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发布最有价值的高考资源
201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学案:选择题突破之图表类题
型专练.
题型3 图表类题型专练
题型概述:《考试大纲》要求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因此图表类题型是复习重点。生物学图、表既具有形象直观的一面,又有概括、浓缩知识的一面能直观地反映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过程,高度简洁地概括生理活动之间的相同点、区别和联系。
从命题角度来看在题目中加入图、表能体现试题的新颖度、增加难度和提高区分度。图形、图表信息题对能力的考查,通常是在分析、理解和应用的水平上考查考生的认识能力和对生物学基知识的掌握情况,一方面是考查考生对生物学常用图形、图表所表达的内容和含义的正确理解,另一方面是考查考用图形、图表的表达方式描述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能力。
1. 实物图、模式图和示意图
1.1实物图 通常是史料的图片或是照片、图像、标本在光镜或电镜中的成像。实物图题中实物真实具体、形象生动,教材插图中有大量实物图。在题目中插入实物图是近几年的创新题的表现形式之一。
典例1(2012?上海卷,4)图为某细胞结构的电镜照片,与图中箭头所指“小点”结构形成有关的是
A.核仁 B.中心体 C.叶绿体 D.溶酶体
解析: 题目提供了细胞电镜照片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箭头所指“小点”为核糖体,而核仁与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答案 :A
1.2模式图 是生物体局部形态结构的典型展示,教材中的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就
1 / 19
每天发布最有价值的高考资源
是典型模式图,并不是每个动植物细胞的结构都如模式图那样,如分生区的植物细胞就没有叶绿体。从模式图中获取信息时,应把握图形体现的只一种模式,是相关生理过程和形态结构代表。
典例2(2012?江苏卷,8)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 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解析:此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移向每一极的染色体数目各为4条,而正常情况下移向每一极的染色体数目为各3条,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染色体比实际多了一条,只能说明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所以A正确;若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则移向两极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4条,所以B项错;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时则有一条染色体含有3条染色单体,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移向两极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3、4条,所以C项错;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不进行染色体复制,故D项错。 答案:A
典例3 (2012? 重庆卷,1) 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解析:细菌和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AB错;中心体存在于低等植物和动物细胞中,水稻是高等植物,不存在中心体,所以C错,D正确
2 / 19
每天发布最有价值的高考资源
答案:D
典例4(2010? 山东,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
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
解析:恒温动物由于需要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消耗的有机物的量占同化量的比例高,④/③值一般低于变温动物;能量在两个相邻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③/①值不是两个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比;③/②值为同化量占食入量的比例,这一值越大,产出量相同时所消耗的饲料越少、成本越低,故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食肉哺乳动物的食物是肉质的(含有机物多),食草哺乳动物的食物是草质的(含有机物少),所以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高于食草哺乳动物。 答案:C
1.3示意图 是反映生命现象,生理过程或生物体形态结构的简要图,只能体现出生命运动过程中的主体特征和核心规律,是对生命过程或现象最简洁的描述。由于示意图的形式简洁、内涵丰学富而成为教材和命题时常采用的生物学图形。
典例5(2011?安徽,5)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 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DNA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
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解析:考察真核生物的DNA复制和转录。甲图以DNA两条单链为模板,而乙以一条链为模板,且产物是一条链,确定甲图表示DNA复制,乙图表示转录。A. 转录不是半保留方式,产物
3 / 19
每天发布最有价值的高考资源
是单链RNA;B. 真核细胞的DNA复制可以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及叶绿体中。C.DNA复制过程解旋需要解旋酶,转录时需要的RNA聚合酶具有解旋的功能。D.项一个细胞周期DNA只复制一次,但要进行大量的蛋白质合成,所以转录多次发生。 答案:D
典例6(2012?安徽,5)图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 A.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B.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C.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D.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解析:由图知基因转录还未结束翻译已经开始,符合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特点。
真核细胞由于核膜的存在,转录和翻译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开的,所以A、D项错误,翻译时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B项错误。 答案:C
典例7 (2012·天津卷,3)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右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核垂体细胞 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
解析:该图反应内容与教材中甲状腺激素调节图原理相同,体现了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反射的结果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图中M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该激素通过体液的运输,与肾上腺皮质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肾上腺分泌皮质醇增加,该过程属于体液调节,不涉及神经调节。B错
误。皮质醇可以通过负反馈作用于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C正确。.动物被运输过程中,先通过下丘脑和垂体促进皮质醇的分泌,皮质醇分泌过多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因此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D正确,因此选B。 答案:B
一般解题技巧:这三类图是反映生物形态、结构和理过程的图,一般不会和教材中的插图完全一样,而内容一般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解这类题型时,考生应能辨认出图中所反映的形态、结构、正确理解生理过程的规律,并能联想和运用与图示信息相关的生物学概念
4 / 19
每天发布最有价值的高考资源
和原理来分析、思考、找出正确答案。 2、表格
表格题是试卷中常有的题型,任何表格都是由行和列组成的,列是表格所反映的项目,行是表格的主体内容。多数表格附有标题,标题是表格内容的扼要说明。常见的表格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2.1数据表格 以数据作为主体记录的表格,有些数据是对实验结果的记录,有些数据是对个别数据的陪衬。
典例8(2012?海南,22)在某植物根尖每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都有40条染色体。下表中,能正确表示该植物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的是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染色体/条 甲 乙 丙 丁 10 10 20 20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染色单体/条 10 0 10 0 染色单体/条 染色体/条 20 20 40 40 20 20 20 40 A.甲 B. 乙 C.丙 D.丁
解析: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可知生物体的染色体数为20条。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染色体减半,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之前,染色单体不分开,这时染色体数为10条,染色单体为20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染色体数为20条,无染色单体,综上,本题选B。 答案:B
典例9(2012?四川,4)为研究根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或适宜浓度NPA(生长素运输抑制剂)的溶液中,用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如下图),测得根的弯曲角度及生长速率如下表:
5 / 19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选择题突破之图表类题型专练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