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练习三教案三课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4 本文由该清醒了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练习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赏析有关“笑”的不同神态、不同情感的词句,在学习和实践中积累并加以应用。 2.诵读与积累十二个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关的成语,由成语走进故事,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3.写好钢笔字。注意行款布局与字的间架结构,再认真描红。

教学重点:体会《红楼梦》中描写“笑”的一段的精妙之处,领悟同是写“笑”表达的方式却不同。

教学难点:积累、运用关于笑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同学们,“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其中有许多精彩之处扣人心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段描写众人被刘姥姥逗得哈哈大笑的片段。

(2)学生自由阅读这个片段。

(3)学生找出描写各人不同神态的笑的语句,初步感知众人笑的神态的不同。 (史湘云笑得喷饭,开朗活泼;林黛玉笑得叫哎呀,娇弱婉约;宝玉恃宠,贾母娇惯??众人各有其态。)

2.教学第二部分

(1)教师鼓励学生说出有关“笑”的词语,并说说这些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他们了解到有各种各样的“笑”。

(2)学生读题,区别七个词语感情色彩、意义内涵的不同。小组内交流。 “讥笑”“狞笑”“微笑”“冷笑”“哄笑”“大笑”“苦笑”分别是怎样的笑? (3)要求学生认真读四个句子,看看各句应该填什么样的“笑”最合适。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审题,明确要求。

(2)学生思考:照着例子,联系自己的生活想想可以填什么样的词语? (3)集体交流:教师指名学生说出自己所填的词语,其余学生进行补充。

(4)组织评价: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评价哪种说法更好,说说自己的理由,然后选择最

合适的词语填入括号中。

(5)自由朗读并积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神态的笑的句子比较,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区别七个词语感情色彩、意义内涵的不同,通过小组内交流,了解到有各种各样的“笑”及不同语境的不同用法,达到了语文要积累运用这一目的。】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名读题,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明确这段话选自《读书要有选择》。 (3)再读这段文字,从整体上观察一下行款布局,看看每个字的字形。 引导学生说说行楷的运笔特点和应注意的地方。

(5)教师重点指导“掌握”“帮助”“获取”等词的写法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进行小结。

运笔活泼、流畅,字体简洁、工整,专心描红、识记,匀距、匀速,一气呵成。三、教学第三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词语。

(1)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认读,凭借工具书,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2)全班交流,指导读,集体纠正字音。

(3)同座的同学或小组内讨论每个词语的大概意思。 (4)在大体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熟读成诵。 2.积累运用。 (1)指名读。

(2)整体吟诵,熟记成语。 (3)试着填空。

孙悟空本领高强,会使筋斗云、( )、( );拥有七十二变,( ( );一双( )可以( )。他曾经( ),赢得了“( 的美誉,后来保唐僧去( )。

))练习3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拓展阅读《三国演义》,能描述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三国英雄,把握英雄人物的个性特点,并表演其中的故事片段。

2.学会在表演时揣摩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抓住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 3.初步形成评价作品中人物的能力,初步学会多角度地阅读、感受名著作品。 教学重点:

拓展阅读《三国演义》,能描述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三国英雄,把握英雄人物的个性特点,并表演其中的故事片段。

教学难点:初步形成评价作品中人物的能力,初步学会多角度地阅读、感受名著作品。教学过程:

一、谜语游戏,激趣导入

1.《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其中的许多人物家喻户晓,下面,老师就出几个谜语和歇后语来考考大家。

2.出示谜语:凿壁借光(谜底:孔明) 孔雀收屏(谜底:关羽)山东安静(谜底:鲁肃)荷叶枯黄(谜底:黄盖)

3.出示歇后语:

( )穿针——大眼瞪小眼 ( )打(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4.你还知道哪些三国人物? 二、见多识广——慧眼识英雄 1.故事识英雄

温酒斩华雄——关羽 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 挥泪斩马谡——诸葛亮 七步赋诗——曹植 怒吼长坂坡——张飞 2.成语识英雄

望梅止渴——曹操 三顾茅庐——刘备 锦囊妙计——诸葛亮 探囊取物——张飞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 3.话语识英雄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既生瑜,何生亮.”

