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二诊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在如图所示中,用轻质滑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G,所用拉力F最小的是图
A. B.
C. D.
D 【解析】 【详解】
AB.都为定滑轮,使用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费力; C.为动滑轮,根据动滑轮的特点可知,此时F为重力的2倍; D.动滑轮,此时所用的力为重力的一半,故D的力是最小的. 2.小华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小华受到的重力大小约为50N
B.小华能举起10N重的物体
C.小华游泳时受到水的浮力约为500N D.小华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3Pa C 【解析】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A、小华的质量一般在100斤即50kg左右,根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得重力
G?mg?50kg?10N/kg?500N;故A错误;
B. 小华能举起大约300 N重的物体,10N太轻了;故B错误;
C、游泳时所受浮力与重力接近,由A可知,故中学生在游泳时所受浮力约500N;故C正确; D、小华的体重在G=500N左右,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在S?500cm2?0.05m2左右,站立在水平地面
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故选C
F500N4??1?10Pa.故D错误; 2S0.05m【点睛】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站立式对地面的压强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
3.2017年4月26日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下列相关物理知识描述不正确的是
A.航母排水量越大,所受浮力越大
B.舰母搭载的国产歼﹣15飞机起飞后,航母受到浮力不变 C.航母浸入海水中的深度越深,舰底受到海水压强越大
D.航母搭载的国产歼﹣15飞机起飞后,与指挥中心靠电磁波传递信息 B 【解析】 【分析】
(1)轮船的大小通常用排水量来表示,排水量就是指轮船按设计的要求满载货物是排开水的质量; (2)航母上的舰载机飞离后,航母自重减小,因航母仍漂浮,受到的浮力减小; (3)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由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故当代的航天、航空领域的通信都是通过电磁波实现的. 【详解】
A、排水量是指轮船满载货物时所排开水的质量,航母排水量越大,由F浮=G排=m排g可知,航母所受浮力越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歼-15飞机起飞后,航母仍漂浮,则F浮=G,但自重G减小,所以航母所受浮力减小;故B不正确,符合题意;
C、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航母浸入海水中的深度越深,舰底受到海水压强越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航母搭载的国产歼-15飞机起飞后,与指挥中心靠电磁波传递信息,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液体压强的特点,阿基米德原理、电磁波的传播特点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4.现在平放在桌面中央的物理答题卡对桌面有压力,请你估计桌面的受力面积约是 A.6m2 C 【解析】 【详解】
故物理答题卡平放在桌面中央,受力面积即为答题卡的面积,物理答题卡的长约为30cm,宽约为20cm,桌面的受力面积为S=30cm×20cm=600cm2=0.06m2=6dm2=60000mm2,故ABD错误,C正确. 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 B.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声,但是若不在人耳听觉范围内就听不到,故B错误;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故C错误;
D.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真空不能传声,故D错误。 故选A。
6.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对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三种光学现象的描述和应用,以下场景属于同种光学现象的是( )
A.一石击破水中天一坐井观天 B.幻灯投影一照相摄影
C.湖畔垂柳成萌—一水面倒影如镜 D.小孔成像一平面镜成像 B 【解析】
A、一石击破水中天,描述的是天空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坐井观天,属于光的直线传播,二者光学现象不同,不符合题意.B、幻灯机和照相机都是凸透镜成像的应用,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符合题意.C、湖畔垂柳成荫,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水面倒影如镜,是光的反射现象,二者现象不同,不符合题意.D、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二者现象不同,不符合题意. 7.如图所示为某种自动计数器的示意图,传送带上的工件每遮挡一次光,信号处理系统就计数一次.其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B.600dm2
C.600cm2
D.600mm2
中R1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着光照射强度的增大而变小,R2为定值电阻.此计数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
A.当有光照射R1时,定值电阻R2两端电压减小 B.当有光照射R1时,信号处理系统获得高电压 C.信号处理系统每获得一次低电压就计数一次 D.信号处理系统每获得一次高电压就计数一次 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电阻与串联,信号处理系统与并联,因为光敏电阻阻值随着光照射强度的增大而变小,所以光照射时,阻值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增大,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由于总电压不变,所以信号处理系统获得低电压,光被物体遮挡时,信号处理系统获得高电压,所以信号处理系统每获得一次高电压就计数一次,故D正确.
8.将物体放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前30cm处,则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 A.正立、放大的虚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 D 【解析】 【分析】 【详解】
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物距是30cm,故物距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应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D.
9.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9V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0Ω,电流在0.1A~0.4A之间时电子元件均能正常工作.若通过此电子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A.电子元件工作时,电阻保持不变
B.电子元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3.6W C.当P在中点时,电子元件与滑动变阻器的电压之比为1:1
D.为使电子元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应控制在12.5Ω~70Ω D 【解析】 【详解】
A.从图象可知,电子元件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所以电阻是变化的,故A错误;
B.当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小时,电路电流最小,为I小=0.1A,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P=UI小=9V×0.1A=0.9W,故B错误.
C.因为电子元件与滑动变阻器串联,通过的电流相等,所以电子元件与滑动变阻器串联两端的电压之比就等于两电阻之比,因无法判断电子元件与滑动变阻器电阻的大小关系,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两端电压的关系,故C错误;
D.电子元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电路电流最小为0.1A,此时由图乙知,电子元件两端的最小电压U最
小
=2V,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最大电压为:U滑最大=U-U最小=9V-2V=7V,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
的电阻最大:R最大=
U滑最大I最小=7V=70Ω,电路电流最大为0.4A,电子元件两端的最大电压U最大=4V,0.1A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最小电压为U滑最小=U-U最大=9V-4V=5V,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小:R=
U滑最小I最大最小
=5V=12.5Ω.所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应控制在12.5欧~70欧,故D正确。 0.4A【点睛】
(1)从图象可知,电流与电子元件两端的电压不是正比关系;(2)电子元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据公式P=UI计算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3)当P在中点时,无法判断电子元件与滑动变阻器电阻的大小关系,根据电阻的分压特点可知无法确定当P在中点时电子元件与滑动变阻器的电压之比.(4)由图象可知,电路电流最小为0.1A,电流最大为0.4A,找到对应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求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进一步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10.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的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最 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水的内能增加时,温度有可能不变
D.锯条锯木板时,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 C 【解析】 【详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