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上海2016年一模语文古诗赏析汇总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0 本文由晴屿花绵绵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奉贤(16-1):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下列对本诗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人在扬州写了本首诗来酬答白居易的赠诗。 B.诗人离开巴山楚水之地已经二十三年了。

C.诗人在巴山楚水听到了吹笛声,勾起了他对白居易的思念。 D.诗人用敬酒来感谢白居易为自己唱歌。 1.6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7、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现的是:________________。(2分) 1.8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 (二)(4分) 6、A(2分)

7、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2分) (三)(8分)

浦东(16-1):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梁州”和“天山”都代指 。(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觅封侯”写出了诗人当年建功立业的抱负。 B、“尘暗旧貂裘”流露出诗人消极颓废的情绪。

C、“胡未灭”三句写出诗人悲愤、不甘等复杂感情。 D、这首词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慷慨和悲壮。 6.(2分)抗金前线 7.(2分)B

普陀(16-1):

(二)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元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绝”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自送别,心难舍”体现送别时心中难舍。 B、“一点相思”特别强调相思之情并不多。

C、“杨花雪”语出苏轼《少年游》,暗含别离之味。 D、这首小令以游子口吻描写离别相思之情。

6、断绝 7、C 松江(16-1):

(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6-7题。(4分)

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加点的“歌”在诗中指 。(2分) 7、对尾联中“长精神”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喝了酒精神振奋,进而引发了浓厚的诗兴。 B、振作精神,乐观面对仕宦升沉与世事变迁。 C、有勇气重新审视自己在荒凉之地的悲惨境遇。 D、有心情欣赏千舟竞发、万木争春的美好景象。 6、白居易写给刘禹锡的诗 7、B

徐汇(16-1):

(二)阅读下面这阕词,完成第6-7题(4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袭。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尘暗旧貂裘”这个典故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陆游借该典故表达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的失落。(2 分)

7.对“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一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沧洲”本是古代隐士的所居之处,词中指陆游晚年退隐之所,借此表达词人的归隐之意。

B“此生谁料”四字情绪急转直下;表达了词人对个人命运突变的强烈意外与深重感慨。 C词人在该句中表达的情感与《破阵子》中“可怜白发生” 一句所表达的情感颇有相似之处。

D词人在该句中直抒胸臆,与元曲《天净沙?秋》直白地表达情感的方式相同。 (二)阅读下面这阙词,完成第6—7题〈4分) 6.(2分)苏秦 7.C

杨浦(16-1):

(二)阅读【甲】【乙】两首词曲,完成6-7题(4分) 【甲】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乙】 四块玉·别情

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上两首词曲,都表达了主人公 的情感。(2分) 7、下面对两首词曲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两首词曲都景中含情,蕴含了词人的愁绪。 B.两首词曲都借春景抒发主人公内心的感受。 C.两首词曲都先绘景后抒情,做到了情景交融。 D.两首词曲都描摹了凭栏远眺的主人公的形象。 6.怀人、思念爱人等(2分)7.C(2分)

闸北(16-1):

(二)阅读下面诗句,完成第6-7题。(4分)

【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

【乙】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6、以上两句诗都抒发了作者 感情。(2分) 7、下列对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句所写的时间都是黄昏。 B、两句所写的季节都是秋天。 C、作者观察的角度都是俯视。 D、作者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6、漂泊异地的伤感和思念故乡〔2分) 7、A〔2分)

长宁(16-1):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

水仙子?咏江南 元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艾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6、“卷香风十里珠帘”是倒装句,其正常语序是 (2分) 7、对本曲理解不正的一项是( )(2分)

A、全曲前七句写景,最后一句抒情,并点明主旨。 B、抓住江南多水的特点,写出了美丽的水乡风光。 C、采用远近结合、动静结合的方式,描绘了江南美景。

D、“一、两、再三、十”等数词,表现了江南景色的雄奇阔大。

宝山(16-1):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4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下列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首诗的体裁都属七言律诗。 B两首诗都体现了雨中的情景。

C两首诗描写的都是西湖美景,即钱塘湖美景。 D两首诗的作者,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

7.《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运用了对仗手法。《钱塘湖春行》中运用同样手法的句子

是 , 。(2分)

6、C 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琢春泥(或者“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崇明(16-1):

(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6——7题(4分) (甲)观沧海 (乙)望岳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两首是分别以 和 字总领全篇。 (2分) 7、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都描写了雄伟壮丽的景色。 B.都融入了作者浪漫的想象。 C.都具体描绘了事物的景象。 D.都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6、观望(每格1分,共2分) 7、B(2 分)

嘉定(16-1):

(二)阅读下句,完成第6-7题(4分〉

【甲】酒酣胸胆尚开张,鬂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 【乙】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诉衷情》)

【丙】了却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6.以上作品都属于___ __(体裁)(2分)

7.下列对以上作品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都反映了作者的壮志未酬的悲愤。 B.都表现出作者对前途无望的悲观。 C.都以鬓发的渐白衬托内心的悲叹。 D.都应以深沉、悲壮的情感来朗读。 6.(2分)宋词 7.(2 分)B

闵行(16-1):

(二)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这两首词的作者分别是 、 。(2分)

7、下面对这两首词的比较,有误的一项是( )

A.两首词分别用班超、苏秦与陈亮的典故,表达了抗击外侵的雄心。 B.“尘暗旧貂裘”与“醉里挑灯看剑”都暗示了报国无门的无奈。 C.两首词都先回忆往事继而直抒胸臆,现实与理想形成鲜明的对比。 D.“身老沧洲”和“可怜白发生”都彰显了词人壮志未酬的忧愤。 (二)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6、(2分)陆游 辛弃疾 7、(2分)A 虹口(16-1):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尾联中“长精神”的“长”意思是 (2分) 7、对诗中画线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2分)

A.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迅速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B.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豁达豪迈胸襟。 C.暗示事物在迅速发展,相信未来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D.“沉舟”“病树”和“千帆” “万木”对比,表达诗人哀伤自己的情感。 6、振作 7、D

黄浦(16-1):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今日听君歌一曲”中的“君”是指 (人名)。(2分)

7、下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揭示的哲理最相似的一项是( )(2分)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C、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6、(2分)白居易(白乐天) 7、(2分)C

静安、青浦(16-1):

(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6-7题(4分)

丑奴儿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口口而今识尽愁滋味,口口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6.以下内容中与辛弃疾无关的一项是( )(2分)

A.南宋 B.豪放派代表词人 B.班超投笔从戎 D.与陈亮志同道合 7.根据作品内容,以下关联词语填入空格后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2分)

A.因为??所以?? B.虽然??但是?? C.只有??才?? D.即使??也?? 6、C(2分) 7、D(2分)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医药卫生上海2016年一模语文古诗赏析汇总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上海2016年一模语文古诗赏析汇总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8740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