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 生 B0612022Q 非线性数值分析 B0612018C 二阶线性偏微分方程 48 48 3 3 秋 春 1 硕博连读研究生资格考试 1 开题报告 博士生 1 中期检查 必修环节 1 学术活动 2选1 1 社会实践 补修课(BX) 自选课(ZX) 对学术活动的要求: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在本一级学科范围内参加5次以上的学术研讨活动,记1学分;在学术研讨活动中做至少两次学术报告(其中至少一次使用外文),介绍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阶段性进展,记1学分。
4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702 学科名称学科:物理学
一、研究方向
1. 非线性光学与激光光谱学; 2. 军用信息光子学技术与器件; 3. 纳米光子学与表面等离激元光学; 4. 量子信息与量子动力学; 5. 交叉极端条件凝聚态物理; 6. 高能重离子碰撞物理与强子唯象学 7. 现代功能材料及纳米器件物理; 8. 颗粒物质与软物质物理 9. 等离子体传输及其与光场相互作用 10生物光子学与光学成像技术 二、课程设置 类别 公共课 (G) 学科 学位课 (XW)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课内/实验 32 7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学分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不计 不计 开课 时间 秋 秋 春 春 秋 秋 春 秋 秋 秋 春 秋 春 备注 2选1 选修课 (X) 必修环节 B0800000Q 政治理论课 博士生外语 B0611033C 量子相干光子学 B0611011C 固体理论 B0611016Q 夸克物质理论 B0611026Q 超快光子学 B0611034C 功能材料物理 B0611025Q 量子信息 B0611024Q 激光传输与控制 B0611028Q 标准模型动力学 B0611030C 物理学计算机实验方法 B0611022Q 强子物理学 B0611031C 等离子体物理 物理学科硕士学位课程 综合考评 开题报告 中期检查 学术活动 社会实践 可选择本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 可选校内任意学科课程 补修课(BX) 自选课(ZX) 学术活动的要求:参加一次国内或国际学术活动。
根据需要,指导教师批准,博士生可以选修一门硕士学位课程作为博士选修课。
5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01 学科名称:力学
一、研究方向
1.结构动力学及振动控制 2. 复合材料力学 3. 微细观力学 4. 固体动力学
5.动力学反问题与故障诊断 6. 材料性能表征与失效分析 7. 非线性动力学 8. 智能材料系统和结构 9.流体动力学 10.结构优化设计 二、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课内/实验 36 2 72 32 48 32 48 48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2 2 3 2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2 开课 时间 秋春 秋春 春 春 秋 春 秋 秋 秋 秋 秋 春 秋 春 春 秋 春 备注 2选1 公共 B0800000Q 政治理论课 学位课 博士生外语 (GXW) B0118001C 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 学 专 B0118002C 非线性动力学(Ⅱ) 位 业 B0118003Q 力学中的数学方法(Ⅱ) 课 必 B0118004C 复合材料的性能表征与评价 程 修 B0118012Q 复杂系统动力学与振动控制 课 (XW) B0118005Q 细观力学(Ⅱ) B0118006Q 高等流体动力学 B0118007Q 高等弹性动力学 B0118008Q 断裂动力学 B0118009C 先进复合材料与结构 B0118010Q 非线性有限元方法 选修课 (X) B0118011C 结构振动的智能控制 B0118013C 故障诊断原理与应用 B0118014Q 结构优化设计 B0118015C 智能仿生材料与结构系统 综合考评 开题报告 中期检查 必修环节 学术活动 补修课 (BX) 自选课(ZX) 社会实践 根据本学科、专业的特点对博士生培养提出的要求:
本学科按一级学科培养,既可授予工学学位,也可授予理学学位。要求博士生应具有坚实宽广的数学、力学及有关物理学理论基础及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 非力学专业博士生应补修力学硕士学位课。 对学术讲座选听的要求: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至少应选听学校或相关学院组织的五个学术讲座,按要求撰写心得,并交导师签字认可。提倡理工科专业的博士研究生选听一定的
6
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类学术讲座。博士生在课程学习阶段结束时,将经导师签字后的听讲座心得交院系研究生秘书保管,并记1学分。
对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的要求: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在本一级学科范围内参加5次以上的学术研讨活动,记1学分;在学术研讨活动中做至少两次学术报告(其中至少一次使用外文),介绍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阶段性进展,记1学分。参加学术活动应有书面记录,做学术报告应有书面材料,并交导师签字认可。博士生在申请学位前,将经导师签字的书面记录及学术报告交院系研究生教学秘书保管,并记相应学分。
7
硕博连读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01 学科名称:力学
一、研究方向
1.结构动力学及振动控制 2. 复合材料力学 3. 微细观力学 4. 固体动力学
5.动力学反问题与故障诊断 6. 材料性能表征与失效分析 7. 非线性动力学 8. 智能材料系统和结构
9.流体动力学 10.结构优化设计 二、课程设置 类别 公共 学位课 课程编号 S0612033Q S0612040Q S0118001Q S0118002C S0118003Q S0118004Q S0118005Q S0118020C S0118006C S0118007Q S0118008Q B0118001C B0118002C B0118003Q B0118004C B0118012Q B0118005Q B0118006Q S0118009Q S0118010C S0118011Q S0118012C S0118013Q S0118014Q S0118015Q S0118050Q S0118017Q S0118018C S0118019Q S0118052Q S0118021C S0118022C S0118053Q 课程名称 政治理论课 博士生第一外国语 数理方程 数值分析 力学中的数学方法 高等弹性理论 高等结构动力学 计算力学 近代力学实验方法I 张量分析与连续介质力学 流体动力学理论基础 复合材料结构及其力学 高等动力学 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 非线性动力学(Ⅱ) 力学中的数学方法(Ⅱ) 复合材料的性能表征与评价 复杂系统动力学与振动控制 细观力学(Ⅱ) 高等流体动力学 非线性振动 工程系统健康监测与故障诊断 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 实验模态分析与参数识别 断裂力学 弹性动力学 损伤力学 冲击动力学 新材料的性能表征与评价 复合材料性能预报与设计 结构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 常微分方程及其定性理论 高温固体力学专题 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专题 动力学建模、分析与仿真 8
硕士生 学 基础、 位 专业课 课 程 博士生 专业必 修课 硕选士修生课 课 选 修 课 专题课 学时 学分 课内/实验 3 2 32 2 32/8 2 32 2 32 2 32 2 32 2 16/16 2 32 2 32 2 32 2 32 2 32 2 48 3 32 2 48 3 48 3 32 2 32 2 32 2 32 2 32 2 32 2 32 2 32 2 32 2 40/8 3 32 2 32 2 32 2 32 2 16 1 16 1 16 1 开课 时间 秋春 秋春 秋 秋 秋 春 秋 秋 秋 春 春 秋 秋 春 春 秋 春 秋 秋 秋 秋 春 秋 春 秋 秋 秋 秋 秋 春 秋 秋 春 春 春 备注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级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图文 (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