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农村数学学困生的形成与转化 (4)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17 本文由甜味超标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三章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表现及形成原因

讲过平方差公式a2?b2?(a?b)(a?b)后,学生仿照公式做以下题目:m2?n2 、

9x2?4y2 由于机械记忆对于m2?n2会做,对于9x2?4y2的系数则不会处理。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能生不能在数学学习上努力进取,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数学学困生在某一阶段尝试性的进行努力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没得到周围人的鼓励,于是浅尝辄止。(2)数学学困生既没有远期的目标,也没有细分的目标这导致他们没有进取的动力。(3)数学学困生意志力差,不能坚持的努力学习,且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在周围存在他们觉得更容易接受的事物时,往往被其吸引,不能在数学学习上努力坚持[12]。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不能积极主动去学习,还有在尝试主动回答问题有回答错的时候,自认为自己比较笨,有自卑感,不敢尝试积极主动回答问题,久而久之形成习惯。问题总是被其他同学抢先回答,久而久之形成依赖性。长此以往对自己失去希望在尝试多次失败后灰心丧气,觉得自己再积极主动也无济于事,索性不如过一天算一天[13]。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不论是在上课的过程中还是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注意力总是集中不起来。原因有以下几种:(1)先天因素。孩子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有生理和心理作用的影响导致注意力的不集中。(2)没有养成良好的注意力的习惯。(3)不能够持续的动脑思考。在课堂上或写作业的过程中只要能动脑思考就不会被别的事物所吸引,而这部分同学上课或做作业时只停留在表面上,不能积极动脑,造成跑神。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没有自己的数学学习方式、方法,在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时束手无策又不善于请教别人,造成不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最终导致成为数学学困生。数学学困生对不会的问题不愿意去尝试,对于不会的问题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不会,觉得别人知道自己不会丢面子。他们没有想过总结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智还不成熟,对于学习方式问题并不考虑。农村初中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不讲究方式方法,也不会思考这个问题。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没有数学思想作为指导。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往往没有掌握数学思想,而数学题又是千变万化的,在没有数学思想作为指导情况下,当他们遇到一道题时不知从什么地方开始思考也不知从何下手[14]。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自己不把善于思考总结,不能把平时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类,往往把知识点和题分离开来联系不到一块。学生没有接受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究其原因,在于很多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只就题论题,没有教给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即老师不能有效的把相同类型的问题整合起来,

12

第三章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表现及形成原因

让学生主动思考怎样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时,有一个题目如下:画出一次函数y?3x?6的函数图像,看图可知3x?6?0的解集是 。要填对这个题目学生必须知道在函数图像中那一部分表示y?0,并能读出此时x的取值范围,这里用到了数形结合思想。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不会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解题中去,也存在一部分知识点记得很牢固但做题的时候不知如何运用,知识点与实际操作相脱离的情况。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1)不善于动脑,对于知识点死记硬背,没有真正理解。在操作过程中思路混乱,不能理清前因后果,有时候甚至会任意添加条件。(2)长时间数学学困生的头衔,对题目也存在恐惧心理,没有信心能把题解对[15]。(3)读题能力差,难以找出题目中的潜在条件。 例如:学生在学习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勾股定理时,对勾股定理的内容背的滚瓜烂熟——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或“勾三、股四、弦五”但当遇到问题时,有一棵9米的大树被大风折断,折断后树梢距树根3米,问这棵树从几米处折断?虽然数学学困生也知道要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但是没有方程的思想,以致无从下手。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对于数学基本概念,定理,数学符号模糊不清,造成在做题的时候模棱两可[16] 。 数学符号不清就会出现读不懂题意,更谈不上去思考这个问题了,造成这些的原因是:(1)对数学概念定理的不理解,对数学符号的来源不清楚。在学习过程中思想开小差没注意到老师所强调的内容。(2)忽视数学符号的学习,在数学学习中认为符号的学习并不重要。

例如: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中绝对值的概念,和符号。绝对值是指一个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与原点的距离,数学学困生并不知道绝对值刻画的是距离,它不是一个随意的数据,造成做题--5时等于5,或者是把绝对值的符号当成括号来处理。

再比如:对于π,圆的周长和直经的比是个与圆的大小无关的常数并称之为圆周率.1600年,英国威廉.奥托兰特首先使用π表示圆周率,因为π是希腊之\圆周\的第一个字母,而δ是\直径\的第一个字母,当δ=1时,圆周率为π.1706年英国的琼斯首先使用π.1737年欧拉在其著作中使用π.后来被数学家广泛接受,一直没用至今,所以π是

a?ba?bx2一个数字而不是字母,运用在做题中:下列式子是分式的是2a?b,,,3?x?12

13

第三章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表现及形成原因

如果对π不求甚解,这个题就会做错。

农村数学学困生的阅读能力差也会造成数学学习困难。语文没学习好,阅读量不够都会成为学生形成阅读困难的原因。阅读能力差的学生不能在数学的学习中有效地提取有用信息,从而造成解题困难。农村教育中缺乏课外阅读读物,学生在发展语言的时期不能接触到应有的阅读材料,长此以往,造成阅读困难,阅读障碍,从而使在解题的过程中不能读懂题意。

例如:如右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

?B?900,AD?2,BC?6,AB?3,E为BC边上的一点,以

BE为边作正方形BEFG,使正方形BEFG和梯形ABCD在FBC的同侧.将正方形BEFG沿BC向右平移,记平移中的正方形BEFC为正方形B'EFG当点E与点C重合时平移停止,设平移的距离为t,正方形B'EFG的边EF与AC交于点M,连接

