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矿物的结晶温度越高,其风化稳定性就越 。
4.陆源碎屑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过程主要受 支配。
5.风化彻底的岩石所提供的沉积物为成熟的沉积物,几乎全是由 ,即主要是粘土矿物和稳定的矿物碎屑和岩石碎屑。
6.风化产物中的碎屑物质和粘土物质,在流水、海水、湖水、冰川、风及重力等营力作用下。以 、 或 的方式被搬运。
7.离母岩近的区域,碎屑矿物的成分复杂、重矿物含量高,即矿物的成熟度 ;在远离母岩区,矿物成分简单,多为稳定度高的矿物,重矿物含量低,矿物的成熟度 。
8.在海盆地的大陆斜坡及海底地形倾斜的地区上,沉积物由于地震、构造运动、暴风浪等引起重力滑塌,即可形成 。
9.二氧化硅的胶体(负胶体)与氧化铝的胶体(正胶体)相遇,就会相互作用,电荷中和,形成 而沉淀。
10.真溶液物质的搬运及沉积作用的根本控制因素是它们的 。 11.在各类生物中,尤以 在沉积岩和沉积矿产形成作用中的意义最大。不仅由于这类生物繁殖快、分布广、数量多、适应性强,而且在地质历史中出现很早,被认为是最早的生命记录。
12.使松散含水的沉积物固结成岩石,称为沉积物的 。 13. 的实质是体系的化学平衡及平衡转移问题。
14.矿物成分借 及 等作用而重新排列组合的现象称为重结晶作用。
第九章 沉积岩的基本特征及分类
一、解释概念: 陆源碎屑矿物 自生矿物 细层 薄层 粒序层理 泥裂 波痕 色素 内源沉积岩 二、简答题:
1.岩层按厚度的分类。
2.水平层理与平行层理的区别。
3.斜层理的种类及其所反映的介质动力条件。 4.块状层理的成因。 5.沉积岩分类方案。 三、填空题:
1.沉积岩中的矿物按其成因一般可以分为三类: 、 、 。 2. 是沉积岩中最常见的一种原生构造,它是通过成分、结构、颜色等在垂向上(垂直于沉积物表面的方向)的变化而显示的一种层状构造。 3. 是组成沉积地层的基本单位,其成分、结构、内部构造和颜色基本均一,上下由明显的层面与相邻层分开。 4.细层界面平直,彼此互相平行,并且都与层面一致。细层可以由颜色差异、粒度变化、矿物成分不同、片状矿物定向排列等形式显示出来。常见于泥质岩、粉砂岩中,是静水或微弱水流中缓慢沉积作用的标志,这种层理是 。
5. 层理主要由平行而又几乎水平的纹层状砂和粉砂组成,纹层厚由1--2mm至十几mm,它是在较强水动力条件下流动水作用的产物。 6.层系界面互相切交,各层系中细层的倾斜方向不同,呈交错状。由介质流动方向交替变化形成的层理是 层理。 7. 层理由层与层间平行或近于平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岩层互层重复出现所组成。 8. 与交错层理的形成条件是密切关联的。砂波迁移在层内保留下来的底床形态,即为交错层理;而当它们被埋藏下来保留在层面上,即为 。 9. 是岩石中自生矿物的集合体,表现为在成分、结构、颜色等方面与围岩有显著差别的不规则团块。 10.沉积岩的 色主要取决于陆源碎屑颗粒的颜色。 11.在所有沉积岩中, 、 和 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岩石,三者的大致比例是 。 第十章 外源沉积岩
一、解释概念: 晶屑 凝灰岩 重矿物 填隙物 粒度 圆度 胶结类型 复成分砾岩 杂砂岩 泥质岩 页岩 二、简答题:
1.火山碎屑物质的种类和成因。 2.火山碎屑岩的主要类型。 3.再旋回石英的的标志。 4.长石碎屑的地质意义。 5.岩石碎屑的地质意义。 6.填隙物与胶结物的区别。 7.碎屑结构的特征。
8.砂岩的分类原则和成分分类方案。 9.杂砂岩的一般特征。
10.泥质岩的矿物成分特点。 11.泥岩和页岩的常见类型。
12.砾岩、砂岩的描述要求和格式。 三、填空题: 1. 是火山爆发时所喷发出的各种碎屑物质在空气或水介质中经一定距离的搬运就地堆积固结而成的。
2. 是母岩岩石的碎块,是保持着母岩结构的矿物集合体。
3. 结构的岩石,如燧石岩、中酸性喷出岩等岩石的岩屑分布最广。 4.在碎屑岩中 和 都可作为碎屑颗粒间的填隙物。 5.碎屑岩中保留大量 ,表明沉积环境中分选作用不强。
6. 是碎屑岩中以化学沉淀方式形成于粒间孔隙中的自生矿物。 7.碎屑颗粒的大小以颗粒的直径来计算, 毫米者称为砂。 8.当某一粒级的碎屑物含量 >75%时,称为分选性 。
9.泥质岩的灰色、灰黑色、黑色大多是岩石中富含 和分散状 所致,为还原或强还原环境中形成的。
10.根据自生矿物及有机质等混人物的成分及颜色可将泥岩分为:
页岩(泥岩)、 页岩(泥岩)、 页岩(泥岩)、 页岩(泥岩)、 页岩(泥岩)。
第十一章 内源沉积岩
一、解释概念: 粒屑结构 鲕粒 灰泥 晶粒结构 结构—成因分类 藻灰岩 硅藻土 二、简答题:
1.碳酸盐岩的矿物组成。
2.碳酸盐岩各结构组分的成因。 3.白云石化作用。
