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 2016——2017 期末复习提纲 一、核心观点简述(一般选择题的查找依据)
1: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九全第一课、第二课P4-29)
1.责任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和不应该做某事。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2.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
3.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首先是对自己负责。我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也就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4.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5.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 6.有些该做的事,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
2: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集体生活,并发挥积极作用(九全第二课P19-21) 1.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集体应充分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2.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3: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九全第三课P32-33)
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4: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及总任务(九全第三课P33-36)
1.我国最基本国情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①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经济上);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文化上);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政治上)。
2.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国家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本任务有利于解决主要矛盾) 4.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九全第三课P37-40)
1.党的基本路线的制定依据和根本出发点: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2.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的兴国之要、我国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2)两个基本点:
①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②改革开放,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我国的强国之路。
3.我们之所以取得这些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
1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政策(九全第三课P41-43)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7:维护国家统一(九全第三课P43-45)
1.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2发展两岸关系的和实现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8: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九全第四课P47-50)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9: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状况(九全第四课P51-56)
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面对严峻的人口问题,我国必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2.我国环境问题现状: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我们应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3.我国的资源问题现状: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浪费、损失十分严重。我国应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10: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九全第四课P55-58)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九全第四课P60-64)
1.科技国情:某些尖端领域在世界处于前列,但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2.面对我国科技整体水平不高,民族素质不高的现状,我国正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4.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
5.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只有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才能从根本6.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7.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上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
2
石。
1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九全第五课P70-73)
1.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
民族精神。
2.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3.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我国现阶段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13:依法治国(九全第六课P77-79)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们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法”是指宪法和普通法律;2、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3、实行依法治国就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治国对政府的要求是依法行政(重要环节)。依法治国对公民的要求是:人人都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14: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九全第六课P80-83)
1、宪法是根本大法:宪法是公民权利最重要、最基本的保障。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2、宪法是根本大法: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树立法律意识首先要树立宪法意识。
15: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九全第六课P84-88)
1.公民应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建议权和监督权,等。 2、正确行使建议权、监督权。
①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②要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
③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16: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九全第二课P23,第六课P86-88)
维护国家安全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政治义务。国家安全包括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17: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九全第六课P76~P77,九全第七课P90~P94)
1.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经济制度
(1)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①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②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A.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也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
B.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我国的政治制度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这一制度有利于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②人民当家作主
A.在我国,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享有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等。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8:实现共同富裕(九全第七课P95-97)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2.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3.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4.在我国,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1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九全第八课P103-109)
1.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根本保证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容:一是思想道德建设;二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3.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建设(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4.发展教育和科学是社会主义精神建设(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20: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九全第九课P112-119)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体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1: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九全第九课P120-125) 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22: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九全第十课P132-136) 1.学习压力常常与我们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有关。
②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是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
③我们了解学习压力,不是要消除它,而是要学会正确对待压力,学会将压力化为动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