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市场调研报告模版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负 责 人: 项目成员: 申请学院: 指导教师: 调研时间: 2 012、11——2 调研地点: 陕西、河北、天津
二〇一三年二月制
《残障人士穿衣梳理助理器》调研报告 一、课题分析 1 课题背景
残疾人是我国社会中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关爱扶助残疾人不仅是社会的职责,也是我们千千万万大众的心声。而上肢残疾人数在我国高达十万,由于这类特殊人群肢体的残缺,给其工作,学习及生活都带来了很多不便。随着经济科学的发展,我国的国力不断富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也不断得到完善,同时给与了残疾人更多的福利条件。然而,众所周知残疾人平时的日常活动都是由其家人或护理人员来全权照顾的。这也对其家庭从某中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拖累。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残疾人生活困难,我们不仅要用行动去关爱他,去帮助他的家庭,更重要是在心里去认可他。让他跟正常人一样去生活,去交流,去挖掘自己的价值。正如薄绍晔所说,实现就业是提高残疾人经济收入的根本途径。建立残疾人津贴制度是缩小收入差距的有效保障。
要想让残疾人重新获得自力更生的能力。那么,辅助器具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各类辅助器具能帮助残疾人补偿功能,改善状况,减轻家庭负担,正常地参与社会生活。在发达国家,辅助器具的应用已经非常普及,辅助器具已成为残疾人康复、就业、生活和娱乐的重要手段。而我国目前的辅助器具特点大致如下:首先在开发方面,主要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发展还是较快的。特别是清华大学开发了许多高技术产品,如肌电假手、外动力助行器;上海交通大学开发了再造“指”控制的电子假手等。
而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辅助器具方面差距较大。主要缺点其一:品种少,单位少。根据进年的抽样调查,我国总残疾人数六千万,全国从事辅助技术开发的单位也就一百多家。对于假肢来说,全国四十个假肢厂分布在大城市,许多农村肢残者由于付不起昂贵的费用而装不上假肢。其二:重复开发和水平低。目前多数辅助技术产品都属于低技术,如:拐杖、助行器、轮椅等。其三:最大的阻碍当然还是资金缺。一些高校和研究所研发的辅助器具有的比较成熟,可以中式甚至是投产,但却因资金不够,未能生产。
因此,能研发一款具有高价值的,方便实用的,可行性高的上肢残疾人辅助器具显得尤为重要。
2 课题内容
正如上述所述,我们本着能够让此类特殊人群过上美好生活的原则,小组全体成员经过多次讨论和商量,决定我们的课题——残障人士穿衣梳理助理器。
研发本课题的大概构思顺序如下:课题分析——市场调研——草图绘制——产品效果图——建立模型——实体模型——后期反馈与分析
实体模型主要研究有:机械传动、人机工程、产品造型设计
3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自助、助人”,“共同致力于突破闭塞的世界,建立人与人的相互沟通与和谐,让肢残人走出困境,回归主流社会。”的要求,在章程所规定的业务范围内,参加各项志愿服务和爱心救助,是所有人的重要职责。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让社会更进一步了解残疾人、理解残疾人的同时研发设计一款能帮助残疾人士辅助解决生活问题的器具,并能够惠及更多贫困残疾人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通过我们对
来自社会的点滴做起让更多的残疾人融入社会主流生活,树立健康人生观,让更多的社会团体和个人加入到助残志愿者队伍中来。
二、调研内容 1 调研目的
通过调研得到第一手资料,了解市场上已有的产品以及市场上的空缺产品,真正的了解残障人士的需求,更好的为残障人士开发设计辅助器具,改善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社会生活的机会,提升了残疾人的幸福指数。
2 调研计划
2.1 调研阶段
2.1.1 第一阶段———单独调研
第一阶段的完成与否直接影响后续阶段的开展,所以我们小组这一阶段每一个成员单独的对市场调研,主要是对西安市的(未央区残联、雁塔区、碑林区、莲湖区、临潼区)残疾人联合会机构级残疾人就业中心的人员进行问卷调研,了解西安市的残疾人的基本情况。
2.1.2 第二阶段———集体调研
这一阶段是小组集体对陕西省博爱医院进行调研,针对残疾人本身和医院里护士进行调研。调研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不同需求。
2.1.3 第三阶段———个别调研
这一阶段主要是分组对残联机构的相关领导和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残疾人服务系统的一些发展和需求。
2.2 调研形式
2.2.1 网络问卷调研
小组每人在网上给自己的网友发放40份‘残疾人周边人’的问卷。 2.2.2 聊天试探式
小组各个成员到不同地区相关的康复机构和残疾人家里去调研,每人至少与三个残障人士交流和观察残障人士的生活习惯。
2.2.3 面对面发放问卷式
对普通人群发放问卷,发放60份问卷 2.3 调研对象 2.3.1 网络人群
网络人群主要由普通的网友、认识的同学、已经上班的同学等 2.3.2 残障人士周边人群
残障人士周边人群主要有残疾人亲人、康复机构的护士、医生等 2.3.3 有关专家
有关专家人士由残疾人联合会相关领导、康复机构的专家、学校的教授等组成 2.3.4 残障人士本身
调研的主要人群有上肢低位单、双截肢、上肢高位单、双截肢、偏瘫等
3 调研结果与分析
3.1 调查数据来源分析
本数据是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2012年对陕西省、河北省、贵州省、天津市的部分地区残联机构和康复中心共发放实地调查问卷中60份‘残疾人周边人群’问卷和20份针对‘残疾人本身’问卷,其中回收有效问卷分别为56和20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33%和100%。网上调研问卷中‘针对残疾人周边人群’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68份,有效回收率为84%。观察12上肢残疾人的生活方式,相关专业人士的交流形式调研。
3.2 基本情况
3.2.1 残疾人的年龄、性别
接受调查的20位残疾人中,其中男性13人,占样本总量的65%;女性7人,占样本总量的35%。年龄在25到35的中男性有8人女性5人,年龄在35到50的男性中有5人女性中有2人,肢体残疾20人,其中一级肢残2人,二级肢残7人,三级肢残9人;智力残疾人2人(中二级智力残疾1人,三级智力残疾1人),无单独的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无精神残疾。 图表一: 706050403020100男性女性男女年龄比例图表 性别年龄(25—35)年龄(35—50) 3.2.2 残疾人周边人(群实地调研人群)的性别、文化程度
在60个人调查样本中,其中男性20人,占样本总量的33.3%;女性40人,占样本总量的66.7%。高中文化以下的10人,占样本总量的16.7%,高中以,硕士以下的有38人,占样本总量的63.3%,硕士以上的有12人,占样本总量的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