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根据亲本的性状表现写出其遗传因子组成。亲本是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其子代中黄色∶绿色=(70+73)∶(68+71)≈1∶1,圆粒∶皱粒=(70+68)∶(73+71)≈1∶1,所以两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Yyrr、yyRr。]
3.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和矮秆易感病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独立遗传。现用显性纯合子高秆抗病小麦和隐性纯合子矮秆易感病小麦杂交得F1,F1自交或测交,下列预期结果不正确的是( )
A.自交结果中高秆抗病与矮秆抗病的比例为9∶1
B.自交结果中高秆与矮秆的比例为3∶1,抗病与易感病的比例为3∶1 C.测交结果为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1∶1∶1∶1 D.自交和测交后代中均出现四种性状表现
A [F1自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高秆抗病∶矮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易感病=9∶3∶3∶1,单独分析每一对相对性状的性状分离比,高秆∶矮秆=3∶1,抗病∶易感病=3∶1,后代高秆抗病∶矮秆抗病=9∶3,故A项错误,B项正确。F1测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高秆抗病∶矮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易感病=1∶1∶1∶1,故C、D项正确。]
4.鸡冠的形状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与性别无关。据下表完成问题:
A、B同时存在(A_B_型) 核桃状 A存在、B不存在(A_bb型) 玫瑰状 B存在、A不存在(aaB_型) 豌豆状 A和B都不存在(aabb型) 单片状 项 目 基因组合 鸡冠形状 杂交组合 甲:核桃状×单片状→F1:核桃状,玫瑰状,豌豆状,单片状 乙:玫瑰状×玫瑰状→F1:玫瑰状,单片状 丙:豌豆状×玫瑰状→F1:全是核桃状
(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甲组杂交F1四种表现型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乙组后代F1中玫瑰状冠的鸡与另一纯合豌豆状冠的鸡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在理论上是__________________。
(3)让丙组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表现为玫瑰状冠的有120只,那么表现为豌豆状冠的杂合体理论上有________只。
(4)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它们的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有________种,后代中纯合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
[解析] (1)甲组为双杂合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叫测交,测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2)乙组杂交后代F1玫瑰状个体的基因型为2/3Aabb、1/3AAbb,和纯合的豌豆状冠(aaBB)鸡杂交,后代中出现核桃状冠的概率是1/3+2/3×1/2=2/3,出现豌豆状冠的概率是2/3×1/2=1/3,比例为2∶1。(3)丙组中,由F1全是核桃状,可推出亲代基因型
- 9 -
为aaBB、AAbb,F1基因型为AaBb,F1中雌雄个体杂交,符合常规的自由组合定律,F2中玫瑰状冠的鸡为1/16AAbb+2/16Aabb=120(只),故杂合的豌豆状冠(2/16aaBb)个体理论上有80只。(4)基因型为AaBb、Aabb的个体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为3×2=6(种),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1/2=1/4。
[答案] (1)测交 1∶1∶1∶1 (2)核桃状∶豌豆状=2∶1 (3)80 (4)6 1/4
一、基础题
1.(1)× (2)× 2.C 二、拓展题 (1)YyRr yyRr
(2)黄色皱粒 绿色皱粒 (3)YyRR或YyRr 2或4
教材课后习题 (教师用书独具)
1/4 或1∶1∶1∶1 - 10 -
1∶1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