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5届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与成因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3 本文由若水盈盈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与成因

一、考纲透析

1.气候的两要素是什么?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吗?

3.地中海气候一定就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吗?它的分布有何规律。

4.赤道穿过的区域都是热带雨林气候吗?其它纬度还有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吗? 5.有没有两种不同气候对应同一种植被的现象?

6.根据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判断某地的气候类型、特征和成因。

二、体验高考

(2012四川文综,6)表1为某地气候相关数据。读表回答问题:

表 1 经纬度位置 1月平均气温 7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多年平均暴雨日数 (°C) (°C) (mm) (天) 8.7 561.4 <0.2 33°N,98°E -12.8 1.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植被

2.(2012浙江文综,2)据下表分析,德班的气候类型 (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图3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第3题

3.(2011重庆文综,6)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 )

A.终年炎热 B.冬暖夏凉 C.终年寒冷 D.冬冷夏热 4.( 2012全国卷文综,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7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

1

芦笋出口区。

(1) 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

四、总结提高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太阳辐射(纬度)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 气候带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亚寒带 寒带 (2)大气环流

①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②风带性质:

信风——般是温暖干燥,但如果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则变性为温暖湿润。西风——温凉湿润,带来温差小的阴雨天气。极地东风——寒冷干燥。

③气团:掌握海洋气团和大陆气团的性质及具体气团对气候的影响。归纳如下: a.单一气压带、风带、气团影响下形成的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

冰原气候——极地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带。 b.不同气压带、风带、气团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 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受赤道气团(西南季风)控制,旱季受东北季风控制;

2

最热(或者最冷)月均温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最热月平均气温略高于10℃ 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夏季风(东南季风或西南季风)控制,冬季受冬季风(西北季风或东北季风)控制;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季风控制,冬季受西北季风控制。 (3)下垫面 ①海陆位置:

大陆东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大陆西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内陆和沿海—大陆性和海洋性—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②洋流:

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 ③地形:

山地由于海拔的影响,形成了周围气温高、中心气温低的分布特点;盆地由于地势中间低周围高,形成了周围气温低、中间气温高的分布特点;高大的山地由于海拔的影响,引起水热的垂直分布,从而形成气候的垂直变化。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分布规律和范围。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使西海岸气候呈现南北狭长延伸而更替的变化特点。

(4)人类活动:人类活动造成全球气温升高,臭氧层破坏,酸雨危害。另一方面人类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也可调节局部气候。

2.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规律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关系

3.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典型地区、特点、成因、植被带和农业生产 温度气候类型 带 热热带雨林带 气候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多雨(2000mm 以上) 气候成因 植被带 农业生产 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赤道两侧,亚马孙河大致在南北流域,刚纬10°之间 果河流域,印度受赤道低气热带雨林压带控制,盛带 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3

尼西亚 (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侧)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 大致在北纬10°—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非洲中部、南美巴西、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 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750—1000mm)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湿季,信风带控制形成干季 热带草原带(湿季葱绿,干季枯黄) 畜牧业发达,耕作业以小麦为主,湿季播种,干季收获 以水稻、茶叶、甘蔗、小麦为主,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绿洲农业、畜牧业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1500—2000mm) 气压带、风带热带季雨的季节移动林带 (西南季风)和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东北季风)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 热带荒漠带 热带沙漠气候 大致在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撒哈拉、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 全年高温少雨(不足250mm)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或季风性湿润气候 南北纬25°我国秦岭—35°之间—淮河以的大陆东岸 南地区,日本南部,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东南部 南北纬30°地中海沿—40°之间岸 的大陆西岸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800—1500mm) 海陆热力性亚热带常质差异(冬、绿阔叶林夏季风控制) 带 水稻、柑橘、茶叶、甘蔗等,一年两熟到三熟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地中海式农业:小麦、玉米、葡萄、柑橘、无花果等 旱田为主,小麦、玉米、谷子、苹果、梨等,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北纬35°—50°的大陆东岸 我国华北、东北,日本北部,朝鲜半岛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500—600mm) 海陆热力性温带落叶质差异(冬、阔叶林带 夏季风交替控制 温带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 冬寒夏热,常年干旱少雨 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 温带草畜牧业为原、荒漠 主,灌溉农业或绿洲农业,棉花、瓜果、小麦 温带落叶乳畜业为主 温带海洋

南北纬40°西欧 冬季温和,夏4

终年受西风性气候 —60°之间的大陆西岸 季凉爽,全年带影响 降水均匀(全年温和多雨,700—1000mm) 亚欧大陆冬长严寒,夏和北美大短温暖 陆的北部 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 阔叶林带 北纬50°—亚亚寒带针70°之间的寒叶林气候 大陆 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苔原带 林业 寒带 北半球极地亚欧大陆全年严寒 附近的沿海 及北美大苔原气候 陆的北部边缘地带 南北半球极冰原气候 地附近的内陆 高大的山地、高原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青藏高原、安第斯山 全年酷寒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 地势高,地形起伏大 冰原带 高原和高山气候 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畜牧业、林业 4. 非地带性气候类型的分布

(1)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地形迎风坡+沿岸暖流”)

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东南部沿海和中美洲的东侧等地,虽然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些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出现在南北纬5°~25°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岛屿上,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东侧附近海域有暖流经过,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形成地形雨,因而发育成热带海洋性雨林气候。

(2)赤道地区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大约在5°N~10°S之间、38°E以东的东非高原上,虽位于赤道附近却为热带草原气候而非热带雨林气候。大部分地区全年降水量不超过1 000毫米,仅在山地高原迎风坡和维多利亚湖区等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约为1 000毫米~1 500毫米。形成原因是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3)南亚的热带沙漠气候

这一地区为塔尔荒漠,又称印度荒漠,包括印度河流域的印度西部和巴基斯坦东部干旱区。虽然处于南亚季风区并与世界降水量最多的乞拉朋齐分别在印度半岛北部平原东西两侧,却形成鲜明对比,年降水量仅为75毫米~150毫米。

(4)西风带内的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

同纬度西侧太平洋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的形成原因是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雄踞其西侧,阻挡了西部暖湿的西风气流,成为西风带背风雨影区。

5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2015届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与成因 - 图文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2015届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与成因 - 图文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9888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