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二地理培优资料――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及应用
★基本知识:
绝对高度(海拔)与相对高度: 甲地海拔: 乙地海拔: 甲乙的相对高度:
★等高线图的一般规律:
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2、判断地形类型:先看数值、后看形态(弯曲或闭合)、再看疏密 地形类型 等高线特征 平原 丘陵 山地 高原 盆地 海岸线 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 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较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 海拔高度大(1 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 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 【例1】(2015年福建卷)图2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图1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拍摄“日出”美景的地点是图1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例2】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 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9分)
1
①同线等高; ②同图等高距一致 ③等高线不相交,但有时会重叠(说明此处是陡崖) ④同图中,等高线越密集,说明坡度越 。 考向1 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和基本地形类型的判断
1、判断地形部位:
(1)山峰/山丘: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2)盆地/洼地:等高线闭合,中间低,四周高。 高处。(等高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称山谷线) (3)山谷:等高线弯曲,并凸向............低处。(等高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称山脊线) (4)山脊:等高线弯曲,并凸向............ (5)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两组山脊线的最低处,两组山谷线的最高处) (6)缓坡:一组平行的等高线,较稀疏; 陡坡:一组平行的等高线,较密集。
右图中,A表示 ;B表示 ; C表示 ;D表示 ; E表示 ;F表示 ; G表示 。 (难点:山谷、山脊、鞍部的判断)
[根据等高线描述某区域的地形地势特征]
①地形类型及分布(以**地形为主或哪边为**,哪边为**); ②地势特征(高低起伏、倾斜方向);
③特殊地貌(风力流水冰川地貌、海岸线等)
【例3】下图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7分)
【例4】下列关于图中黄麻产区地形特征的 200500北回归线叙述正确的是 甲A、东部和西部为丘陵山地,中部为平原 城市B、盆地地形,四周高中间低 20°黄麻C、地势低平,自东南向西北倾斜 孟加拉湾河流D、地势低平,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90°200等高线/m
考向2 等高线地形图中高度的计算及通视问题
一、常见计算问题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1)陡崖的相对高度。
ΔH的取值范围:(n-1)d≤ΔH<(n+1)d。 (2)陡崖的绝对高度: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 右图:陡崖相对高度为 ; 陡崖顶部的海拔是 ;陡崖底部的海拔是 3.判断闭合等高线区域内的海拔 出现局部的闭合区域,可依据“大于大值,小于小值”规律来判断。例: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较低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 如图中A区域海拔低于300米,高于200米,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较高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丘,如图中B区域海拔高于400米(低于500米),为小山丘。 R 气【例温/℃5】图7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mm 回答451~3题。 60013.0R、Q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500( ) 15A.800米 B400.900米 C.1000米 D300.1100米 2-.15M、N、P、Q四地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200( ) A.M、N B.M-30C.M、Q D.10P0、P 、Q -45 10(月)2 二、确定是否通视 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 1、确定剖面线或剖面图 若是据某一固定剖面线来选择剖面图,可观察各剖面图中不一致的地方,再在等高线图 中加以验证; 若是据剖面图来选剖面线,可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点,如起点、转折 点、终点、最高点、最低点等,看这些点在等高线图上的高度与剖面图的高度是否相同。 注意各点之间的水平距离要与原图一致。 【例6】经过甲、乙、丙、丁四地所绘制成的剖面图,最可能的是 2、判断两点间是否能通视: 通过作简易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 但要注意坡面形态: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 【例6】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到福建省某无人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图4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 1.