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4 本文由情字白头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两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院名称: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成 绩:

2012年 9月7日

当代应届大学生就业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就业率下降、预期薪酬与实际薪酬相差大,求职过程中存在自卑畏怯或盲目自大现象、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大学生就业后人才流失率过高,频繁跳槽现象严重等。本文根据对XX大学应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初步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针对本校2012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统计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其中回收问卷100份,有效问卷100份。根据有效问卷的统计,调查情况如下:

性别 女 是 是否找到工作 否 满意 待遇是否满意 一般 不满意 在工作一段时间后 你是否会选择跳槽 不确定 是否认为能力不足,很难找到满意工作 是 否 二、针对本校2012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所反映的问题

(一)初次就业率不高

我的问卷调查中,在回答“目前你找到工作了吗?”的问题时,有39 名学生目前已找到工作,其中男生24 人,女生15 人。在未找到工作的61 名学生中,男生占26 人,女生占35 人,可见男生在求职方面优于女生。

(二)大学生预期工作待遇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待遇之间具有相当差距

在回答“对于你的工作单位所提供的待遇,你是否满意”时,只有15 名学生表示满意,57 名学生表示一般,28 名学生表示不满意。

(三)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自卑畏怯,信心不足等心理障碍

在回答“你是否认为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自己能力不足,很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有92 名学生表示赞同,只有8名学生表示反对。

(四)大学生就业后流失率过高,频繁跳槽

在回答“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你是否会选择跳槽”这一问题时,有44 名受调查的学生

46 92 8 46% 92% 8% 是 否 61 15 57 28 44 10 61% 15% 57% 28% 44% 10% 50 39 50% 39% 男 人数 50 比例 50%

表示会跳槽,有46 名学生表示不确定,得视情况而定,只有10 名受调查的学生明确表示一般不会跳槽。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高校扩招影响

具有关资料显示,截止2003—2004 年,全国高等学校在校生总规模从1998 年的643 万增加到1945 万。2012 年,在校大学生已达3105万。2001 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5 万,2002 年为145 万,2003 年为212 万,2004 年为280 万,2005 年为338 万,2006 年413 万,2007 年495 万,2008年559万,2010年631万,2012 年,高校毕业生达到680 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30万的速度增长。

(二)大学生的就业观存在问题

调查发现,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收入预期高估幅度在40%左右,远远高于美国和欧洲等国的10%左右。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在择业中具备种种优势:学习成绩优异、政治条件好、学校牌子亮、专业需求旺、求职门路广,因而盲目自信,在面试过程中往往表现的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咄咄逼人,结果往往是自己的优势是用人单位所不需要的,而用人单位所重视的条件又不具备,到头来往往对自己的优势估计过高,对自己的劣势估计不足而在求职中受挫。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六成的应届大学毕业生选择工资期望值集中在1000 元到3000 元之间。但近八成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毕业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现象,主要表现在薪水福利、工作地点、工作性质、发展机会和假期要求几个方面。而不少大学生却感到很无奈,由于薪酬不高,他们的生活压力很大,工作缺乏足够的积极性,伴随而来的自然是就业多次选择和频繁跳槽,这又造成了用人单位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存在戒备心理。

(三)短期就业和多次就业成为就业主流脉象

面对就业形势严峻的压力,许多大学生生有这样的想法“现在不找工作,以后未必找得到”,不如先找到竞争不是很激烈,条件待遇不是很好的工作,等到遇到更好的工作时再毁约再跳槽也不迟。先就业再择业,成为许多大学生最现实的想法。目前,许多应届大学毕业生面对的工作只是一份为了缓解就业压力的工作。他们只是把它当成一种跳板或“避风港”,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份工作。兴趣、专业、薪酬、机遇与自己期望的不符,于是,跳槽之风兴起。据资料显示,某银行信用卡部2003 年招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至2006年流失率高达95%。显然,先就业再择业,已经成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种趋势。

