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化
文化宜化 宜化文化
——赵小红
引 言
宜化目前的政治形势
(一)近年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中央政治局常委吴邦国、贾庆林、贺国强、曾庆红、中央政治局委员王乐泉、汪洋、曾培炎、俞正声、薄熙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布赫、盛华仁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宜化,给予宜化高度的评价。
(二)近年来,宜化集团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国有企业“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全国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全国节能减排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
(三)近年来,宜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蒋远华先后当选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荣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最受关注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宜化的经济形势
(一)宜化集团现有总资产450亿元,从业人员6万多人,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410亿元,年出口创汇8亿美元,在全国五百强中排名180位左右,2011年预计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
(二)宜化集团拥有40多家生产实体企业,其中2家上市公司(湖北宜化、双环科技),5家中外合资公司,在北京、湖北、湖南、内蒙、青海、新疆等16个省市自治区都有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重点发展化肥、化工、农药、电力、酿酒、金融、商贸、矿山开发、房地产开发、化工机械制造十大产业,拥有80多种产品。
(三)宜化是全球最大的多元醇生产基地,年产12万吨季戊四醇;亚洲最大的化肥制造商,年产1250万吨化学肥料;亚洲最大的井矿盐生产企业,年产300万吨真空制盐;中国最大的联碱化工生产企业,年产200万吨纯碱;中国最大的氯碱化工生产企业,年产100万吨PVC、100万吨烧碱、120万吨电石。宜化作为国防军工协作配
构筑中国百强 打造百年宜化
湖北宜化
套先进单位,曾为“神五”、“神六”、“神七”的发射作出重大贡献。
宜化的技术优势
宜化技术中心为国家级技术中心,13家子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宜化开发并实施了300多项新技术新工艺,开发了20多项国家级、省级新产品,获得了100多项专利,取得了50多项国家、省、市级重大科技成果。
宜化的资源优势
磷矿:矿区总面积72平方公里,磷矿总储量约5.8亿吨。 煤矿:矿区总面积90平方公里,煤矿总储量30亿吨。 盐矿:矿区总面积共6.8平方公里,盐储量共10.3亿吨。
宜化十三快十三好 十三快: 一、发展快。 二、工程建得快。 三、并购企业快。 四、质量提升得快; 五、人才提拔得快; 六、工资涨得快; 七、消耗降得快; 八、产量增长快; 九、产品销得快; 十、技术进步得快; 十一、领导批评得快,罚款罚得快;
十二、客户来得快; 十三、领导见得快。
为什么宜化的发展会又好又快? 为什么宜化能够在一年的时间内做到其他企业三年都做不到的事? 为什么宜化会赢得如此高的政治声誉和行业地位? 为什么宜化的经济与技术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 为什么宜化的客户、供应商都对宜化赞赏有加、向往不已? 为
构筑中国百强 打造百年宜化
十三好: 一、机制好; 二、负债率低; 三、现金流好; 四、产品结构好; 五、技术好; 六、规模大; 七、质量好; 八、销售好 九、资源环境好; 十、安全环保管理模式好; 十一、员工素质好; 十二、资源综合利用好; 十三、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好。
湖北宜化
什么宜化文化会在社会各界甚至在大学校园掀起了飓风? 其实这些问题的本质就是宜化文化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宜化的软实力,是别人无法复制的资源。
第一章 宜化文化概述
第一节 企业家与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实质是人文化。文化的产生源于人的群体,而企业是一定条件下人的聚合,在企业这些特定的群体人中,企业家是领袖人物,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家文化。 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企业文化的动力源泉。企业家的文化表现为企业家价值观、企业家精神、企业家道德等个性文化因素。董事长价值观: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税收;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社会生产更多的优质产品。董事长的执业理念:一个企业家,只有当他真正地热爱他的祖国、他的企业、他的员工时,他才能真正地把这个企业做大做强。没有优秀的企业家就不可能创造出优秀的企业文化!一个企业有什么样的企业家,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宜化正是有了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才产生了优秀的宜化文化!
