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王晓鹏--矿井通风与安全设计 (6)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4 本文由曾经的曾经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国矿业大学2013届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2)各类保护煤柱按垂直断面法或垂线法确定。用岩层移动角确定工业场地、村庄煤柱;

(3)维护带宽度:风井场地20m,其他15m; (4)断层煤柱宽度30m,井田境界煤柱宽度为20m

(3)工业储量计算

井田范围内的煤炭储量是矿井设计的基本依据,矿井主采煤层为9号煤层以及3号煤层,采用算术平均法。即煤炭工业储量是由煤层面积、容重及厚度相乘所得,其公式一般为:

Zg=S×M×R (2.2) 其中:

Zg——矿井的工业储量,t; S ——井田的倾斜面积,km2; M——煤层的厚度,m;

R ——煤的容重,t/m3,取R=1.4 t/m3。 则 Zg = 24.60×106/cos40×(2.15+3.85)×1.4

= 20716.48万t

其中九煤层:Z3g=24.60×106/cos40×3.85×1.4 = 13293.07万t 三煤层:Z5g=24.60×106/cos40×2.15×1.4 = 7423.41万t

2.1.2可采储量

1)安全煤柱留设原则

(1)工业场地、井筒留设保护煤柱,对较大的村庄留设保护煤柱,对零星分布的村庄不留设保护煤柱,搬迁井田内地表的小村庄;

(2)各类保护煤柱按垂直断面法或垂线法确定。用岩层移动角确定工业场地、村庄煤柱;

(3)维护带宽度:风井场地20m,其他15m; (4)断层煤柱宽度30m,井田境界煤柱宽度为20m;

(5)工业场地占地面积,根据《煤矿设计规范中若干条文件修改决定的说明》中第十五条,工业场地占地面积指标见表2.1。

表2.1 工业场地占地面积指标

井 型(万t/a)

占地面积指标(公顷/10万t) 第 21 页 共 21 页

中国矿业大学2013届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240及以上 120-180 45-90 9-30 以指标规定白洞矿工业场地计算为: ①占地面积指标取:1.2公顷/10万t

②面积计算:120万t × 1.2公顷/10万t = 14.4公顷 2)矿井保护煤柱量 (1)边界断层保护煤柱

边界保护煤柱损失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0 1.2 1.5 1.8 P=L×B×M×R (2.2)

其中:

P——边界煤柱损失量,m; L——边界保护煤柱宽度,m; B——边界长度,m; M——煤层厚度,m;

R——煤的容重,t/m3,取R=1.4 t/m3。

井田边界断层煤柱按经验值30m的宽度留置,西北部F1为4.24km,F2为2.06 km,F3为3.88 km,F4为4.12 km,总长度为:14.30km。井田的边界断层保护煤柱为:

P1=14.30×103×30×(3.85+2.15)/cos4°×1.4 =361.24万t

其中九煤层为:231.80万t

三煤层为:129.44万t (2)煤层露头的安全防水煤柱

本井田无须留设安全防水煤柱,P2为0。 (3)人为边界保护煤柱

人为边界按照20m留置,北部、东南、西南部边界为人为边界,长度为分别为0.38km、1.24km、3.96km、2.36km,总长度为:7.94km。

P3=7.94×103×20×(3.85+2.15)/cos4°×1.4 =133.72万t

其中九煤层为:85.81万t

三煤层为:47.92万t (4)井田内断层保护煤柱

井田内断层F5较小,可直接采过,不计保护煤柱,P4=0。

第 22 页 共 22 页

中国矿业大学2013届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5)工业广场保护煤柱

工业广场按Ⅰ级保护留围护带宽度20m,工业广场面积由表2.1确定,取14.4公顷,为边长380m的矩形。工业广场保护煤柱如图2.2。则工业广场保护煤柱P5=782.75万t;

其中九煤层: 440.57万t 三煤层: 342.18万t

综合以上计算,则矿井的可采储量按下式计算:

Zk=(Zg-P) ×C (2.3) 其中:

Zk----矿井的可采储量,t; Zg----矿井的工业储量,t;

P----保护工业场地、井筒、井田境界、河流、湖泊、建筑物等留设的永久煤柱损失量,t;

C ----采区采出率,九煤层为75%,三煤层为80%。 现在分煤层计算可采储量: 九煤层 Z9 = (Zg9-P9) ×C9

=(13293.07-1225.02)×75% = 9150.04万t

三煤层 Z3= (Zg3-P3) ×C3

=(7423.41-780.24)×80% =5314.54万t

则:Zk = Z9+Z3

= 9150.04+5314.54 =14464.58万t

即矿井可采储量为14464.58万t。

第 23 页 共 23 页

中国矿业大学2013届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图2.2 工业广场保护煤柱 表2.2 保护煤柱损失量

煤 柱 类 型 边界断层保护煤柱 人为边界保护煤柱 工业广场煤柱 大巷保护煤柱 合 计

2.1.3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矿井工作制度

根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相关规定,确定矿井设计年工作日为300天,工作制度采用“三八制”,每天三班作业,两班生产,一班准备,每班工作8小时。

矿井每昼夜净提升时间为16小时。 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确定的依据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第2.2.1条规定: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应根据资源条件、开采条件、技术装备、经济效益及国家对煤炭的需求等因素,经多方案比较或系统优化后确定。

矿区规模可依据以下条件确定:

第 24 页 共 24 页

损失量(万t) 361.24 133.72 782.75 727.54 2005.25 中国矿业大学2013届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1)资源情况:煤田地质条件简单,储量丰富,应加大矿区规模,建设大型矿井。煤田地质条件复杂,储量有限,则不能将矿区规模定得太大;

(2)开发条件:包括矿区所处地理位置(是否靠近老矿区及大城市),交通(铁路、公路、水运),用户,供电,供水,建筑材料及劳动力来源等。条件好者,应加大开发强度和矿区规模;否则应缩小规模;

(3)国家需求:对国家煤炭需求量(包括煤中煤质、产量等)的预测是确定矿区规模的一个重要依据;

(4)投资效果:投资少、工期短、生产成本低、效率高、投资回收期短的应加大矿区规模,反之则缩小规模。

3)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白洞井田储量丰富,煤层赋存稳定,顶底板条件好,断层褶曲少,倾角小(4度),厚度变化不大,开采条件较简单,技术装备先进,经济效益好,煤质为优质动力煤,交通运输便利,市场需求量大,宜建大型矿井。

确定白洞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20万t/a。矿井生产能力主要根据矿井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情况、开采条件、设备供应及国家需煤等因素确定。

4)矿井服务年限

井年生产能力的确定

矿井设计服务年限按下式计算:

T=Z/(A·K) 其中:

T-设计服务年限,a; A-设计生产能力,Mt/a; Z-设计可采资源量,Mt; K-资源量备用系数,取1.4。

则9号煤设计的第一水平服务年限为:T=Z/(A·K)=96.4÷(1.2×1.4)=57.4a 矿井总服务年限为:T=Z/(A·K)=146.26÷(1.2×1.4)=87.1a

表2.3 不同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时矿井服务年限

第一水平设计服务年限 煤层倾角 <25° 25°~45° >45°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Mt/a)

矿井设计服务年限 (a) 第 25 页 共 25 页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王晓鹏--矿井通风与安全设计 (6)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王晓鹏--矿井通风与安全设计 (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0101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