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届高考地理复习专题检测试题2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19-03-01 本文由红莺绿柳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部分

第四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第1节 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一、选择题

读我国自然地理分界线上某地的气候资料示意图,判断1~2题。

1.该地气候类型属于下列哪两种的过渡类型( ) A.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与青藏高原气候

解析:从该地的气温和降水状况来看,该地1月最低温明显低于0℃,降水集中在7~8月,年降水量约400 mm,具有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部分特征。 答案:C

2.该地最可能位于( ) A.横断山 B.秦岭 C.冈底斯山 D.贺兰山

解析:贺兰山处在我国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上,即处在温带季风气候区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交界处。冈底斯山在青藏高寒区;横断山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青藏高寒区的交界处;秦岭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交界处。

答案:D

(2018·福建调研)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与交通条件改善,我国居民避寒旅行逐渐增多。根据气象部门划分冷、暖、热的标准,取1月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的地区为我国居民适宜避寒区。读图回答3~4题。

世界1月平均气温在10℃~22℃范围(适宜避寒区)示意图 3.适合我国北方居民到图中适宜避寒区旅行观光的是( ) A.新加坡城市花园景观 B.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景观 C.成都平原的都江堰 D.西双版纳热带风光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应为西双版纳热带风光。 答案:D

4.图中适宜避寒区甲处的纬度位置低于乙处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甲处受更严寒的冬季风影响 B.乙处受更暖湿的夏季风影响 C.甲处太阳辐射较弱

D.乙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更显著

解析:由题意,说明甲处附近与乙处纬度相同的地区1月气温略低,主要是严寒的冬季风所致。 答案:A

读“某地各月气温和降水统计资料图”,回答5~6题。

5.该地可能是( )

A.洛杉矶 B.上海

C.开普敦 D.东京

6.形成该气候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 A.冬、夏季风环流的影响 B.洋流的影响

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D.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解析:本题组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及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从对该地各月气温和降水统计资料图分析,7、8月份气温最低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最低温度高于0℃,最高温达到30℃,属亚热带气候,冬季降水丰富,夏季干燥可判断为地中海气候,故选C项。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 答案:5.C 6.D

(2018·全国文综卷Ⅱ)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

期。完成7~9题。

7.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 8.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土壤 D.降水

9.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

解析: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逐渐推迟,是太阳辐射在北半球自南向北递减导致的热量条件差异引起的。8题,N地附近有日本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作用。9题,日本本州岛中部多为山地,沿海地区地势低平,而热量条件是随地形升高而减少的。 答案:7.B 8.B 9.A

(2018·北京海淀区期中)读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回答10~12题。

10.关于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陆性气候特征最突出的是甲 B.海洋性气候特征最突出的是乙 C.年降水量最大的是丙

D.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的是丁

解析:据图判断甲为温带季风气候,乙为地中海气候,丙为

亚热带季风气候,丁为热带季风气候。甲气温年较差最大,所以大陆性气候的特征最突出。 答案:A

11.下列关于四种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气候类型只出现在亚洲 ②乙气候类型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洲 ③丙气候类型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④丁气候类型在南美洲分布最广 A. 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结合上题结论,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的东岸。丁为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答案:A

12.形成图中四种气候类型的主要因素有( )

①太阳辐射因素 ②大气环流因素 ③下垫面因素 ④人类活动因素

A. ①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人类活动只影响局部地区的气候。 答案:C

下图是世界某一地区1月等温线图,其中①是25℃等温线,②是20℃等温线。据此回答13~15题。

13.②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影响 B.洋流影响 C.降水影响 D.人类活动影响

解析:根据图像中的经纬线和海陆轮廓,可以判断出该地区是非洲南部地区。图中②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主要是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所致。所以该题选B项。 答案:B

14.①②两条等温线温度不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海陆分布 C.大气环流 D.地面状况

解析:图中①等温线是25℃,②等温线是20℃,这种分布规律主要是受纬度因素(太阳辐射)影响,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所以该题选A项。 答案:A

15.④⑤⑥⑦等温线都呈闭合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 D.地形

解析:图中④⑤⑥⑦等温线呈闭合状,主要是受地形因素的

影响。故该题选D项。

答案:D

16.我国南方传统民居多为斜顶房屋和“吊脚楼”,主要是受什么因素影响( )

A.生活习惯 B.建筑习惯 C.气候 D.地形

解析:南方传统民居多为斜顶和“吊脚楼”,与南方多雨气候有关,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不易产生渗漏而破坏房屋,同时多雨的气候容易使房屋受潮,是居民居住“吊脚楼”的主要原因,因为“吊脚楼”通风、防潮性能很好。 答案:C 二、综合题

17.读上面的气候形成因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将图中序号填入下列各项前的括号内。

(1)[ ]风沙掩盖草原

(2)[ ]人类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 (3)[ ]草原沙化使该地更加干旱 (4)[ ]草原沙化使空气中尘埃增加 (5)[ ]城市产生的“热岛”效应

(6)[ ]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

(7)[ ]水土流失、洪涝灾害频繁,环境恶化造成生态难民 (8)[ ]人口剧增,工农业发展,人们向大气中排放大量温

室气体

解析:本题将题中的文字叙述转化为图,根据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很容易将其对号入座。

答案:(1)a (2)e (3)i (4)b (5)g (6)h (7)d (8)c 18.读下图,填下表。

北美洲、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共同特点 不同特点 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某种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气候形成因子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给出温带海洋性气候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分布图,要求我们读图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该气候类型在上述两大陆分布的共同特点和不同特点,并分别阐明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因此本题具有相当大的“主观性”,即要求考生在读图对比过程中得出结论。在分析原因时,必须了解两块大陆的地形特征、洋流的种类和影响、大气环流的特征等。因此,本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要求考生既要掌握基础知识(世界地理、气候形成等),又要有综合分析能力。 答案:

共同特大体分布于中纬主要常年受暖流和盛行西点 地带的大陆西岸 原因 风的影响 其分布北界的纬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不同特度,在欧洲比在主要影响的纬度范围远大点 北美洲高得多,原因 于北太平洋暖流对北其分布地区的东美洲影响的纬度范围。

西宽度,在欧洲也比在北美洲宽许多 欧洲中纬度地区平原占优势,且东西延伸,利于西风的深入;北美洲西部有平行于海岸线的高大山系,西风难以深入大陆内部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2019届高考地理复习专题检测试题2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2019届高考地理复习专题检测试题2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879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