4.碳酸盐岩的结构—成因分类方案和命名规则。 5.硅质岩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型。 6.形成硅质岩的Si02的来源。 7.铝土矿床的主要类型。 8.铁质岩中的常见的铁矿物。 9.磷灰岩的主要类型。 10.碳酸盐岩的描述要求。 11.碳酸盐岩的成分分类。 三、填空题:
1.碳酸盐岩主要的岩石类型为 。
2.在沉积盆地内部由水动力作用,生物、生物化学、化学作用所控制的非正常化学沉淀(所以称异化)的碳酸盐集合体称为 。
3.鲕粒生长的必要条件是: 、有充分的核心来源、水要受到搅动。
4.白云石对方解石、文石、高镁方解石的交代作用,称为 。 5. 的分布较广,在沉积岩中次于泥质岩、砂岩和碳酸盐岩,居第四位。 6. 是由硅藻遗体堆积后经初步成岩作用而成的一种土状岩石。
第十二章 沉积环境分析
一、解释概念: 沉积环境 沉积相 三角洲平原 潮坪 二、简答题:
1.沉积环境分类体系。 2.沉积环境的识别标志。 3.冲积扇相的组成部分。
辫状河
沼泽
4.曲流河沉积环境的地貌单元。 5.陆源淡水湖泊相的特点。
6.三角洲相的组成部分和各自特点。 7.滨海相的主要沉积物类型。 8.陆源碎屑浅海相的特点。 9.海洋碳酸盐沉积环境。 三、填空题:
1.生物化石群的特点、 、 和 ,都有指示环境的意义。
2.上、下岩层间的冲刷接触代表 、过渡接触代表 ,层内冲刷说明水动力条件有局部变化。
3.大陆环境的沉积条件比较复杂,沉积物多样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变快, 上变化较大。
4.大陆沉积受 的影响甚大。
5.河漫滩是洪水期间河水漫出河道形成的,包括 、 、 及牛轭湖。 6. 相是母岩受风化作用后未经搬运而残留在风化原地的物质,又称残积相。 7.海陆过渡环境是位于海洋与大陆之间的过渡地带,主要包括 和 沉积环境。
8.藻类的光合作用,从海水中吸收大量的 ,从而促使海水中的CaCO3过饱和,沉淀出碳酸盐,而且钙藻的外壳也为碳酸盐沉积提供了物质来源。
第十三章 变质岩及其基本特征
一、解释概念: 原岩 重结晶作用 交代作用 变晶结构 糜棱结构 变余结构 变余构造 二、简答题:
1.变质作用中温度的来源。 2.变质作用中压力的作用。 3.变质作用的类型。 4.变质作用的方式。 5.压碎结构的划分。 6.变成构造的种类。 三、填空题:
1.随着地质历史的发展和演变,岩石被 ,由于温度升高,压力增大,并经常伴随地壳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使物质发生重结晶和重新组合,原来的岩石在物质成分、结构、构造上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岩石类型,即变质岩。
2.粘土质岩石受应力作用,常在垂直应力方向上产生一组破裂面,此破裂面称 。
3.肉眼可见片状、柱状和部分粒状矿物,如绢云母、绿泥石、角闪石等矿物平行排列,形成片理,称 构造。
4.粒状矿物如石英、长石与少量的片状、柱状矿物相间、断续排列,构成 构造。
5.在变质较浅的岩石中,由于重结晶作用进行的不完全,原来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
特征被部分地保留下来,称为 结构。
6.变晶结构是变质岩在 ,经重结晶作用和变质结晶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结构。
7.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原岩物质成分与外部发生置换而使总化学成分改变的现象称为 。
8.在区域变质作用强烈的地区,由地壳内部热流升高而产生的熔浆渗透、贯入、扩散到变质岩中的作用,称混合岩化作用,其产物称 岩。
第十四章 变质岩的主要类型
一、解释概念: 热变质岩 矽卡岩 云英岩 动力变质作用 片岩 变粒岩 混合岩化作用 二、简答题:
1.接触变质作用的环境和类型。 2.碎裂变质作用及其岩石的特点。 3.区域变质岩石的主要类型。 4.片岩的分类。 5.片麻岩的分类。
6.混合岩中基体和脉体的成因。 7.变质岩的肉眼鉴定和描述要求。 三、填空题:
1.以受岩浆热作用为主,导致围岩矿物成分发生重结晶和重组合的称为 变质作用。
2.在变质过程中,粘土矿物受热分解形成 。
3.在花岗岩与石灰岩的接触带上,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 。 4.超基性岩浆岩(橄榄岩)经热液蚀变作用,使其中的橄榄石和部分辉石转变成为蛇纹石,称为 。
5.在动力变质作用中,岩石的 是主要的。
6. 岩是原岩在压扭应力作用下发生强烈破碎而形成的,是由断裂带两侧的岩石彼此强烈研磨、粉碎而成。
7.石英岩通常由 经区域变质或热变质重结晶而成。
解释概念——共99个 简答题——共99个 填空题——共119个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矿物岩石学练习题 (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