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第一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试题与答案 心理论坛2009 2位粉丝 正式会员5 1楼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心理知识竞赛考试试题
温馨提示:1、本试卷根据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考试模式进行命题, 主要分为:职业道德、基础知识、案例分析三部分; 题型主要是单选题、多选题和客观题三种类型。 2、考试时间60分钟,共90道题。满分100分。
3、考生请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生证号等用钢笔、圆 珠笔等写在试卷册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4、考生结束后,考生务必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给监考 员。
班 级 :
姓 名 :
学生证号 :
共青团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委员会、心理咨询中心监制 第一部分 职业道德(共10分) (第1—10题,共10道题)
一、 职业道德基础理论知识部分(第1—6题,共6道题。) (一)单项选择(第1—4题,共4道题,每题1分,共4分。)
1.道德评价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所进行的( D ) (A)“荣”与“辱”的判断 (B)“真”与“假”的判断 (C)“有”与“无”的判断 (D)“美”与“丑”的判断 2.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是( D )。
(A)慎独、克己、复礼 (B)正义、公道、忠恕 (C)无私、仁爱、奉献 (D)忠诚、审慎、勤勉 3.关于爱岗敬业,正确的说法是( A )。 (A)爱岗敬业是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
(B)树立职业理想与要求人们做到爱岗敬业是根本矛盾的
(C)爱岗才能敬业,对于自己不爱的岗位自然不存在敬业的问题 (D)物质待遇不应该成为人们爱岗敬业的前提
4.关于诚实守信,你能够赞同的说法是( C )。 (A)赵某:“我俩是好朋友,只有这样的关系才会诚实守信” (B)钱某:“现在什么东西都会做假,只有自己靠得住” (C)孙某:“诚实守信的人也许会在某些事情上吃亏,但长远看并不吃亏” (D) 李某:“做事情要诚实守信,这是无条件的”
(二)多项选择(第5—6题,共2道题。每题1分,共2分) 顶0
2011-03-18 19:29回复 心理论坛2009 2位粉丝 正式会员5 2楼
5.从业人员践行职业道德规范 ― “节约”的基本要求是(A B C)。 (A)爱护公物 (B)节约资源 (C)艰苦奋斗 (D)计较得失
6.从业人员在选择离职时,关于离职信用的基本要求是(A B C)。 (A)按照合
同规定离职 (B)做好离职前的工作交接
(C)保守离职单位的商业秘密
(D)努力获取新单位的商业秘密以为原单位服务
二、职业道德个人表现部分(第7~10题,共4道题。)
说明:本部分为单项选择,没有标准答案,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7.某大学生期末考试时作弊,被监考教师当场抓获。考试一结束,他便找到老师,又是道歉,又是忏悔。老师在这次交谈中还了解到,这位学生来自偏远山区,家境极其清贫,父亲卧病多年。假如你就是他的监考教师,你会( )。 (A)觉得考生可怜,同情并放他一马
(B)狠狠批评一通,替学生瞒下考试作弊之事 (C)把这事交给学校考试监督管理委员会处理 (D)提示考生,如果找有关领导商议或许管用
8.如果你见到领导总有那么一点畏惧感,你认为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大概是( )。 (A)领导有犀利的目光 (B)领导握着员工“生杀予夺”的权力 (C)领导脾气太大 (D)与领导接触少
9.你和几个同学聊天,其中两个因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不同而争吵起来,你会( )
(A) 急忙制止他们,借故把其中一个人叫走 (B) 立即岔开话题,把话题引导到别处
(C) 任他们争吵下去,看看谁的辩论水平高 (D) 表扬他们的辩论水平,并说明自己的观点 10. 假如你的某个老同学要你帮他一个“小忙”,虽然这事违反了规定,但显然不会出问题,你会( )
(A)不帮,并给予说明 (B)帮他,但告诉他下不为例 (C)帮他,但告诉同学不要对外讲 (D)帮他,认为理所当然 第二部分 基础理论知识(共70分) (第11—80题,共70道题)
一、 单项选择 ( 第11—50题,共40道题,每题1分,共40分。) 11.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是( A )
(A) 5.25 (B) 5.26 (C) 10.10 (D) 6.26 12.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是( C )。
(A)主我 (B) 客我 (C) 镜我 (D)超我
13.吃不着的葡萄是酸的,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卫方法, 称为( B ) (A)否认作用 (B)合理化作用 (C)投射作用 (D)幻想作用 14. “想吃鱼,又怕腥”是哪种冲突( C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意向冲突
2011-03-18 19:29回复 心理论坛2009 2位粉丝 正式会员5 3楼
15. 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6.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 ) (A)适应现象 (B
)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17.有的学生希望通过交往与别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得到别人接纳,其想要满足的人既需要是( C )
(A)情感的人际需要 (B)控制的人际需要 (C)包容的人际需要 (D)利用的人际需要 18. 弗洛依德的人格结构不包括 ( C )
(A)超我 (B)本我 (C)镜我 (D)自我
