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报告
专 业 名 称 环境工程 学 号 2009445 研究生 姓名 孙 波 导师姓名、职称 王海宁教授
二Ο一O年十月
1理论基础——LCA评价方法 1.1 LCA的基本概念
生命周期评价[1],Life cycle Assessment(简写LCA),也称“生命周期分析”,是一种对产品、工艺或活动的客观评价过程,从原材料采集到产品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回用和最终处置的全寿命周期阶段中的环境影响程度的认证,它是通过识别、量化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能流、物流及污染物排放来进行的。目的在于评价上述过程对环境(生态健康、人类健康和资源消耗领域)的影响,寻求减小环境影响的机会和技术手段[2]。
在LCA的发展历程中,研究者们给出了多种定义,其中最具有权威性的定义世界公认为来自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环境毒理学与化学学会(SETAC)。 1.2 LCA方法的起源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开始认识到,地球提供自然资源的能力和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各种控制治理理念逐步付诸于生产实践和研究探索,LCA思想应运而生。
1969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最先将LCA理念运用于集资源、能源、环境影响于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之中,目的是考察是否以一次性塑料瓶来替代可回收玻璃瓶,授权给美国中西部研究所(Mid West Research Institute,MRI),后者根据可口可乐公司所提供的整体构思和工作计划 对不同包装材料的使用中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了
比较性的研究。[3]
这种较为系统的分析方案从方法论的角度成为相应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起源和基础。[4] 1.3 LCA评价方法的演变
20 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期, LCA理念逐渐渗透到能源领域、废物处理、包装方案等应用研究领域;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这一时期,LCA在方法论方向上的研究进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环境毒理学和化学学会(SETAC)、欧洲生命周期评价开发促进会(SPOLD)的联合倡导下,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和发布了关于LCA的ISO14040系列标准,进一步促进了LCA方法论的发展和完善以及实践应用的规范化 [5] ;从90年代中期以来,LCA在许多工业行业中取得了很大成果, LCA研究成果已在一些企业决策制订过程中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新世纪伊始,LCA理论进入了全球化的新发展阶段。200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环境毒理学与化学学会,提出并推动生命周期评价全球化的倡议,开始了生命周期概念的国际性合作[6]。
1.4 LCA的技术框架[7]
LCA由4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它们是: 目标定义和范围界定(Goal Definition and Scooping)、清单分析(Life-Cycle Inventory, LCI)、影响评价(Impact Assessment)和改进评价(Im-prove Assessment)。LCA的四个阶段作为统一的整体,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SETAC将LCA描述为四个相互关联的组分组成的三角形模型,如图1。
ISO14040框架进一步细化了LCA的步骤,对开展生命周期评价研究与实践应用更加清晰适用,如图2。
图1 SETAC生命周期评价技术框架 图2 ISO 14040生命周期评价框架
(1) 生命周期评价目标定义与范围界定[8] (2) 生命周期评价的清单分析[8] (3) 生命周期评价的影响评价[9]
(4) 生命周期评价的改进评价(解释评价)[10]
经过上述步骤所得出的数据进行权重和污染物排放量的综合效益分析,指出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找出能节约物质能源和减少废弃物的方法,并分析在不同解决方案下的环境和经济成本损益,提出较为合理的优化方案。 2 国外研究现状
生命周期评价(LCA)在欧美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研究探索较为深入,引领此领域的发展潮流。其中,由环境毒理学和化学学会等著名国际组织提出倡议,促成了LCA的定义的统一及基本研究方法的确立。其中日本、韩国和印度均建立了本国的LCA学会。推出了相应的LCA应用软件和数据库,推动了LCA的全球化发展。
[11]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生命周期评价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