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现实之哈姆雷特的矛盾
学号:41302258 姓名:沈洋洋 班级:中国语言文学基地班
常听到一句话就是“在一百个人眼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可想而知哈姆雷特带给人的感受了,而在我的眼里也有一个不同的哈姆雷特,在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仿佛经历了一场丰富而深刻的精神生活,你总是能在《哈姆雷特》里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因为他谈到了人生的理想与现实的残害,也许这个矛盾在特定的历史和生活环境下对于个人来说它是独特的,但是从宏观上来看,他却影射出很多人的影子。就像我们青春年少时的梦想,我们一直憧憬着它的美好,但有一天,突然发现这只是一场空想,当它遭遇了现实生活的时候,它便变成了一场噩梦。
在《哈姆雷特》这部剧作中,复杂微妙的人物关系、变化的叙事角度、多头的线索、杂糅的语言风格,这些都使其中的人物形象各具精彩。剧作中的每一个人物,哪怕一个小人物,都可以是一个窗口,望出去都会有一片风景。而我首当要谈的便是哈姆雷特这一主人公的形象。
哈姆雷特是一个丹麦的王子,也在威登堡受过教育,所以他也是一个理想的人文主义者。而剧目的一开始,三道打击就同时落到了哈姆雷特身上:父王的惨死、母亲的改嫁、王位的丢失。一下子把一个对未来充满美好向往的年轻王子置于残酷的现实打击中。哈姆雷特也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啊,但愿这一个太坚实的肉体会溶解、消散,化成一片露水!上帝啊!上帝啊!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的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哼!哼!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想不到居然会有这种事情!刚死了两个月!不,两个月还不满!那样好的一个国王,比起这一个来,简直是天神和丑怪??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短短的一个月以前她哭得像个泪人儿似的,送我那可怜的父亲下葬,她在送葬的时候所穿的那双鞋子现在还没有破旧,她就,她就—上帝啊!一头没有理性的畜生也要悲伤的长久一些—她就嫁给我的叔父??”
从这些冲突中我们看到了哈姆雷特性格转变的原因以及他理想破灭后精神意志也濒临崩溃,才发出了一系列的对生活失望的感叹,而他矛盾的人物形象也由此展开。
首先,哈姆雷特在人们眼中是一个美好形象的代表,他是一个王子,它代表着高贵、勇敢和善良,他有学识,就像奥菲利亚形容他的话:“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典范、举世瞩目的中心。”他也有着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爱情,可当这些美好的东西遇上了现实便变得不堪一击了。
他开始变得尖锐,变得疑心重重,不仅是对新国王的恨,还有对母亲的憎恶,文中写到他对母亲的话:“凭着十字架起誓,我没有忘记你。你是王后,你的丈夫的兄弟的妻子,你又是我的母亲—但愿你不是??你的行为可以使贞洁蒙污,使美德得到了伪善的名称;从纯洁的恋情的额上取下娇艳的蔷薇,替它盖上一个烙印,使婚姻的盟约变成赌徒一样虚伪。”甚至于他自己摧毁了自己的爱情,他觉得什么都变得伪善。而可怜的奥菲利亚理所当然的成为哈姆雷特对爱情失望的摧毁品。他对于爱情的现实性,对于女性的尊严也不相信了;像个疯子一样,他把感情践踏在脚下,用无情的手摧毁了他那纯洁美好的爱情。他觉得奥菲利亚也是那些想害他的人派来监视他的,他由对奥菲利亚说:“那天仙化人的,我的灵魂的偶像,最艳丽的奥菲利亚。”变成了另外一种可怕的形象,他说:“我也知道你们会怎样涂脂抹粉;上帝给了你们一张脸,你们又替自己另造了一张。你们烟行媚视,淫声浪气,替上帝造下的生物乱起名字,卖弄你们不懂事的风骚。”而他对于奥菲利亚的嘲讽更充满真正的惨痛,“??进尼姑庵去吧??或者你必须嫁人的话,就嫁给一个傻瓜吧,因为聪明人都会明白你们会叫他们变成怎样的怪物,进尼姑庵去吧,去,越快越好,再会!”哈姆雷特以偏执的立场,把奥菲利亚作为了嘲弄的对象,更加践踏了他们之间的爱情。从而导致了奥菲利亚的死亡。这也是他通过语言来对这些背叛者进行攻击反抗和宣泄。同时也反映出了他在现实中的能力无法让他得到自己内心的满足,所以他在精神上就先开始了反击,让他自己彻底变成了一个被仇恨所淹没的人。
他没能充分地认识到自己也在慢慢地靠近这些人,自己渐渐地也变得是一个为了自己仇恨的目标而不择手段的人。 他虽然有善良和正义的一面,为父报仇,
打算杀死篡位娶母的叔父,这是伸张正义、惩恶扬善的行为,但哈姆雷特为了目的而去报复他人达到精神上的满足则暴露了他凶恶的本性,他对于自己挚爱的奥菲利亚绝情的伤害和误刺杀奥菲利亚的父亲波洛涅斯也表现了其自私冷漠的一面,他甚至为了让自己的复仇之路更加的顺利,他不惜把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顿送上死路。站在哈姆雷特的立场上,这些人的确有罪过,但对于哈姆雷特对理性与人性的追求来说,这就显得恶劣自私和狭隘,并且违背了他所追求的一切美好主义。
另一方面,哈姆雷特为父复仇,惩治这些所谓的坏人,愤怒的喊道:“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这是他道德善良本性的一面,表明哈姆雷特的注意力已经从个人的不幸及家庭的不幸转向这个国家普遍存在的罪恶势力。他与克劳狄斯为首的统治丹麦的罪恶势力作斗争,以拯救人民重现人性美好,也是哈姆雷特高大光明的证明。他斥责政客是“偷天换日的好手”;揭露律师的手段是“玩弄刀笔,颠倒黑白”;认为地主“比牲口聪明不了多少”;嘲笑罗森格兰兹这类弄臣是“吸收君王的恩宠、利禄和官爵的海绵”;讥刺波洛涅斯这类奸臣为“鱼贩子”、“水苍蝇”。最后他如愿的杀死了这些“害虫”他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打败了这些邪恶的势力,可他自己也陷入了这仇恨的深渊,自己也在重复着那些自己仇恨的行为,而自己也开始变为了自己所仇恨的那类人。
所以从人性和自身的追求来说,哈姆莱特是一个满身充满矛盾的人,一边呐喊着要重整乾坤,到头来却发现自己也是要被惩治的。所以最后导致了自己悲剧的结局。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哈姆雷特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