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育最新K12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六部分 专题十五 专题综合训练(十五) Word版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7 11:58:0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小学+初中+高中

A.是亚太经济合作的主要载体 B.无法冲破地区多样性的障碍 C.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引擎 D.可比肩欧洲联盟的统一市场

解析:选B。依据材料可知,因地区多样性差异,要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是有困难的,故选B。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亚太自由贸易区建立面临的困境,A项错误;题干材料并未反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世界中的作用,C项错误;题干材料未体现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影响,更没有和欧盟相比较,D项错误。

12.(2018·桂林联考)下图是一幅题为《反全球化者的全球化装束》漫画。对其解读符合事实的是( )

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 B.反全球化已成为各国主流民意 C.只有发达国家是全球化受益者 D.维护国家主权必须抵制全球化

解析:选A。图片反讽了反全球化者的行为,他的全身装束分别产自世界不同的国家,故选A。材料缺乏各国的反全球化数据比较,B项错误;该项表述过于绝对,C项错误;全球化一定程度上会冲击国家主权,使主权受限,图片反映了面对经济全球化时,反全球化者的无奈,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8·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 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从(20世纪)30 年代经济危机之后,凯恩斯学派在西方世界就大行其道,并且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一学派……给资本主义经济开的灵丹妙方是:当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则以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这些办法在相当时期内,收到了一定效果。

——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 “新经济”事实上被人们在不同的场合赋予着不同的含义。最初,新经济是用来指美国经济在近几年所表现出的一种状态:在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基础上长期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后来,随着“网络股”的飙升,国内外的许多人正在许多场合把以信息、网络业为代表的所谓“新科技产业”或“科技板块”称为“新经济”。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樊纲的相关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500 年前后不同文明间的注视和对抗。(8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凯恩斯学派和“新经济”的特点。(8分) (3)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事件之间的联系。(9分)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联系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由分散孤立逐渐联系为统一整体,不同文明的联系日益紧密;材料一“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互对抗和争斗”,主要体现在殖民者与被殖民者间的对抗,以及殖民者间的相互竞争、对抗。(2)第一小问凯恩斯学派特点,根据材料二“当经济出现萧条时……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可知,都是通过政府的干预行为,来调节经济、促进经济的发展繁荣;第二小问“新经济”的特点,根据材料三“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基础上长期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以信息、网络业为代表”得出其特点为高科技、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3)根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它们间体现的是一种连带反应。如新航路开辟导致经济开始全球化;全球化引发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导致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国家干预引发经济滞胀;经济滞胀导致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下形成以高科技为代表的“新经济”。

答案 (1)注视和对抗: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由此发现了新大陆并找到了通往亚洲的新路,不同文明间联系日益紧密;同时随着西欧国家的扩张与对殖民地的残酷压迫和掠夺,激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2)凯恩斯学派的特点:加强政府干预;刺激需求,促进经济繁荣;抑制通货膨胀,推动经济良性发展。“新经济”的特点:高科技、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

(3)联系: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经济全球化逐步发展。正是因此,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经济大危机迅速波及全球。资本主义各国逐步探索出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模式。长期的干预又引起了经济的滞胀,主要国家又试图减少干预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在探索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国逐渐重视科技的作用,由此产生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范畴,且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历史特征。目前学术上认为经济全球化最初发端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15世纪以前,东西方社会既不需要,也不可能形成复杂的社会分工,因而也不可能在大的范围内形成持久的经济和文化交往。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

——摘编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研究》

上图反映的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历史阶段及史实。请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阐述你对该论题的理解。(12分)(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 示例

论题:全球经济贸易从无序向有序发展。

理解: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凭借其海上优势和廉价的工业品对亚非拉等地区进行了几百年野蛮的殖民掠夺和产品倾销,以欧洲为主导的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但是,这种无序的市场扩张和殖民竞争,最终由于政治、经济利益的差异引发了两次大规模的世界大战和1929-1930年的经济大危机,它们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沉重的打击;1944年开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新格局开始出现,世界贸易进入了一个协商性的发展阶段,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经济贸易组织的建立为全球性贸易的进程提供了更为制度化、法制化的保障。

小学+初中+高中

教育最新K12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六部分 专题十五 专题综合训练(十五) Word版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yyum6ufzp6ehs64cxfu8wrp7230fg017qk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