图1

B'D,B'M,DM,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B'DM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t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这道题题目比较长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数学学困生在读该题时对“记平移中的正方形BEFC为正方形B'EFG,当点E与点C重合时平移停止”读不懂,造成对整个题目的不理解,更不用说找到解题的方法了。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心理状态影响数学的学习,由于长年累月的背负着数学学困生的包袱,一部分同学造成定势思维:认为自己就是数学学困生,这个事实怎么也不能改变,慢慢的就选择放弃数学,上课不再回答问题,不再向老师或同学们请教问题怕同学老师笑话。还有一部分由于成为了数学学困生遭受老师和家长的批评久而久之形成叛逆心理,老师说什么我偏不做什么,最终导致越来越差,越差越被批评的死循环[17]。

3.3数学学困生外部原因分析

客观方面:客观方面主要来自三方:教师,家庭,社会。

3.3.1形成数学学困生的教师方面原因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学生学习的好坏与教师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与数学教师相关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专业素养由于是农村的中小学所配的老师专业素养不够高,他们大部14

第三章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表现及形成原因

分是中专毕业,一部分高中毕业,本专科毕业的是极少数,基本没有研究生在农村教学一线工作。由于专业水平的限制,很多老师也不能给学生讲解数学的起源发展,不能有效的给学生传递数学思想方法,只能让学生知其然而并不知所以然。

例如:在讲解方程时,教师只讲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而不讲方程来源。其实方程的定义中丝毫没有“方”的意思,为什么叫“方程”呢?方程起源于我国古代的筹算。那筹算是如何表示方程的呢?公元263年数学家刘徽所著《九章算术》中有一个例子:“今有牛五羊二,值金十两,牛二羊五值金八两,问牛羊各值几金?”方程中的“程课程也,二物者二程,三物者三程,皆如物数程之,并列为行,故谓之方程”。方程组种个未知数的系数用算筹表示时就像一个方阵,所以叫做方程。学生如果听到的是这样的讲述那么就不会在对方程,甚至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有所疑问了。

(2)教师的教学方法:现在农村中小学数学教育依旧是填鸭式的教育,满堂灌,整节课只有老师的讲没有学生的思考,导致学生过分依赖教师而没有自己思考的习惯。因为教学方法单一,不能呈现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学生学得枯燥无味,如同嚼蜡。

(3)教师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中招这条指挥棒,造成农村初中只追求升学率。学生只比成绩好坏,在成绩是一切的指挥下,教师的教育方式也变得简单粗暴,有时甚至让学生把一道题背下来,以便应付考试,或者不管课上的好坏,只要课下逼着学生会做题,取得好成绩就可以[18]。教师在逼迫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采取体罚、打骂、人身攻击的方式使得学生更加厌恶学习,进而产生厌学心理。

数学学困生应是可转化的,但教师的态度使这一群体与普通学生差距越来越大,分析原因如下:在农村初中由于要完成市教育局下达的升高中的学生任务,很多教师就把所有精力放在好学生中等生上对学困生不管不顾,只要不违反纪律任其差下去。很多学困生在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态度后也就听之任之不在想办法改变自己的现状。

教师德育意识不强,对数学学困生缺乏激励关爱。很多教师对数学学困生失去耐心,对于数学学困生过多的批评,缺乏对学困生的关爱,认为这部分学生怎么学也学不会干脆不管不问。

教师没有长远的教育计划。在农村中小学教师一般只带学生一年时间,所以在教育教学中也只考虑在这一年的教育教学中要教给学生什么,只讲授这一年的知识,并不传授思维方法,不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

15

第三章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表现及形成原因

教师对好学生的偏爱。好学生能在课堂上很好的配合老师完成工作,又能按时完成作业帮助老师分担一部分任务,乖巧听话,老师难免偏向好学生而对差生不闻不问,有时甚至在好学生与差生发生冲突时偏袒好学生,使学困生产生心理扭曲,对老是抱有成见,学习越来越差。

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单一。数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只局限于考试成绩,对于其他方面完全无视,难于发现学生其他的优点,不便于对学困生的鼓励教育。学生也会因为老师只看成绩,自己的成绩不好而觉得自卑。

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暗示对农村数学学困生的影响也很重要,数学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总是不由自主的暗示这部分学生是数学学困生,理应比其他学生数学学得不好。这样让也让这部分学生摆脱不了数学学困生这个枷锁,理所当然不想去改变数学学困生这一现状。

农村初中数学教师上的课堂枯燥乏味,不能引人入胜。农村的老师大部分水平有限,上课的时候不重视活跃课堂气氛,使课程变得枯燥乏味,这样让部分学生觉得数学本来就是枯燥无味的,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

农村初中数学教师不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数学教师为了考试成绩只是简单地进行教学,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忽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如说由于有的孩子小的时候比较聪明,学的知识也简单,即使上课不认真听,课下不按时完成作业也能考个不错的分数,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长,会遇到越来越多新的较难知识,以致学习越来越跟不上,最终沦为学困生。

农村初中数学教师不愿意为学困生放慢脚步。由于在学校一节课的时间只有四十五分钟,而一节可又要讲很多知识点,所以老师总是加快步伐的讲课,学习好的学生能跟得上,有的学生反应较慢,有时还没反应过来已经讲过去了,造成学生的疑问越堆越多,感觉学习困难。

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结合生活实际。老师上课时就题论题,不能与实际生活生产紧密联系,使学生感觉数学就是一门假大空的学科,逐渐演化为对数学的厌恶。

农村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很多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只考虑把这一节课讲完,没有从学生的角度适度安排课程,导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分离。

16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经管营销农村数学学困生的形成与转化 (4)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农村数学学困生的形成与转化 (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8157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