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槽最小宽度不应小于500mm,深度不宜小于4mm,采用不等槽距。
⑨混凝土面板切缝应根据规范要求,以现场试验确定切缝时间;切缝深度必须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并加大检查频率;切缝原则为“能切即切,宜早勿晚,宁深勿浅”。
⑩胀缝与缩缝传力杆的活动端应交错布置。为保证其位置正确,建议采用稳定的三角形支架,并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横向施工缝位置必须与胀缝或缩缝重合。
五、路肩培土施工
本着节约耕地的原则,采取沿线取土的方式,不设置取土场。人工初平、稳压,整平,打夯机碾压。
1、路槽表面处理
采用人工清除路肩施工范围内的草皮、腐殖土及树根等杂物后,将路槽整平,用振动打夯机对路槽进行填前碾压,压实度达96%以上方可进行素性土培路肩填筑施工。 2、布土
采用白灰标线控制,在已验收合格的路槽作业面上料前,进行测量放样,放样出边桩,测出实际高程,然后采用白灰沿路面纵向度标出格子进行布土。 3、填料摊铺、整平
采用人工摊铺土方,摊铺时人工将填料中的树枝、草根等杂物清理干净,并集中堆放到路基外指定地方,不准直接丢到边坡上,确保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10cm。 首先用人工顺路基方向由路基外侧向中间初平,严禁土方从边坡上滑落,现场检测人员随时用标尺测松铺厚度,若不符合厚度要求,须在此整平,直到达到要求的松铺厚度。 4、填料的含水量控制
碾压的关键是控制填料的含水量,土碾压实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
2%范围内。施工时根据取土的天然含水量大小而采取不同施工措施;如果土的天然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应在取土场提前进行翻松凉晒,直到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再进行运土填筑;如果土的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应在取土场提前进行洒水,洒水前应根据用土量、土的天然含水量和最佳含水量确定所需洒水量,直到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再进行运土;如果土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应尽量采取晚间或早上气温较低时上土摊铺整平,以避免水分损失过多而影响碾压压实度。每次摊铺完后,现场试验人员应对已摊铺填料进行含水量检测,将其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之内迅速打夯。或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小型拖拉机运土后,在路基上翻松凉晒至最佳含水量2%之内迅速碾压。 5、路基打夯
用人工推土初平后,再用铁锹精平1~2遍以保证路拱横坡,再用蛙式打夯机打夯6遍。在打夯时注意打夯速度,最快行走速度应该控制在2Km/h以内。打夯时由外侧向中间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打夯重叠15~20cm。打夯时做到无漏压、无死角、压实均匀,无软弹、起皮现象;表面平整,边线直顺,边缘稳定无亏坡。 6、数据检测
每层摊铺后,专职检测人员检测松铺厚度(1.45*0.2)(或初稳后系数1.3*0.2)和含水量,符合规范要求时,迅速开始打夯。待打夯结束,压实度检测合格后,用水准仪测量压实后的高程,用灌砂法测定其压实度确保压实度≥95%。
六、交通配套设施施工 1、标志定位与设置
按照施工图纸要求定位和设置,安装的标志与交通流向成直角,在曲线路段,标志的设置角度由交通流的行进方向来确定。对于路侧标志,标志板内缘距路缘石边缘不得小于250mm。 2、标志砼基础施工 (1)基础定位放样
交通标志的设置位置应该以施工图设计为准,通过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对立柱的基础坑进行精确的定桩,定位。但不允许道路沿线的上跨桥,照明设施及其他路上构造物对标志板面造成遮挡,影响标志的认读。如果有这种情况发生,
