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阅读指导课案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8 本文由冷漠的我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想象、体验、感受

——《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阅读指导课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实验小学 赖燕琼

【案例背景】

绘本是人见人爱的读物,之所以备受孩子的喜爱,就是因为他们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孩子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性的思维,是一种表象的思维,而绘本以画为主,字少但画面丰富,以画传达故事情节,比一般纯文本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也更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更能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绘本阅读在把孩子带入美好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孩子的情感受到陶冶,艺术审美能力不断发展,而这种能力的提升绝不是单单凭借文字阅读所能替代的。我校在低年段开展绘本阅读指导课教学,正是想让孩子通过读绘本,过渡到让孩子爱上读书。

【案例描述】

一开始先《爷爷一定有办法》这绘本的封面,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提问:谁一定有办法?猜猜这个故事会讲些什么呢?接着引导学生了解扉页及作者。

(师生共读从读封面开始。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阅读指导。学生自读是不会读封面的,师生共读就能比较好的关注一些读书方法。尤其是绘本,封面可以给我们丰富的信息:整本书基本的基调,主要的形象,文作者,图作者,译者,出版社等等。)

然后与孩子们走进精彩的绘本故事。

片断一:爷爷是个很高明的裁缝师傅。看看毯子上的图案你发什么?小约瑟躺在摇篮里,

盖着爷爷缝的毯子,感觉怎么样?体会:这真是一条奇妙的毯子!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瞧,他已经不再是躺在摇篮里的婴儿了,奇妙的毯子也变得什么样了?约瑟愿意丢掉毯子吗?看看约瑟的神情,他在说什么?学生

1

阅读绘本回答:爷爷一定有办法。师问: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够做什么,让我们来猜一猜?绘本中出现了前后五次爷爷说的“这块料子还够做??”这五次,都让学生来猜猜,爷爷到底会把料子做成什么?

(从毯子到外套、背心??接下来,这块料子还够做什么呢?情节的推进是可以预知的,想象的发散却又是无穷的,孩子们最喜欢参与这种游戏了,因为这正好符合孩子们心智。随着爷爷把料子“翻过来,又翻过去”,“这块料子还够做??”爷爷会把它做成什么呢?每次在这个地方都让学生去猜一猜,做一个自己的设想,其目的一方面当然是为了激发学生对下面情节的期待,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每一次的猜,学生都显得兴趣盎然:有的猜:爷爷会做成一条裤子;有的猜会做成一顶帽子;有的猜会做成一条围巾??总之孩子就是在奇思妙想。绘本阅读,不但要让学生关注图画,还要引发学生的想象,听说读写自然渗透。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引导学生读书读画,引发学生想象,调动学生体验。这样的阅读才会更有效。)

片断二:老师自己朗读:“爷爷拿起??,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老师做起了喀吱喀吱剪、缝进缝出的动作。)“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第二次将外套改成一件奇妙的背心的时候,学生凝神再听老师的朗读和讲述,到第三次,第四次的时候,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开心地说,开心地做动作。 (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故事本身的节奏走进绘本故事情节中:在第一次,第二次讲述爷爷为约瑟将破旧的毯子做成一件奇妙的外套,老师自己朗读:“爷爷拿起??,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类似的描写在绘本中也先后出现了五次。每一次出现,老师都配上剪刀响的音乐演示做动作,并用肢体和动作,有节奏地表现爷爷缝东西的情景。开始第一、二次时,孩子们都只是凝神地看着、听着老师朗读和做,但随着第三次、第四次的重复出现时,孩子们渐渐兴趣浓了,不知不觉地跟着老师、跟着音乐做起了爷爷缝纫的动作。这就像是音乐中的主旋律,不断地重复,不断地再现,在开心地说和做中,师生沉浸在对爷爷的赞叹和语言的节律中。在绘本阅读中,创造情境让学生走入绘本故事中去感受、体验会收到不言而喻的效果。)

