,图片等。

课时安排

20

教学建议

1、 6、7的认识及加减法。 第一课时 6、7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正确地读、写6和7。掌握7以内各数的顺序和大小。

2、通过认数、数数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接受关系集体、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 重点难点:

正确书写6、7,掌握数的组成,区别6、7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教学方法:

教具学具:

6、7的主题图,尺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从0数到5,在从5数到0。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数数和认数。

(1)出示6、7的主题图。

(2)请同学们自由看,自由说。

(3)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看,带着问题说。 图上有些什么?

数一数有多少人,多少张桌子,多少把椅子。 (4)集体交流。

①图上有多少同学?(学生边数,老师边在图下出示6名同学的头像,再数,数一个,下面相对出示一个点子。一共有6名同学,相对出示6个点子) ②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方法同上,老师和同学一共有7人) ③图上的桌子和椅子各是多少?同桌指着一个一个地数。

(5)像这样6个同学,7个人,6张学生课桌,7把椅子,都可以用数6和7来表示。出示卡片6和7让学生认。板书;6、7

(6)生活中有很多事物的个数可以用6和7来表示,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办法摆一摆,找一找,告诉旁边的小朋友,也可以用6根小棒和7根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让同桌看看,数数。

(7)学生动手操作,可以用手指表示,可以摆圆片或三角形,可以摆数字卡片?? (8)学生汇报。(6根小棒可以用6表示??)

(9)小结;我们身边有许多事物,都可以用6、7来表示 ,你能说说吗? 2、学习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刚才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个以后,再数一个就是6个,接着再数一个就是7个。 (1)在计算器上先拔上5颗珠子,数一数,再拨一颗,在数,再拨一颗,再数。

(5颗珠子 →拨上一颗 6颗→再拨上一颗 7颗)

(2)出现放大的段直尺图(直尺图上指标出0和7,老师手里还有些数字卡片),让同学帮这些数字找到在直尺图上的位置。其他同学按直尺图上数字的顺序摆出数字卡片。 请第二组的同学读一读。(0-7) 请第三组的同学读一读。(7-0) 同桌互相读一读。 (3)小结6、7的顺序。(6添上1是7,7在6的后面) (4)学习比较大小。

①启发思维;刚才6添上1是7,那么6和7相比,谁大呢? 出示点子图,验证;6﹤7 7﹥6

你是怎么知道6小于7的?(数的,6个点子比7的点子少,所以6小于7.想的,因为6再添1是7,7比6多1,所以7比6大??) ②5和6比又怎样呢?

独立完成5○6,6○5,然后交流。 ③请你说出比7小的数。(0-6都可以) 请你说出比5大的数。(6、7,也可以是别的数)

④两人一组,请你当小老师,给对方出一道这样的题。 3、学习6、7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小金鱼也来和我们一起学习。

(1)老师一读出要求,同桌就互相说出答案,并填空。

(2)同桌之间互相提出问题。如从左边数第3缸有几条鱼?从右边数第5缸有几条鱼?同桌之间一个提问,一个回答。 4、6、7的书写。

刚才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数?(6、7)显示出来。

提问;你看6和7分别像什么?(6像小哨嘟嘟吹,7像镰刀手中拿) 6和7都是一笔写成的,请你看清起笔和收笔的位置。(老师示范写活) 然后描写6、7,最后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三、练一练

1、练习九的第1题。 2、练习九的第2题。 3、练习九的第3题。

先让学生自由地看可爱的大熊猫。

然后弄清“从左数,是从哪边数,把右边的6只熊猫圈起来,是从哪边数起。” 最后老师读题,学生完成。及时订正检测。 四、思维拓展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数的组成 教学目标: 1、掌握7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进一步体会序数的含义,学会数的分与合。学习数的组成。 2、通过认数、数数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接受关系集体、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 重点难点: 数的分与合 教学过程: 教具学具: 一、学前准备 复习数的组成。

5 □ 4 4 3

/ \ / \ / \ / \ / \ □ 4 2 3 2 □ 3 □ □ 2 二、探求新知

1、教材第41页涂一涂,填一填,仔细观察第一行有几个圆圈?(6个)涂了几个?(5个) 这6个圆圈就分成了几和几?(5和1)

老师引导学生说出;5和1组成6,同时填6的组成。 6 / \

5 1 2、我们在接着往下涂,边涂边说。

3、交流学习,重点指导。 6 6

/ \ / \ 4 2 3 3

4、看到 6 6 你想到了什么( 6 6 )

/ \ / \ / \ / \ 5 1 4 2 1 5 2 4 5、学习7的组成。

先让学生拿出7个小棒,把他们分成两堆,看看有几种分法,边分边说组成,然后集体交流。 板书; 7 7 7

/ \ / \ /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yn6a0ixwc9sc9k3qd2r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