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全国卷Ⅰ作文赏析
【作文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 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审美情趣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 限制性分析角度 一、从材料整体角度
“以上材料触发了”要求文章要基于“以上材料”进行“联想和思考”,不可脱离材料作文。“以上材料”是一个完整整体,不能单就某句话去谈。 二、从思维要求限制角度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联想:要体现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思考:要有理性的思维过程及结果。 三、从引导语限制角度1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遇、使命和挑战”必须在文章中谈到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
四、从引导语限制角度2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追梦,意味着奋斗的艰辛;圆梦,意味着奋斗的幸福。对2000年以来的中国成就要有自豪感和自信心,要有家国认同感,对中国成就要有正向评价,理性看待中国发展中的问题,对中国未来的问题要建言建策略,要有接力奋斗意识,要体现出一代青年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这是命题人的意图之一,这里隐藏着一个价值观方面的限制。
五、情境指令角度
“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将你所触发的联想和思考,想象它装进“时光瓶”,待到2035年开启。时间跨度35年,又必须注意立足点正是此
第 1 页 共 4 页
时此刻的考场,应关注昨天、今天和明天。 六、对象指令角度
“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2035年那些18岁的一代人,注意,这代人也有“际遇和机遇、使命和挑战”。 七、体式指令角度
“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无论何种体式,都要求有读者意识。 【解题】
该题延续了2017年全国Ⅰ卷的优点,又有创新。内容上突出了时代特点,又避免猜题;尽管限制点较多,增大了写作难度,但能真正检测考生的写作水平,且能有效地避免套作、抄袭。
写作本题,应重点分析其限制性,这是前提;分析基本开放性,这是切入点。关键是在理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的基础上,抓住“联想”和“思考”,结合“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的要求来立意。材料以时间为经,以内容为纬,以“世纪宝宝”长大成人为主线,将新世纪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联系起来;回顾过去,立足现实,展望未来,穿越时空,个人成长和祖国前进密切关联;展现家国情怀,强调责任意识,突出想象能力。考生可以以此为基调来具体立意作文。
值得注意的是,该题很容易写成假、大、空的文章,要选择好角度,以少见大,“一滴水见太阳”;写出真人实感,展望未来,要合理想象;思考要有点,有深度。例如:可描述自己成长中的几个细节,跟题目中的相关材料联系起来,表现个人成长与祖国前进密切相关的主旨,然后再针对那时18岁的一代人,讲授自己的情感或思考的结果,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实现美好的中国梦。 【参考立意 】 1.祖国前进我成长 8.追梦,与你们在一起 2.我们相约在2035年 9.你的梦,我的梦,共同的“中国梦” 3.相约在并不遥远的明天 10.春秋鼎盛年,共筑中国梦 4.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 11.我和未来有个约会 5.一代人的心里话 12.“青春梦”与“中国梦” 6.“世纪宝宝”旅行记 13.共筑“中国梦”,我心飞扬7.共和国,我与你一路同行
【优秀作文赏析】
1.18年与中国的一同成长
2000年至2018年,是一个十八年的跨度;2018年至2035年,同样是一个十八年的跨度。两个十八年,成长的是两代中国的未来;一个三十五年,成就的却是一个伟大、走向复兴的中国。
作为启信者的你和寄信者的我,同样有一段美好的成长经历,而与我们一同成长的中国,在今时与在未来,必定有着千差万别。
千禧之年来到这个世上,来到这个中国的我,见证了许多许多中国在新世纪写下的篇章,牙牙学语时,杨利伟乘神州探苍穹,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新历程;总
第 2 页 共 4 页
角之年,看到了电视屏幕上点起的奥运圣火,桌上的电脑,换了一台又一台,互联网的速度越来越快;量子通信的突破,5G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的应
用,快捷支付的广泛普及等等,至今仍在改变着我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慢慢站起来了:高铁由输入变为技术、中国标准的全套输出;面对别国的攻击,我们敢于举起铁拳,予以反击。中国的成长与我的成长何其相似:一路走来,既不泛磕磕碰碰,更多的是繁花似锦、暖阳和风。
那么你呢?十八年的成长,你又和我们的中国有着怎样的成长故事呢?我想着你的日常生活的情景,大约如此;早上起来,有中国自主研发的机器人为你端上早饭,打点细节,电视上播报的新闻中告诉你又多了好几位拿了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文学家;上学校你坐的是早已广泛普及使用的新能源汽车;走进便利店,里面空无一人,你不用掏出钱包,用语音指令挑好商品,在走出去的那一刻刷脸完成支付……我想你一定会对我说:没错,这在今天的中国已经变成了现实,中国是科技强国,屹立于世界。
可是,在中国走向繁荣之际,我也想你请你不要忘记,祖国走向强大的路上,不能没有你。中国的美好之歌应该是由千千万万个你和我一同谱写的。过去,祖国养育了你和我,伴我们一路成长,那么未来的多少个十八年,我们也应该携起她的手,走向未来。
十八年,我们与中国一同成长;在未来,我们还会一路相伴。我们已然长大,鹏鸟展翅,当助祖国终铸辉煌!
【点评】
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议论文。本文有以下特点:
首先,紧扣材料,中心突出,内容丰富。全文围绕“18年与中国的一同成长”这一中心展开,紧扣作文题中的材料“千禧之年”“北京奥运”“互联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等,并适当联想到“杨利伟飞天”“量子通信”“人工智能”“中国高铁”等,内容充实、丰富,并有一定的深度。
其次,构思巧妙,对话感强,立意深刻。全文以2000年到2018年、2018年到2035年的两个18年及中国发展的两个阶段为主线构思,结构清晰,说理缜密。文章展现了“寄信者的我”和“启信者的你”两代人之间的时空对话,对话意识强;又恰当地把时间、个体与国家等元素巧妙地关联在一起,立意深刻。
再次,想像合理,描写生动,语言简洁流畅。文中第四段描写2035年情景——机器人端早餐、坐新能源汽车、语音选购商品等,语言简洁、流畅,想像十分符合高科技发展的趋势,有超前意识,且有较强的画面感。
当然,文中的倒数第二段与上文衔接不够理想,文中的个别语句表达也不够准确,还有一个错别字,但瑕不掩瑜,仍不失为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2.你我之梦,中国之梦
十八年前,庚辰龙年,我随新千年来到人世间走这一遭;十八年后,戊戌狗年,你接过火炬来到人世间走这一遭。有缘相逢,请你打开时光瓶,它已漂过了又一个十八年。
2018年,我在时光这头,你在时光那头,我望着你。我的梦,也是你的梦。 我有幸与新世纪同生,更有幸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许是注定,我见证了
第 3 页 共 4 页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最新高考语文资料:2018-2019年一卷优秀作文赏析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