4.计谋识英雄

苦肉计——黄盖 美人计——貂蝉 空城计——诸葛亮 三、创设情境:青梅煮酒论英雄

(音乐:《滚滚长江东流水》图片:曹操、关羽、诸葛亮、周瑜、刘备等)

1.师:“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这个诸侯割据,三国鼎立的时代,多少风流人物在这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多少盖世英雄在这里大显身手,叱诧风云。雄才大略的曹操,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忠勇双全的关羽,坚忍不拔的刘备??他们都是时代的英雄。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三国,领略一下这些英雄人物的风采。

课前,同学们都已经或多或少地读过《三国演义》,下面,老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谁是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说说你的理由。

2.小组自由讨论。

3.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说出英雄的风采,请看一段视频。 (出示视频:《易中天品三国》片段)

4.下面请同学们大胆地走上“校园百家讲坛”一起来“青梅煮酒论英雄”。 5.学生交流心目中的三国英雄。

6.同学们听了刚才的展示,你觉得:哪些地方讲得精彩?哪些地方讲得不够生动?谁漫谈的人物最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学生评价,老师点评。

四、读一读,演一演,说一说

1.同性格在这段对话中展露无遗。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读一读,演一演,再说一说这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

2.学生小组合作。 3.推荐一组上台表演。 4.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图片、视频创设情境,引领学生领略三国英雄人物的风采,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说出英雄的风采。读一读,演一演,说一说,给学生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尽情交流心目中的三国英雄,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课堂总结

毛泽东主席有一首诗词叫《泌园春 雪》,其中有一句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历史上的英雄都已做古,你们才是未来的英雄。老师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看到你们在不同的岗位大显身手。

练 习 3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书写“英雄志 海岳情”,掌握毛笔字运笔方法。 2.掌握上下、左右结构字的特点。 3.在书写中感受汉字造型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正确、规范、整洁、美观地书写:“英雄志 海岳情”。 教学难点:掌握笔画的运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过程:

一、小结导入,揭示课题

1.展示上节课的优秀作业,表扬并小结书写情况。

2.出示例字“英”、“雄”、“志”,指出这两个字的结构特点。

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左右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示范讲解,领悟写法

上下结构的字可依据字上下宽窄的不同分为两类,即上窄下宽和上宽下窄。左右结构的字可依据字左右宽窄的不同分为两类,即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和左右相等型。

仔细观察例字,它们各属于哪种?(“英”属于上窄下宽,“雄”属于左右相等型,“志”属于上窄下宽。)

1.分析上下、左右结构的字特点。 (1)认真观察,说说特点。 (2)指名说大致的区别。 2.学写“英”字。

(1)自由说说写“英”字应该注意什么?(课件出示)

教师讲解书写方法:“英”是上下结构中的上窄下宽型的字,草字头写的短而窄,“央”的长横微微弯曲。

(2)师生合作创编儿歌:上窄下宽 两边内收 位置取中 协调搭配 下笔写横 间隔均匀 (3)学生临摹,教师巡回指导。 (4)师生评议。 3.学写“雄”字。

教师讲解“雄”的书写方法:“雄”为左右结构中的左右相等型的字,左边稍短较宽舒,“隹”部紧凑。

自创儿歌:左右同宽 两边垂直 位置取中 协调搭配 下笔写横 间隔均匀 4. 同样方法教学“志”字。

教师讲解“志”的书写方法:“志”为上下结构中的上窄下宽型的字,上不紧凑凝重,下部宽舒均匀。注意“心”部笔画之间的呼应关系。

自创儿歌:上窄下宽 上下垂直 位置取中 协调搭配 下笔宽舒 间隔均匀 三、拓展练习,巩固提高

1.教师范写“海”“岳”“情”等字。

2.学生分析每个字的笔画特点,教师适当补充。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作业展评。

(1)将学生作业展评,师生共同评选,指出优缺点。 (2)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上宽下窄 左窄右宽 岳 情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练习三教案三课时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练习三教案三课时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9995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