19.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的是( A )。 (A)一个人的气质在一生中是比较稳定的 (B)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是难于变化的
(C)环境改变了,人的气质也不会发生改变 (D)环境改变了,人的气质也会发生改变 20.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C )。
(A)W?詹姆斯 (B)H?艾宾浩斯 (C)W?冯特 (D)S?弗洛伊德 21.遗忘的进程通常是( B )。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倒U型曲线 (D)U型曲线 22.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是( B )。
(A)小脑 (B)脑干网状结构 (C) 丘脑 (D)下丘脑 23.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 B )。 (A)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 (B)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C)从社会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D)从心理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
24.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7岁~1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 )。 (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B)获得完善感,避免厌恶感 (C)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25.第一反抗期发生的时间大约是( B )。
(A)1~2岁 (B)3~4岁 (C)7~8岁 (D)13~14岁 26.对青年人来说,高强度刺激通常情况下是指( B )。
(A)刺激强度超过阈限 (B)超过个人耐受力极限的事件 (C)刺激频率突然增加 (D)关系到个人发展前途的事件 27.干预和训练感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A)。
(A) 婴儿期 (B) 幼儿期 (C) 胎儿期 (D) 童年期 28.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以经历以下阶段(D)。
(A)警觉期—恢复期—康复期 (B)警觉期—搏斗期—恢复期
2011-03-18 19:29回复 心理论坛2009 2位粉丝 正式会员5 4楼
(C)惊吓期—恢复期—康复期 (D)惊吓期—衰竭期—恢复期 29.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不包括( C )。
(A)交换原则 (B)平等原则 (C)强化原则 (D)相互原则 30.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反映的是以下哪种现象(C) (A)刻板印象 (B)首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近因效应
31.关于自尊,下列说法中不正
确的是( D)。
(A)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B)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C)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
(D)自尊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自尊心”
32.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最适合(A )人群欣赏。
(A)缺乏自信 (B)无法入睡 (C)抑郁寡欢 (D)紧张不安33.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B)
(A)信息传播 (B)人际沟通 (C)人际吸引 (D)人际关系 34.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 B )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
35.高级神经活动反射学说的创始人是( A )。
(A)巴甫洛夫 (B)冯特 (C)桑代克和斯金纳 (D)罗杰?斯佩里 36.黏液质的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是( C )。
(A)强、不平衡 (B)强、平衡、不灵活 (C)强、平衡、灵活 (D)弱
37.在印象管理中,为使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印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个体往往会承认自己的某些小的不足,以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方面时变得可信。这种做法被称为( B )。 (A)隐藏自我 (B)自我抬高 (C)形象塑造 (D)自我暴露 38.青春期思维发展水平属于( D )。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9.我们往往用“祸不单行”来形容( C )。
(A) 单一性压力 (B) 同时性叠加压力 (C) 继时性叠加压力 (D) 破坏性压力
40.在有人陪同的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这是( A )。
(A)结伴效应 (B)观众效应 (C)比较效应 (D)淘汰效应
41. 有爱就有恨;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紧张就有轻松,说明情绪和情感( A )。 (A)具有两极对立的特性 (B)具有不可调和的特性 (C)的两极是不相容的 (D)的两极是绝对的
42.个体处在全力投入对事件的应对过程中,或消除和适应压力或却,这一阶段是( C )。 (A)警觉阶段 (B)搏斗阶段 (C)衰竭阶段 (D)恢复阶段
2011-03-18 19:29回复 心理论坛20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