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7 雷电颂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4-05 本文由山间雾雨中城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以及《雷电颂》在《屈原》中的地位。

2.在朗读中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3.体会象征含义。体会课文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的丰富的想像,理解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内容与思想。

2.体会象征含义,学习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

课文的思想内容,象征含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端午节的由来你知道吗?——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一篇赞颂他的文章《雷电颂》。

二、作者介绍: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作者简介,教师作简要说明。

三、介绍时代背景,写作意图及全剧梗概:

1.请学生介绍作者情况。

2.教师说明《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写作意图。

《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且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他说:“全中国进步人民都感受着愤怒,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7 雷电颂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7 雷电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8256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