应报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人员,进行变更。
(2)基坑开挖 基坑位置、基坑几何尺寸、深度应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基底应整平夯实,同时要控制好标高,如有超挖,用砼回填。 (3)基础混凝土浇筑
①使用配合比经监理批准的混合料; ②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进行基础配筋、连接; ③预埋螺栓时对立模位置进行水平、垂直校核;
④基础法兰盘应与基础对中、水平,并与基础顶面平齐,预埋地脚螺栓应与基础法兰盘垂直,外露长度控制在10—12cm,并妥善保护;
⑤基础混凝土浇筑时每班次抽取试件一组,标准养生后测试,其砼强度在满足设计要求情况下才进行浇筑,待表面收浆后尽快对混凝土进行洒水养生; ⑥基础外露部分要平整,顶面水平,不得有蜂窝麻面; ⑦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并辅以插入式振捣,基础周围夯实。 3、标志安装
按照标志平面布设图,将各种尺寸的交通标志运到施工现场。之后进行标志版面的安装,注意安装之前必须进行核对,用吊车、高空作业车将标志立柱、标志版面一起,固定牢固,上下、左右不得有偏差。并且做到以下几点:
(1)标志板的运输和搬运方式应按制造厂商的要求进行。两块标志邻接面之间应用适合的衬垫料分隔,以免在运输、搬运过程中磨损标志板面;
(2)单柱标志的标志板内缘到土路肩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25cm,悬臂式标志板下缘至路面净空高度不得小于5.5m;
(3)标志板安装时要有合适的支撑和系杆,避免损坏标志面板; (4)标志板安装紧固方法必须符合施工图设计;
(5)标志板安装完毕,须对标志板进行清扫,且不得损伤板面及造成其它缺陷; (6)标志安装完毕后,检查其外观,视认性,颜色,镜面眩光是否符合施工图设计。经业主和监理验收合格后,才进行下一道工序。 4、安装标准要求
(1)立柱垂直度(mm/m)在±3范围内;
(2)悬臂式标志板下缘至路面净空高度在设计高度+100mm范围内;
(3)单柱标志的标志板内缘到土路肩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25cm。
(4)镀锌构件表面应具有均匀完整的锌层,颜色一致,表面具有实用性光滑,不允许有流挂、滴瘤或多余结块。镀件表面应无漏镀、露铁等缺陷。有螺纹的构件在热浸镀锌后,应清理螺纹或作离心分离。所有标志部件均需进行防腐处理,同时应遵循先镀锌后喷塑原则。
(5)镀锌构件的锌层应均匀,试样经硫酸铜溶液浸蚀规定次数后,无金属铜的红色沉积物。
(6)镀锌构件的锌层应与基底金属结合牢固,经捶击或缠绕试验后,锌层不剥离、不凸起,不得开裂或起层到用裸手能擦的程度。
(7)施工时应检查设置桩号和角度的合理性。桩号设置不合理或与其它构造物干扰,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可适当调整位置。角度按照国标布置图中标志摆向设置。
(8)单柱标志板内缘应距道路路面以外0.3m。标志在装设时应尽可能与道路中心线垂直或转一定的角度,警告标志为0-10°。
(9)由于基础位置处于路面边缘,要求基坑开挖后应在24小时内完成基础砼浇筑。
七、路面修复施工
1、本工程的路面修补中主要包括老路面破碎严重挖补、老路面沉降挖补、老路面坑槽挖补、老路面重度纵缝挖补、老路面重度横缝挖补、角隅部分开裂、伸缩缝处理等。
2、老路面破损严重或沉降及坑槽挖补工程
(1)施工工艺:审核施工图设计及有关资料 路面破损调查 施工放样 开挖 清扫、检测 二灰碎石回填或C25素混凝土浇筑至原板块标高 碾压成型
(2)通过我方多次对施工道路现场的实地勘踏,发现存在大量破碎严重和沉降及坑槽的路面,对于该类型的区域,我方采取“圆洞方补、斜洞正补”的修补原则,修补面积应大于病害的实际面积,修补范围的轮廓线应与路面中心线平行或垂直并在病害面积范围以外20cm,应采用措施使修补部分与原老路面衔接紧密。当凿除板块部分面积较小时采用C25混凝土浇筑至原板板块标高,对于大
面积凿除板块采用24cm配合比为 6:14:80的二灰碎石进行回填并碾压成型(大小面积的划分以压路机械能够施工为原则)。具体修补示意图如下: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乡村道路改造施工方法 (4)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