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复习,成考,高考
遂与子期结为异姓兄弟,到子期逝世之时,便碎瑶琴于他的祭案之上,流露出一种“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的难以慰藉的伤痛,难以平息的怅惘。音而有知.是艺术家的幸福:音而能知,是欣赏者的幸福。这种幸福的创造、再造和转让,构成了艺术世界的心的交流。
11.第一段中划线的文字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强调的是艺术品在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情感沟通作用。其中“可以沟通江、湖、海”是就 方面说的; “可以沟通古、今、来”是就 方面说的。(每空两字,用文中现成的词语作答)(6分)
12.文中所引鲁迅的那段话,涉及对《红楼梦》命意的不同见解,在鲁迅和本文的作者看来,这些见解是否正确?为什么?(6分)
13.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分别引用了罗丹对艺术的看法和“高山流水”的故事,意在证明。(用文中的一句现成的话作答)(3分)
14.文中“他们需要他人理解,需要他人分享愉快,需要他人与他们同哭同笑,同爱同憎,同思同慕”这句话中“他们”与“他人”分别指代的是谁?“他们”与“他人”之间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关系?(4分)
15.作者在第二段的开头说道:“能够在艺术天地中,深切地领略那些伟大的心灵的人们,是幸福的。”在第三段的结尾处又说道:“音而有知,是艺术家的幸福;音而能知,是欣赏者的幸福。”这两种说法的着眼点有什么不同?这种“幸福”感是由什么造成的? (6分)
四、(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题。
古者谏①无官, 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夫以天下之政,四诲之众,得失利病,萃②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当志于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者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
天禧③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④。庆历⑤中,钱君⑥。始书其名于版。光⑦恐久而漫灭,嘉祜八年,刻著于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 “某也忠,某也诈,某也 直,某也曲。”呜呼!可不惧哉!
[注]①谏:进谏。②萃:集中。③天禧:宋真宗的年号。④责其职事:责成他们掌管进谏之事。 ⑤庆历:与下文的“嘉枯”都是宋仁宗的年号。⑥钱君 指钱惟演,曾任枢密使,为人正直敢 言。⑦光:作者司马光自称。
16.根据作者的叙述,用自己的话,概述汉朝建立以前和建立之后在进谏制度上有什么不同?(4分) 17.作者为什么说谏官的责任重大?担任谏官的人应该怎样履行职责?(用自己的话概述) (6分) 18.把文中画线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说说作者设想后人的议论,其目的是什么?(6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9—20题。 四月十日出郊 范成大
约束南风彻晓忙,收云卷雨一川凉。 涨江混混无声绿,熟麦骚骚有意黄。 吏卒远时闲信马,田园佳处忽思乡。 邻翁万里应相念,春晚不归同插秧。
[注]约束:约定。 骚骚:扰动,寒搴。 信马:骑马漫游。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09成人高考语文试题(5)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