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学语文让课后习题得到有效的利用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3 7:36: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让课后习题得到有效的利用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深化改革指明了航向,也引领我们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理念,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和实践运用。

【关键词】:如何将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值得我们每位小学语文老师重视。 【正文】: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执教者对于课文的重视远远胜过课文后练习。不少教师将课文后练习的处理置于教学环节的末尾,或匆匆地让学生思考讨论后,说出所谓的“标准答案”;或把课文后练习当作书面作业,让学生课外完成。针对课后练习简单甚至流于形式的处理,使这一重要教学资源白白流失这一现象,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课后练习自身其独特的价值。

一、课前,引领作用

(一)是教师备课的指南针。课后练习与课文相辅相成并构成一个整体,是教材编者针对课文特点设置的能力训练点和教学难点。编者在选文时已经先对文本做了研究,他们的研究侧重点在文本的教和学,而课后练习正是编者考虑的结晶。只有弄清楚编者的意图,着力挖掘练习的价值,才可能理清教学脉络,优化备课,帮助学生落实基础、提升能力,使课堂教学事倍功半。课后练习应该是教师备课的指南针。

(二)是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引领者。课前预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预习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后练习让学生先进行揣摩,为课堂教学做铺垫,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二、提高课后练习有效性的对策

本着“用好教材、用活教材”的理念,深入耐心地琢磨每一习题编排的特点,不断探索规范有效的教学策略,如能做到有效运用,让学生扎实有效学习,才能真正为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形成打下基础。

(一)理解编写意图。现行语文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在编排上可谓是独具匠心的。导学系统的设计,一是借助每组教材前的“导语”来导向;二是凭借课后练习思考题来导学、导练;三是凭借“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本组语文学习的收获,发现一些读写的基本方法,逐渐养成不断反思的学习

习惯。作为导学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后思考练习题,在精读课文后面都有安排,更是充分体现了语文教材的价值、特色与魅力,值得好好揣摩编者的编写意图,以发挥其最大价值。

这些课后练习题看起来很简单,无外乎读背抄写、理解感悟,但其安排设计却蕴含了教材编者的良苦用心。它或是点明了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点,或提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或揭示了理解课文的思路,或体现了教学训练的重、难点,或渗透了教法和学法。总之,它与课文相辅相成,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编者的思想体现在教材中,他更多的编写意图则涵盖在课后练习中 。

(二) 探索练习内涵。以高段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其课后练习题在内容上可概括为四个“引导”。

1.引导语言积累 课后的思考练习题特别强调语言的积累。积累的内容,有优美词语、精彩句段、格言警句、古诗词;积累的途径来源,有课内的,也有课外的;积累的方式,有朗读、背诵,也有抄写、默写。 课后习题强调学生的朗读、背诵训练。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每一课课后都有朗读、背诵的要求。同时,在提出要求时,编者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个体尊重与自由,采取灵活安排和指定任务相结合的方式。

比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后要求,“课文中用了许多四个字的词语,如,‘风和日丽’‘热闹非凡’,我要找一找,再抄下来”。再如,“下面的句子写得生动有趣,课文里这样的句子很多,让我们找出来读一读,再抄下来。”

2.引导课文理解课后习题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条理。如,“默读课文,给三个故事加上小标题,并分别说说主要内容,再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五年级下册《将相和》)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如上例课文课后练习要求,“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跟大家讨论”,并举例提示学生“如,渑池会上,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课后思考练习以多个培养目标相结合的综合练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整体感悟、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如果我们把思考练习题融入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去解决,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训练,就一定能凸现阅读教学的实效。

3.引导交流感受 如果说“口语交际”是学生口语训练的“主战场”,那课后练习题的“讨论、交流”类题目就是学生口语训练的“实习基地”了。这一类

课后练习题的编排,一是注重创设情境以激趣,例如:《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后第二题,“课文描写的一些场面和画面,一定是使你印象很深。找出来,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二是体现双方互动,课后练习题中多次出现“和同学讨论”“和同学交流”等提示,强调学习中的双向互动,教师完全可以参考这些提示,设计、安排具体的教学过程。

俗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当教师都来重视“课后练习题”教学,并且能够整合运用,课堂教学才会真正扎实、有效。因此,如何将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值得我们每位小学语文老师重视。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小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10期)山西教育出版社

搜索更多关于: 小学语文让课后习题得到有效的利用 的文档
小学语文让课后习题得到有效的利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yu5f3lzvv0wk4t3v4f03ibqw7s1xb00tk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