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黑龙江省肇东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4-05 本文由轻烟薄雾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报道、影视作品和图书读物等文化产品。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人尤其是青年人,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认同西方文化,甚至把西方文化奉为更先进、更高级的文化样式,竭力学习模仿以求趋同,最终抛弃自己的文化传统。应当认识到,西方国家鼓吹“文化全球化”,目的是要加速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全球渗透,以攫取更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

当前,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走上发展快车道,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不同区域逐渐形成,经济全球化发展呈现新态势。进入新时代,我们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廓清“文化全球化”的迷雾,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积极同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对话,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丰富发展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有效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和扩张,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

(摘编自《“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人民日报》2018年3月14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经济、科技的全球化推动了政治、文化的全球化,这是“文化全球化”产生的背景。B.“文化全球化”将趋同消融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它实际上是西方文化全球化。C.通过交流互动输出物质商品、文化产品是“文化全球化”的欺骗性与危害性的体现。D.西方国家借助扩张垄断资本与渗透价值观鼓吹“文化全球化”,以攫取更多利益。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阐述了在西方文化全球化思想渗透下中国应持有的立场,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B.文章着重从经济与文化两个角度论证中心论点,并阐述文化全球化推行的欺骗性与危害性。

C.文章采用道理论证与对比论证相结合的方法,论证有力,逻辑严密,体现了作者深度思考。

D.文章从产生背景、影响、本质、特征等方面对文化全球化这一伪命题作了细致的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风俗习惯时,这个民族等于失去了灵魂。

B.西方国家极力宣扬“文化全球化”是基于利益的驱使,并力图使它成为整个世界的共同尺度。

C.世界应是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如果以单一文化为取向,不能兼容反而消融其他文

试卷第10页,总11页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黑龙江省肇东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黑龙江省肇东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8184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