(四)缺乏职业规划,对就业目标不明确,跟风现象严重

目前,很大一部分毕业生考研和求职同时进行,很多人存在这样一种心理:考研求职两手抓。如果考研落榜,求职成功,自己同样很有面子。如果在求职过程中得到一个好工作——薪酬高,工作稳定,发展机会好,假期制度优异,大可以放弃考研选择就业。考公务员、

考教师资格证,凡是考试一概参加,笔试面试决不放过,网上申请、校园招聘、校外求职,“大面积撒网”。殊不知,精力过于分散往往容易导致考研落榜,公务员也未能考上,求职也未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五)我国高等教育只重视灌输,轻视能力培养,应届大学生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

据部分大学生反映,现在很多企业单位都要求大学毕业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强。但是,许多高校只注重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实际工作技能的锻炼和提高。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很多大学生表示他们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与市场脱节,很大一部分学生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较差。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独立工作周期为1—3 年。

(六)部分学生表示在求职过程中存在性别歧视

有些用人单位明确表示只招男性毕业生,女性毕业生一概不收。部分用人单位表示,男性工作者面对压力、挑战时更容易有突出表现。一家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领导说,因为他们招收的岗位都涉及到高压布线等工作,成年在外出差,工作时不免爬上爬下,他们不招收女性职工不是歧视女性,而是出于对女性的考虑才决定只招收男性职工的。其实,女性的一些观点也影响着她们自身的求职道路。许多女大学生只愿意找一些安稳、轻松、待遇好的工作,对于一些基层职业,认为环境不好、工作性质不好、工作地点不好而敬而远之。

四、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渠道

解决当前就业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大力发展经济,只有不断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渠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中存在的“就业难”的问题。国家各部门应从就业招聘等方面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服务,如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为大学生提供关于就业信息的途径和平台。运用网络等媒介经常及时的搜集、更换、发布各类人才就业招聘信息加大和加强网上招聘的力度、范围,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积极地发现、宣传大学毕业生群体潜在的优势。政府机构也可以通过创办大学生就业系统和人才信息网等,用资金支持、政策支持来推动大学生就业。

(二)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

部分大学毕业生存在盲目自信的现象。大学生虽然学历高,知识丰富,但缺乏工作经验,当前很多企业和用人单位重视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甚于学历。大学毕业生要清楚认识到自己在求职方面存在的缺陷,千万不能盲目自大,心高气傲。想要做大牌,就必须先做小卒。现实和理想之间总是存在着很大距离的。大学毕业生应该认识到自己刚刚毕业,没有商场的实战能力,缺乏经验不能敏锐的捕查到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所以,不能太过理想化,应从实际出发,合理的制定目标,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去完成目标。此外,大学毕业生还应当破除

“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重经济发达地区,轻经济落后地区”的观念。政府等有关部门也应当拿出部分资金支持学生到农村,到西部,到欠发达地区实行考察、实习、开展就业服务等。对于愿意到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开发、就业、发展的大学毕业生应考虑免除他们的助学贷款等作为鼓励。

(三)破除自卑畏怯,充满信心

面对激烈的求职竞争,部分大学毕业生存在自卑心理,使其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面试过程中自卑畏怯。在面试过程中,大学生要破除自卑畏怯的心理,将自己的优点集合起来,向面试官展现最优秀、最佳状态的自我。在阐述自身优势时不要过分谦虚,开不了口,要敢于拉下面子想办法去争取,如果大学毕业生过于自卑,应注意加强对自己进行信心、勇气方面的训练,力争在面试过程中做到自信而不自大。

(四)积极开展职业指导与职业规划

目前,很大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职业指导和职业规划。面对就业难的压力,多数大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工作兴趣和职业规划一点计划都没有。应届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前应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与目标,并制定出相应的规划,避免就业的盲目性,降低就业失败的可能性。那么,如何做好职业定位呢?第一,了解自我。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根据自己的观念、性格、能力和兴趣选择自己未来可能的工作方向。第二,了解职业。了解自己选定的职业方向的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等,仔细分析比较,制定最终的职业方向与目标。此外,在面试之前,大学毕业生应当对用人单位有一个全面、仔细了解,收集用人单位的资料,不打无准备之仗。如此,在求职过程中更能做到一帆风顺、左右逢源。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0135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