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Date of issue:发布日期:Date of issue: :Date of issue:
页次/ 页次/页数page:6/page:/19
采用大辊径轧辊; 减小道次压下量;
给轧件施以轧制方向的水平推力,实现强迫咬入; 咬入时辊缝调大。
2.4.4.2. 增加摩擦系数(tgβ)改善咬入的措施
在轧辊上打砂或粗磨; 低速咬入,高速轧制;
咬入时不加或少加润滑剂,或喷洒涩性油剂; 热轧加热温度要适宜。
2.5. 轧制时金属的流动与变形
影响轧制过程金属流动与变形的因素,可分成两类:
影响被轧金属本身性能的一些因素,如金属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及热力学条件(变形温度、变形速
度和变形程度);
影响应力状态条件的因素,如外摩擦、轧辊形状和尺寸、外端、张力和轧件尺寸等等。 2.5.1. 前滑与后滑 2.5.1.1. 前滑
轧件的出口速度大于该处轧辊圆周速度的现象成为前滑,由轧辊出口断面上轧件与轧辊速度的相对差值来表示。实际中,前滑值一般为2~10%。前滑对于生产有重要实际意义。为了使带材建立起张力,卷取机的线速度必须大于轧件的出口速度;热轧机的轧辊与辊道的速度匹配,都要考虑前滑的影响,否则产生表面擦伤、划伤等缺陷。 2.5.1.2. 后滑
轧件的入口速度小于入口断面上轧辊水平速度的现象,同样用入口断面上轧辊的水平速度与轧件入口速度差的相对值表示。
2.5.2. 轧制时金属的不均匀变形
2.5.2.1. 厚轧件(l/h<0.5~1.0)的变形特征
铸锭热轧开坯时,前几道次一般属于这种情况。变形区形状系数较小时,高向压缩变形不能深入轧件内部,产生表层变形的特点,即轧件中心层没有发生塑性变形或变形很小,只有表层金属才发生变形。轧制过程处于严重不均匀变形状态。
2.5.2.2. 薄轧件(l/>0.5~1.0)的变形特征
热轧薄板和冷轧一般属于这种情况。在变形区形状系数较大时,变形容易深透。
2.6. 辊型
板形的好坏与横向厚度精度,主要决定于轧制时的工作辊型和辊缝形状,见图5。通过辊型设计与辊型(板形)控制相配合,获得较理想的工作辊型及辊缝形状。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经管营销铝合金基础知识(14)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