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作文监考素材:民族的脊梁 ——节选自《今天,为中国科学点赞》
一次次科学技术 创新突破的身后 是一代代科学家 耕耘许久的付出与坚守
祖国大地上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凝结着广大院士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
1、你一定不陌生 从一曲星梦“东方红”
到嫦娥探月“鹊桥会” 每一次中国卫星发射时 都能看到他期待而又疲惫的双眼 探索太空这条路 曲折而又漫长 他始终陪伴着中国航天 从一无所有到一往无前 他叫孙家栋 孙家栋(右)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出席长征三号甲遥十八火箭加注前质量评审会(2010年12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明放 摄 2、一入大山 就与世隔绝14年 他的眼睛闭上了
中国的“天眼”却慢慢睁开了 世界天文史因他而改变 每逢听到他的名字 我们总能骄傲着落泪 南方有仁东 追寻天星梦 他叫南仁东
南仁东在大窝凼施工现场(2013年12月31日摄)。新华社发3、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超导大战”中
他在科研条件最艰苦的时候 带领团队
自制设备、不分昼夜地做研究
坐了四十年冷板凳
最终坐出了中国的超导强国地位 他说
很多人把大师的成就归功于天才的智商
不要忘了在他们成功之前
从没有比你我少走任何一分的弯路 少遭遇任何一分的坎坷 他叫赵忠贤
赵忠贤院士在演示磁悬浮现象(2017年1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4、1930年出生的她
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 青蒿素
用去了她大半生时间
她却依然痴迷于此,未曾停歇 不仅在几十年里
为100多个国家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也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指明了方向 她说
荣誉多了,责任更大 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她叫屠呦呦
诺贝尔奖得主、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屠呦呦(2017年11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宁 摄
……
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2018高考作文监考素材:民族的脊梁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