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 2014 年 6 月 30 日 星期 1 时间 : 10 : 00 ~ 11 :40 实验室(房间号): 420 实验台号码: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签字: 成绩:
实验 二 MCS-51单片机并行端口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目的:进一步熟悉、掌握KEIL软件和DP-51PROC综合试验系统的使用。掌握单片机并行端口的编程和使用方法。
2.要求:编制简单的程序,利用P1口的8位端口使用排线与LED1~LED8按顺序连接,使用一条单独连线将P3.2与SW1连接,编制一个P1口的输出程序,实现8个LED灯依次点亮的流水灯效果。
二、实验算法
本程序属于无限循环结构,循环中通过判断P3.2的电平来决定彩灯的右移还是左移。主程序中主要变量是A,P3.2,P1,其中A作为数据移动寄存器,P3.2作为按键输入口,为高电平右移A,低电平则左移A,P1由A传送数据,外接LED1~8,实现彩灯移动现象。由于不加延时的循环在时钟频率作用下是很快的,现象是所有的灯一直是亮的状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在程序里面加延时函数。
三、实验流程图
四、 程序清单
ORG 8000H AJMP LED
LJMP START ORG 8100H
DELAY: PUSH 01H
PUSH 02H MOV R1,#00H
START: MOV SP,#60H
SETB P3.2 MOV A,#0FEH JB RL
P3.2,RIGHT A
DELAY1: MOV R2,#00H
DJNZ R2,$ DJNZ R1,DELAY1 POP 02H POP 01H RET END
LED:
AJMP RUN
A
RIGHT: RR RUN: CALL
MOV P1,A DELAY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现象:拨动开关闭合,彩灯左移;拨动开关断开,彩灯右移。无问题。 实验中,我们通过控制开关SW1能够控制彩灯移位的方向,SW1=1,即将P3.2口置一,理论上使小灯循环右移;SW1=0,即将P3.2口置零,理论上小灯应循环左移,但是由于实验仿真系统中的LED灯的高位和低位位置刚好相反,导致我们操作时看到的结果正好相反,但实际上实验是成功的。
六、实验体会和建议
通过本次单片机的并行输入输出端口实验,我对Keil仿真调试软件的操作更为熟练;也对单片机的P1等端口的应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同时学会了分支程序的设计,JB指令的方便和实用性。
七、主要仪器设备
名称 PC+Keil DP-51PROC单片机综合仿真实验台 仿真器
型号 WindowsXP+uvision2 周立功单片机 TKSMonitor 51 无 无 无 备注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初中教育单片机实验二、MCS-51单片机并行端口实验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