2

片断三:绘本阅读到最后部分了,“约瑟一看,纽扣不见了,这根背带弹了起来,他的纽扣掉了。约瑟、小伙伴和妈妈都大惊失色,约瑟找遍了所有的地方,楼上、楼下、庭院,就是找不到纽扣,约瑟急急忙忙跑到爷爷家,约瑟跑得太急了,惊动了楼上的爸爸,惊动了邻居,还惊动了路上的马匹。”纽扣不见了,一家人都很难过。

讨论:为什么约瑟舍不得扔掉那些老旧的毯子、外套、背心、手帕、纽扣? 将孩子们的讨论进行总结:在课堂当中,我们一起读了约瑟一家和这块奇妙的布料的故事,随着约瑟渐渐长大,虽然东西老旧了,可是约瑟都不舍得丢掉,因为这里面密密地缝着爷爷对他的爱,虽然形式不一样。就像我们的家人,我们的爸爸妈妈不像约瑟的爷爷一样缝出奇妙的外套、背心、领带、手帕,但是,他们给我们买衣服的时候,同样是花好多好多的心思,我们的衣服里同样有家里人的一份爱,一份关心!

把教学推向深入:你还从哪里感受到家里人对你的疼爱?

(绘本的语言很简洁,意蕴却很丰富,绘本的很多的蕴涵往往是通过图画来表达的。学生缺乏必要的阅读经验,这时候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学生往往不会注意,阅读只能是浅层次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挖掘出这些画面,利用这些画面引导学生体验情感,联系表达,设计的讨论的话题从现象走向本质,再在后一环节中从故事走向生活,从他人走向自己,以期能达到叩问心灵的效果,从而感受绘本的教育意义。)

【案例分析】

我和大家一起分享的《爷爷一定有办法》是一本非常好看的绘本,写的是一个充满智慧、爱孙子的爷爷,他巧用心思,把孙子心爱的毯子变成了外套、背心、领带、手帕、纽扣。作者采用重复而有节奏的文字来叙述整个故事,既简单温馨又朗朗上口。教学时,始终以激起孩子对绘本阅读喜爱为目的来开展教学。将简单的图画,进行解剖,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绘本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用创设情境的方法,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有趣的故事情节中进行体验、感受。整节课下来,孩子不但收获了《爷爷一定有办法》这绘本的阅读理解,还收获了绘本的阅读的方法,更喜人的是收获了阅读绘本的兴趣。

【反思建构】

3

一、猜测情节,阅读期待

故事中,爷爷一共有五次变,在前两次爷爷说到“这块料子还够做??”时,我让学生大胆的去猜测,还够做什么?当约瑟穿着他的外套,他的朋友会对他说什么?当约瑟穿着奇妙的背心,他的同学和老师会说些什么?当他的外套背心老旧时,他的朋友又是什么样的表情、动作、又会说些什么?猜一猜,演一演,在这演绎中,不断激活了孩子们对故事内容的期待,孩子们收获的是互动的精彩,是一种对故事中爷爷的默认,是一种惊喜情绪的体现。更是对文本内容更深层次的解读。

二、重视绘本阅读方法的指导

为了达到通过老师指导读一、两本绘本到孩子能爱上绘本阅读,自觉主动地去读绘本,化阅读绘本阅读为兴趣爱好。老师就要指导学生学会读绘本的方法。在此课绘本阅读教学中,我以:想象、体验、感受为主线,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阅读。绘本画面中蕴含的细节,需要通过想象进一步去感受,如片断一,引导孩子们通过看图去猜这块料子还够做??够做什么。绘本的情节理解,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体验。如片断二中,随着音乐的律动在情境中体验出爷爷做缝纫的智慧及对小孙子的爱的流露。绘本蕴含的教育意义,需要通过感受来领会。如片断三中,要揭示作者写这本绘本的最终目的,感受到家人的爱的教育。如果是老师将此目的讲出来,远远不如让孩子自己感受得来的。为此,此课的教学始终围绕想象、体验、感受展开,授孩子以鱼,又授孩子以渔,还力求授孩子以欲。

4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初中教育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阅读指导课案例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阅读指导课案例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0605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