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4年度四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暑假练习(一) 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0 本文由夜如此凄美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4年度四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暑假练习(一)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 计算42%

1. 直接写出得数8%

1.98-0.9= 0.3×100= 1-

311= 56000÷25= 0.375+6.25= 20÷1000= 0.9-3100= 4.8×3.2+4.8×6.8=

2. 竖式计算6%

75800÷180 90-1.009

3. 用递等式计算:(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能简则简)20%

48.37-5.64+1.63-4.36 5.89+99×5.89 131×26+23×78

[400-1600÷(50-10)]×20 (128×45+329×60)÷204

4. 列综合式计算8%

(1)一个数比23.6的4.5倍多5.87, (2)一个数除9358,商是123,余数是这个数是多少? 10,这个数是多少?

二. 画一画,量一量6%

1. 过点P作OA的垂线及OB的平行线。 2.量一量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到各 A 自对边的距离。 A

P· O

B C B 三. 概念部分16% 1. 填空9%

(1)78050平方厘米=( )平方米 886.8万吨=( )吨 (2)4.32有( )个0.01,再添上( )个0.01就是5。

(3)把3千克黄豆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堆黄豆( ),每份黄豆重( )。 (4)8.3是由一个两位小数用“进一法”凑整得到的,这个两位小数最小是( )。 (5)一个正方形的宽为3㎝,如果边长增加到原来的3倍,新的正方形面积比原来增加( ),周长增加( )。

2. 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3%

(1) 6.026中最左边的6是最右边6的1000倍。………………………………( ) (2) 6.6≈6.60…………………………………………………………………( ) (3)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都和同一条直线垂直,这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

3. 选择正确答案前的字母编号填入括号4%

(1)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是最大的两位数,小数部分是最小的两位纯小数,这个小

数是( )。

A.99.11 B. 90.01

C. 99.01

D.99.10

(2)三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出后的长方形周长为( )。

A.4a B. 8a C. 12a D. 16a

(3)画已知直线P的平行线,可以画( )条。

A.1 B.2 C.3 D. 无数

(4)四个同学身高分别是143厘米、141厘米、142厘米和145厘米,他们的

平均身高( ) A.高于145厘米

B.低于141厘米 C.在141~145厘米之间

D.无法估计

四. 应用题36%

1. 小巧看一本故事书共360页,已经看了120页,剩下的要在12天内看完,平均每

天至少看多少页?

2. 合唱队添置服装,10套服装要付780元,再添4368元,就可为每位队员买一套

服装。合唱队共有队员多少人?

3. 小胖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平均每小时行12千米,7小时可以到达,如果速度

增加2千米,几小时可以到达?

4. 新华书店有故事书1072本,是科技书的4倍,连环画的本数比科技书的3倍多

20本,连环画有多少本?

5. 某车间3天中平均每天做零件300个,已知第一天做了290个,第二天做了295

个,第三天做了多少个?

6. 3辆汽车行驶500千米需要汽油300000毫升。现在有5辆汽车,要运货到950千

米远的地方,汽油只有1000升,是否够用?

2007年度四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综合练习(二)

学校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计算(41%)

一、直接写出得数(4 %)

0.09÷10= 11-2.56= 3.2+7.78= 5.7×( )=570 二竖式计算:(4%)

104-65.39= 48800÷160=

二、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24%)

17+73×12÷2 1200÷25 (9.45+9.68)-5.68

8500÷(25 × 85) 8.35-1.65-0.35 542+(679+158-579)

三、文字题(8%)

(1)、58.9减去10个1.25的和,差是多少?

(2)甲数是630,甲数的5倍比乙数多18,乙数是几?

第二部分:概念(10%)

一、填空(13%)

(1)63个0.1是( ); 70个( )是0.7。 (2)14.35是由14个( ),3个( ),( )个百分之一 3)4个百,5个0.01是( )。

比较大小: 15.5( )15.05 2.02( )2.0200 单位换算: 379.6m = Km 5040kg =5t + kg

4、甲数是乙数的10倍。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二位后得5.6 ,乙数是( ) 5、28.706读作:( )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到百分位是( ), 用去尾法保留一位小数是( )

第三部分:折线统计图(10%)

一、根据地面温度变化情况统计表,画出折线统计图并回答问题:(10%)

3月19日的地面温度情况统计 时刻 8 10 12 14 16 18 气温(℃) 9.5 11.4 18 20.5 13 11 1、3月19的气温是每隔几小时 ( )测量一次所得到的?

( )2、纵轴上一小格表示多少?

3、几时到几时地面温度上升幅度( )最大?

( )4、10时14时地面气温相差多少℃?

0( )( )( )( )( )( )( ) 第四部分:几何部分(10%) 一、作图:6%

1、过B点C点作直线L的垂线 2、画两条平行线,使它们的距离为3cm5mm

二、在长方形ABCD中, 互相垂直的线段是: A B 互相平行的线段是:

C D 第五部分:应用(30%)

1、把一根长为18.6米的绳子分成三段,第一段长5.7米,比第二段长0.6米,第三

段长多少米?

2、水果店运进菠萝80千克,比苹果少25千克,运进的橘子将增加到苹果的2倍少

14千克,运进橘子多少千克?

3、一个长方形长是70米,比宽的3倍多4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4、6辆卡车每天可运黄沙1524吨,照这样计算,现在增加到10辆,共运黄沙多少吨?

5、学校买了82蓝墨水,21瓶红墨水,买红墨水比蓝墨水少付120元,已知蓝墨水每瓶3元,红墨水每瓶多少元?

6、甲乙两城相距588千米,货车以每小时48千米的速度从乙城开往甲城,货车开了2小时后,客车才从甲城开往乙城,又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007年度四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综合练习(三)

班级( )

姓名(

得分(

一、 计算部分(46%) 1、口算8% 0.49+3.1=

92.6-17.85= 4646÷46= 12.56÷( )=1.256

1.07×10= 0.33+1.7-2.01= 54÷23×23= ( )+5.7=6.01

2。列竖式计算:6%

170-56.706 37800÷160

3.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24%

(1)18.98-(8.95-3.06) (2)73000÷125 (3)(59+8910÷81)÷13

(4)5.6×7.2+7.2+3.4×7.2 (5) 9600÷[210+5×(78+120)] (6) 125×24×25

4、列式计算。

(1)比一个数的4倍多20的数是1780,这个数是多少?

(2)68.53与17.27的和比26.5与4.5差大多少?

二.应用题 28%

1.小丁丁买了3本书,价格分别是13.76元,11.54元,19.46元,他带了50元,够吗?

2.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汽车的速度增加了5倍少10千米,就是磁悬浮列车的速度, 磁悬浮列车的速度是多少?

3.李阿姨计划10天手工制作260个香囊送给四川小朋友,由于时间紧急,现在只用了原来一半的时间,现在每天要多加工几个?

4.3位打字员5分钟共可以打字1800个,照这样计算,现在有8位打字员完成2880个字的任务需要多少时间?

5.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A.B两站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8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8千米,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了42千米.相遇时两车行了多少时间?A.B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医药卫生2014年度四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暑假练习(一) 1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2014年度四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暑假练习(一) 1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8908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