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02章 物质的分类 章末复习教学案-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同步课堂必修1 含解析 精品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4 本文由可是是爱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章末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巩固物质的分类及方法,了解胶体的主要性质; 2、进一步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3、进一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及有关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知识归纳总结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引起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重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找到学习的感觉,重视轻松学习的方法,感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离子方程式的本质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及有关基本概念的应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一、本章知识结构梳理

〖讲解〗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板书〗1、物质的分类

〖投影〗(1) 以分散质粒子大小对分散系分类

分散质粒子直径>100 nm 浊液 不能透过滤纸 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呈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的外观特征 分散质粒子直径<1 nm 能透过滤纸和半透膜 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呈均一、透明、稳定的外观特征 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 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呈均一、透明、相对稳定的外观特征 溶液 分散系 胶体

(2) 以组成为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物 质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碱 按电离出OH 数分 ―金属:Na 、Mg 、Al 非金属:S、N2 、O2 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SO2、SO3、P2O5、 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两性氧化物:Al2O3 不成盐氧化物:CO、NO 酸 按电离出的H 数分 +按酸根分 含氧酸:HNO3、H2SO4 无氧酸:HCl 一元酸:HCl、HNO3 二元酸:H2SO4、H2SO3 多元酸:H3PO4 按强弱分 强碱:NaOH、Ba(OH)2 弱碱:NH3·H2O 、Fe(OH)3 一元碱:NaOH 二元碱:Ba(OH)2 多元碱:Fe(OH)3 正盐:Na2CO3

盐 酸式盐:NaHCO3 碱式盐:Cu2(OH)2CO3 混合物 〖板书〗2、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反根据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氧化还原反化合反应:A+B==AB 分解反应:AB==A+B 置换反应:A+ BC==AC+B 复分解反应:AB+CD==AD+CB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基本概念相互氧化剂-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 还原剂-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转移 应 关系 氧化反应-氧化产物 非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定义: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方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书写方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应 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 反应 程式 法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意义: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分子反应 〖板书〗二、本章典型题剖析

1、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向碳酸钠溶液中加盐酸:CO3+2H=H2O+CO2↑

2-

B、向稀硫酸溶液中投入铁粉:2Fe+6H=2Fe+3H2↑ C、向盐酸中投入碳酸钙:CO3+2H=H2O+CO2↑ D、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H+OH=H2O 2、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

A.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混合 B.NaOH溶液和盐酸混合 C.Cu(OH)2和稀H2SO4反应 D.CO2通入NaOH溶液中

3、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加入过量稀硫酸溶液时,有气体生成的是( )

A. Na、Ag、CO3、Cl

2-

2-

2-

+3+

B. K、Ba、SO4

+2+2-

、Cl

C. Na、K、CO3、Cl D. Na、K、Cl、SO4 4、在强酸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 Mg、Ca、HCO3、CI B. Na、CO3、Cl、SO4 C. K、Fe、SO4、Br D. Fe、Ca、Cl、NO3 5、下列反应中,水作还原剂的是( )

A. 2Na+2H2O=2NaOH+H2↑ B. 2Na2O2+2H2O=4NaOH+O2↑ C. 3NO2+H2O=2HNO3+NO D. 2Cl2+2H2O==4HCl+O2

6、在3Cu + 8HNO3(稀)=3Cu(NO3)2+2NO↑+4H2O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1︰1 B. 3︰8 C. 2︰3 D. 8︰3

〖板书〗三、本章专题讲座――-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讲解〗电子守恒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物质失电子必有物质得电子,且得电子总数等于失电子总数。或者说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物质元素化合价上升必有物质元素化合价降低,且化合价降低总值必等于升高总值。有关电子守恒的规律有如1 求某一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原子数之比,或氧化剂与还原剂分子数之比及下应用:○

2 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氧化产物瑟还原产物分子数之比。○

〖板书〗1、守恒律: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对于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价升高总数==降低总数==失电子总数==得电子总数 〖投影〗例1、RO3+ 6I +6H ==R+3I2 +3H2O 中,

(1) RO3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n的数值为______ (2) RO3中R元素得电子总数为________

〖例题〗24 mL浓度为0.05 mol/L的Na2SO3 溶液,恰好与20 mL浓度为0.02 mol/L的K2Cr2O7

n-n-n-―

-+

2+

2-

2+

2+

2+

2+

2―

2-

2—

溶液完全反应,则Cr 元素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_________

〖讲解〗化合价与氧化还原反应有着重要的关系。首先我们看一下价态与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当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物质若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重要的应用是判断元素或物质氧化性是还原性的有无。另外,价态也具有变化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间的转化最容易;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若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不交叉;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重要的应用是分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 〖板书〗 2、价态律:

(1)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反应,元素化合价只靠近不交叉,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 元素处于最高价,具有氧化性,但不一定氧化性最强, 注意:○

2 金属元素只有正价无负价,F、O只有负价无正价 ○

3 含同一元素的不同物质,若价态相邻,则不发生氧化还原 ○

〖投影〗【例2】在KClO3 +6HCl (浓) ==KCl +3Cl2↑+3H2O 的反应中,被氧化的氯与被还原的氯的原子个数比为( )

A、1:6 B、6:1 C、1:5 D、5:1 〖板书〗3、强弱律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 >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 还原产物

1 2Fe +2I ==2Fe +I2 ○2 Br2 +2Fe ==2Br +2Fe 可〖投影〗【例3】根据反应式:○

3+

2+

2+

3+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第02章 物质的分类 章末复习教学案-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同步课堂必修1 含解析 精品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第02章 物质的分类 章末复习教学案-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同步课堂必修1 含解析 精品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0149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毛概题库
下一篇:课外阅读题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