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厚积薄发,深思慎取,丰富人文积淀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要树立大语文的学习理念,多读健康向上、有意义的书籍,深思慎取,丰富自己的人文积淀。作为母语的学习,处处留心皆学问,平常的学习中应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自觉地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要学会积累、感悟、涵泳,变死读书、读死书为活读书、读活书,使自己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在实践中领悟汉语的规律,提高自身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和鉴赏能力。这样,既可为高考作文积累写作的素材和经验,也可为人生打下一点精神的底子。
二、重视教材,回归文本,强化知识迁移能力 为了纠正部分学校教学中重资料轻教材的做法,我省在这几年的高考语文命题中,都有意无意地从语文课本或语文读本中直接或间接选取部分材料来命题,XX年则明显加大了
这方面的力度。因此,在复习中要重视教材,回归文本,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语感培养,夯实基础,认真研究课本内容,仔细分析、筛选课本中涉及的知识点、常考点、能力点、应用点、链接点,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通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以致用,培养语文的迁移能力。梳理课文内容主要在五个方面:字词积累;文学常识;背诵;素材积累;重要篇目的常考点。考点的复习要全面,应时时联系课本。复习现代文阅读时要联系课本中《故都的秋》、《胡同文化》、《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珍珠与泪珠》等篇目来复习,而古诗文鉴赏一定要联系课本中的古诗、古文来复习。课本复习要体现主次与详略,知识点的复习也应如此,如语音、字形识记这类考点,可采取练练、读读并适当点拨的复习方法;而现代文阅读、古诗文、病句等内容,应作为复习的主要内容,要重点抓好答题技巧与答题规范等方面的训练与讲解。作文的复习则应贯穿并分散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加大审题立意、布局谋篇的训练力度,强化文体意识,规范文体特征,从而使自己在写作中能对试题展现的各个部分作准确、全面的审读和理解,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
三、整合资源,分清主次,合理安排复习内容 眼下距离高考时间只有3个月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做出取舍与整合。要充分利用每星期一、
三、五早读及二、四、六晚读,做好语文知识的积累,积累写作素材、名篇名句、文学常识与字音的识记、字形的识记等,注重发展把握语言各方面要素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复习时要分清主次,做到以课本及一本资料为复习蓝本,重点掌握考纲中的知识点;选好一本考点练习为知识巩固练习,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周测及大考,检测自己学习的情况,发现自己语文学习及答题中存在的问题;自我学习或同学间交流形式。无论哪种形式,目的都是提高并巩固自己的语文知识点,对学习中的弱点、盲点、误点自己要清楚,要有突破性的计划。在复习中要以问题(专题)为切入点,做好板块知识与能力的过关。应着重培养自己筛选语言信息的能力,无论是古诗文还是现代文阅读,都要以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筛选和捕捉相关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突破口。阅读与鉴赏题不一定要做很多,关键是应做一题就搞清一题,做一种类型就搞清一种类型,重训练,重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注意阅读速度的训练以及强化结构分析能力的训练,文本的选择不必过分追求地方特色,着眼点还应在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上,以激发思想情感、认识方法等方面的冲突,形成解决问题的冲动和驱动力。此外,还要注意答题规范性的训练,包括书写的规范,作文标题的位置、分段的规范;书写工具的规范等;审题准确,如何问如何答,不机械地固定答题;根据题意与赋分点,做到分点回答,条
分缕析;注重答题时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等等。 政治:回归课本把握时政热点 □刘华周
现阶段是政治学科复习最艰难的阶段,也是考生提高复习效率、提升应考能力最为有效的阶段。针对这一阶段的复习,提出如下建议:
一、夯实基础,突出主干,构建起知识网络
1.全面、准确、灵活理解知识点,对核心知识点要能适当拓展和延伸,注意易混知识之间的区别,力求每一个知识点过关,临近高考的前一段时间不能偏信外地的信息,做过多所谓的信息卷、模拟卷,一定要重新回归课本,进一步梳理课本的知识点,因为高考文综能否取得高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择题的准确率。
2.做好知识点的梳理和整合,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思路,使知识特别是主干知识专题化、网络化,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顺序,构建起核心知识的网络体系,这样才能不遗漏答题要点,做到全面、系统回答非选择题的问题。
二、把握时政热点,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1.熟悉时政热点的背景材料,了解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既要关注重大的、即时的热点,更要把握长效性的综合性的热点,特别是在两会上很关注的热点更要重视。如党的十七
届三中全会精神、改革开放30年、三农问题、就业等民生问题、国际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等。
2.对时政热点问题的训练要适度,主要是进行知识链接,实现核心知识、主干知识与热点问题的有机结合,达到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3.对时政热点问题的复习,可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减少对高考试题的陌生感,但不宜用太多的时间,主要是以时政热点问题为背景材料,变换复习的方式来串联知识,提升多角度、多侧面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训练,掌握解题方法,提高应试能力
1.多做练习和进行限时训练。既要做文综的综合性练习,以提高文综考试的时间把握、思维跳跃的适应能力,更要系统、全面地掌握学科知识,因文综高考试题总体上是各学科相对独立。可练一些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把握其试题立意、命题角度、设问方式、答案模式和风格等。
2.所做的练习要求精。要针对自己的情况,做过多次自己懂了的或是不科学不规范的练习坚决不做;对训练的结果要进行反思和总结,形成有效的解题方法,每次练习和考试的结果要有记录,错题要分析原因,并进行自行训练,对各种专题、考点、题型、设问方式的习题和考题进行总结,形成自己的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关于名师指点高考各科复习资料推荐(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