第二节 宜化文化的定义
宜化文化是宜化内部员工共享并影响内部员工之间关系包括领导与领导之间、领导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一种非正式的价值观和规范。宜化文化的出发点:统一价值观;宜化文化的落脚点:以人为本;宜化文化的核心:实事求是、从严治厂、艰苦奋斗、争创一流;宜化文化愿景:构筑中国百强 打造百年宜化。
第二章 宜化文化的发展历程
宜化文化历经四个阶段的发展,实现了四个大的飞跃。 第一阶段是宜化文化的酝酿期(2001年2月-2001年12月) 第二阶段是宜化文化的成长期(2002年1月-2003年11月) 第三阶段是宜化文化的丰富期(2003年12月-2004年12月) 第四阶段是宜化文化的完善期(2005年1月-至今 ) 第一节 酝酿期
经济止滑易、精神止滑难 ;公理永驻、正气长存;今天工作不
构筑中国百强 打造百年宜化
湖北宜化
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三讲”活动;消除“工人贵族”、“干部贵族”。
第二节 成长期
管事先管人,管人先管思想。2002年1月收购楚星,企业整合的关键是思想的整合、文化的整合、人心的整合——文化先行,用无形资产盘活了有形资产。在2002年9月3日的人力资源专题会上,蒋董事长进一步明确提出“精神文明工作就是要制造战斗力、凝聚力、团结和稳定”,并提出公司老总、部长、骨干要成为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等主流思想的传播者、宣传者、鼓动者。
第三节 丰富期
以人为本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2003年12月18日,蒋董事长在股份公司职校召开的集团2003年度总结动员大会上,深入剖析宜化近几年飞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产量高了,消耗低了,管理加强了,销价卖好了,技术进步了,规模做大了,归根结底,是宜化这几年抓住了人本,而不再像过去只重视成本、资本,并进而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十大论点。2004年3月1日,蒋董事长在集团公司行政办公会上提出,以人为本,不仅要以员工为本,还要以客户为本,以供应商为本。2005年9月29日,蒋董事长在集团公司行政办公会上进一步将其发展为“打造公开、公平、公正、诚信的商务环境,是宜化新的核心竞争力”。2004年8月28日,蒋董事长在集团公司行政办公会上提出宜化发展的四大法宝——宜化文化、比较管理、群团干部和信息化。2004年11月,蒋董事长在集团安全生产经验交流会上提出“从重视少数骨干向重视全员性转变”,全员化的管理思想为今后的制度化、程序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四节 完善期
宜化文化是宜化内部员工共享并影响内部员工之间关系包括领导与领导之间、领导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一种非正式的价值观和规范。2005年1月,《画说宜化》106个观点新鲜出炉;2005年4月,“宜化文化高峰论坛”,出版发行《宜化文化》一书;2006年5月13日,《企业家与企业文化的辩证关系——宜化企业文化与发
构筑中国百强 打造百年宜化
湖北宜化
展》主题演讲;2006年10月,《高级副总裁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主题授课;2007年1月作《灵活运用六大法宝 确保营销再创新高》主题演讲。
第三章 宜化文化介绍
第一节 宜化文化的出发点:统一价值观
价值观就是人们衡量事物价值标准的基本看法,即以什么样的标准去判断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及价值的大小、多少。其核心是对人生目的的认识、对社会的态度和对生活道路的选择。它可以是肯定的积极的,也可以是否定的消极的,它 包括公私观、义利观、荣辱观、苦乐观、幸福观、美丑观、生死观、友谊观、爱情观、自由观等等。价值观代表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评价,如对自由、幸福、自尊、诚实、服从、平等等,在心中有轻重主次之分,这种主次的排列,构成了个人的价值体系。如何理解统一的价值观?
第二节 宜化文化的核心:企业精神
“实事求是”是宜化的思想路线,“从严治厂”是宜化的管理理念,“艰苦奋斗”是宜化的工作作风,“争创一流”是宜化的工作标准。“实事求是”即“美就是美,丑就是丑”;“从严治厂”即管理从严格到严厉再到残酷 ;“艰苦奋斗”即双拧双高 一亿元钱源自每一分钱的积累,一个伟大的企业源自每一个人的艰苦奋斗。拧出管理中的“水”,拧出生产经营中的“水”; 提高企业的效益,提高员工的收入。“争创一流”即服务追求尽善尽美,质量追求精益求精。争创一流是一种精神,一种必胜的信念! 宜化曾在铁路运输紧张之时立下豪言壮语:只要有一列火车在运行,所运物资必须是宜化的!今天的宜化更需要 。这种争创一流的精神!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运用了哲学中“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物质决定意识”的理论。1、生存需求 ;2、安全需求 ;3、自由、尊严、情感需求;4、人类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5、伟大人物要实现的远大理想。
第三节 宜化文化的落脚点: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其核心意义就是对人的全面尊重,亦即对人的基本需
构筑中国百强 打造百年宜化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a文化宜化 宜化文化-赵小红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