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111
《中学生传统美德的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总结
郎兴滨
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华美德是其精髓及其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我校开展中学生传统美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与实践以来。学校以“中华美德”为主线,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以人文性管理为手段,以养成教育为途径,以德育活动为载体,让教师和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经历读、听、说、写、演、编、做等过程,都充分参与到“传承中华美德幸福快乐成长”的活动中来。经过紧张而有序的准备,课题研究工作逐步展开,取得了阶段的成功,现将进行阶段总结如下:
在课题研究小组的领导下,确定了研究目的:引导教育学生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寻求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昂扬的气概、顽强的意志、不绝的追求,逐步形成“扬中华美德”的德育体系,培养一大批“博爱之人、至德之士”。
一、传统美德成果大致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通过知中华美德、颂中华美德、扬中华美德等中国传统美德教育,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修养,使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
2、通过诵读经典文化,使学生在毕业时能熟读中华美德经典名句120句左右,其中90~110句会背。熟悉中华传统美德人物50个左右,能讲出其中30~40人的美德事迹。熟读80个左右的美德故事,会讲其中的50~60个。
3、通过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一生人格奠定基础;通过社会反馈,学生在家庭、社会上的表现,使学生明确知道应做一个怎样的社会人。
4、培养和造就一批师德高尚,教学风格独特,具有人文素养的名教师;
5、形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模式”,使学生快乐地成长、家长愉快地生活、教师幸福地工作,把学校打造成爱心家园、快乐学园、幸福校园。
二、文化建设实践成绩突出。
1、研究及开发校本课程教材。
课题小组充分了解学校发展情况和学生思想情况,围绕“中华美德”的主题开发出校本教材《中华美德经典诵读》,并已经大力推行校本课程改革,抓好特色校本活动,组织教学、落实监督,利用校本课、班队会、夕会组织学习,使学生能更好地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让中华美德深入人心,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校本活动。让学生“知中华美德”即了解有关传统美德的故事、民谣、典故、诗文辞赋、电影等;“颂中华美德”既让学生通过书法、绘画、演讲、创作、每日播报、编曲、剪纸、十字绣、春联、腰鼓、过传统节日,传诵中华美德;“扬中华美德”即让学生经历我的爱心我传递、我的行为我负责、我的榜样我学习的过程起到育人作用。
2、继续开展“快乐周末”活动。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中学生传统美的教育和校园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