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林园林景观案例分析--造园技巧和艺
术风格
精品文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
规划与生态学院
园林设计初步
狮子林园林景观案例分析
――造园技巧与艺术风格
班级:12级园林一班 姓名: 徐朕 学号: N3120830112 日期:2013年10月15日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狮子林园林景观案例分析
――造园技巧与艺术风格
摘要: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作苏州狮子林的山石、池水、长廊、植被、建筑等在造园技巧上的独到之处;初步探讨了其在建园营造上的艺术风格和规律,揭示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灵魂所在:追求意境,艺术地再现自然山水。
关键词:园林,营造,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造园艺术中的奇葩,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灿烂的艺术成就,而且其独树一帜的风格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宝库,深受世界人民的青睐。
“狮子林”是一处精致有趣的园林建筑。它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36年),原为寺庙园林,而非一般人认为的私家园林。当时苏州高僧天如禅师为了纪念其师中峰和尚而兴建了菩提正宗寺,因中峰和尚原来住在天目山狮子岩,所以称菩提正宗寺为“狮林寺”。而“狮子林”则是该寺院的后花园。因其地原为宋代废园,有园林遗风,故建于此。园中多怪石竹林犹如狮子状,所以又被世人称为“狮子林”。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狮子林平面图)
狮子林的营造特点是以山石、水、廊、植物、建筑在园林中的营造来体现的。 1、山石
狮子林以山石造型天然神趣,洞壑盘旋巧夺天工而著称于世。堆山叠石向来是我国造园艺术的传统手法。园,不分南北、大小,几乎是凡有园,必有山
石。狮子林中的山石不但神形兼备,而且具有传情的作用,可谓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片山有致,寸石生情”。它将传统的掇山叠石手法运用的得心应手。园中虽峰岩嶙峋,沟壑纵横,但却蹊径脉络分明,不仅深得山林野趣,且无有凌乱、局促之感。如指柏轩前庭园,面积稍大,且较开敞,造园家即以山石为核心,层岩叠翠,洞壑盘洄。与西侧荷花池相对比,山林气氛极为浓郁。狮子林中以山石形成的洞壑也极具特色,不仅从平面上看极尽迂回曲折之能事,而且从高程上看还力求回环错落。如指柏轩前院及中部假山的处理:这里规模大,占地广,自指柏轩前一直连绵至荷花池以南。沟涧洞壑纵横交错,置身其中让人犹如时而登临于峰峦之颠,时而沉落于幽谷之底。自下往上看层峦叠嶂,自上往下看沟谷盘旋,使人如入深山峻岭,又如进入迷宫,为传统园林中堆山造石较为曲折复杂的一处[1]。 2、水
和山石一样,水也是构成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之一。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写到:“山以水为血脉……故山得水而活,水以山为面……故水得山而媚”,用水来点缀建筑与自然环境,便可使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狮子林整体布局上呈长方形,中部为池,水面波动,使幽静的园林有了生气。人们在游历时,也充分体会到了静中有动,动中取静的感觉。由于此园地处江南水乡,河道纵横、湖泊星罗棋布,即使是城内依然是水网交错,这就为园林引水造园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狮子林中池水曲折蜿蜒贯穿于整个园林,使得整体呈长方形的单一布局形式得以丰富,这在中国古典园林建园营造中是常使用的手法,但在这里的运用却是很成功的一例。园内的指柏轩、燕誉堂、荷花亭、真趣亭等形状、造型、营造各异的建筑分布在山池东北两翼。狮子林中建筑的布局和位置经营毫无保留地恪守着疏密对比这一构图原则。园中建筑乃至山石分布极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