图中四地最早观测到日出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要拍摄以该岛主峰为背景的照片, 最合适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考向3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1)水系形态:山地常形成 状水系;盆地常形成 状水系 (2)河谷位置及流向:山谷(线)形成集水区,常有河流发育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弯曲方向) 。(重要知识点) 山脊(线):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处不可能形成河流) (3)流速与水能:等高线密集处,流速快,水能丰富,可开发水电。 等高线稀疏处,流速慢,适宜发展航运。陡崖处(山谷处)有时形成瀑布。 (4)流域范围的确定:作出流域的分水线(山脊线),分水线所围区域为流域范围。 2、判断气候特征: (1)地形与气温: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冷空气的背风坡,受山地阻挡冷空气,气温较高。 (2)地形与降水: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结合具体风向来判断迎风坡背风坡) 迎风坡从山麓到山顶一般先增后降。 (3)地形与光照:阳坡光照强,气温高,蒸发强;阴坡光照弱,气温低,蒸发弱 (北半球朝南的山坡为阳坡,朝北的山坡为阴坡;南半球相反)( 4)地形与风:高大地形会阻挡削弱风力;山谷垭口可形成狭管效应,增强风力。 【例7】山药是缠绕性藤本喜光植物,幼苗期不耐寒,宜在排水良好处种植。下图为华北地区某山药种植基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夏季最容易遭受泥石流灾害威胁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甲、乙、丙、丁四地中,种植山药的自然条件最好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 3、地形与人类活动 (1)水库及坝址的选择: a、水库库区:宜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盆地。 理由:这些地区库容大,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b、大坝:应建在峡谷(等高线近于闭合地段), 理由:水平距离短,工程量小,垂直落差大。 (注:大坝水库的位置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 并要考虑移民、生态环境问题) 能力要求: 绘水库的淹没范围:要根据大坝及与大坝相交的等高线所围出区域来确定水库的最大库区水面 绘水库的集水范围,即画分水线,线条应沿水库库区四周的山脊线画。 【例8】(2017?江苏卷)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图5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3.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 A.甲 B.乙 C.丙 D.丁 4.水库建成后能够 A.改善航运条件 B.开发河流水能 C.增加径流总量 D.消除地质灾害 (2)宿营地的选择: 应避开河谷、河边,以预防暴雨造成的山洪暴发; 避开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造成伤害; 应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 (右图中应选择在 地宿营) (2)公路、铁路线的选择:(在山区中首选公路,其次铁路) ☉一般选择坡度较缓的线路,避开陡崖、滑坡。 (大致沿等高线分布)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 理由:工程量小;运营安全;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呈之字形); 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 (3)引水路线选择: 先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流这一要求, 再结合距离的远近确定较合适的引水路线 右图中引水渠合理的是 (4)农业区划: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 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 一般平原多为耕作业,山坡草地多发展畜牧业,山地多发展林业;河流湖泊沿海可发展渔业 (5)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较稀疏(地形平坦开阔)的地区 【例9】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应选择____(②或③)线,理由是 。 (2)如果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甲、乙、丙、丁四个村庄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 村, 理由是 。 (3)为了解决未来小城镇的用水、用电问题,该地区计划在④处修建水电站。随之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 (4)如果④处建坝高程为100米,请用阴影画出该水库的淹没区,用虚线标出该水库的集水区。 4 (随堂练习) 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据此回答2~3题。 1.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 A.东北——西南向 B.东西向 C.西北——东南向 D.南北向 2.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 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右图是我国某地(24°N,106°E)附近等高线图 及拍摄照片。据此回答29~30题。 3.某极限运动俱乐部在A处从崖顶到崖底开展 绳降比赛,运动员准备的绳长最适宜的是: A.45米 B.65米 C.105米 D.155米 4.能全程拍摄并拍到图示照片的摄影机位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为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 右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6~7题。 7.图中P、Q两地间有一座桥梁,该桥和其下溪谷的 高差最接近 A.20米 B.40米 C.90米 D.120米 8.当地环保部门在桥下采样检测水质时,发现高浓 度农药残留。这些农药最有可能来自下列哪个地区 A.甲 B.乙 C.丙 D.丁 (2016泉州质检)火车行驶在崇山峻岭中,铁路线顺着山势盘旋,这种迂回展长的铁路线叫展线。图3为穿行在某低山中的“灯泡”型展线。据此完成。 9.图中铁路线的最大高差可能为 A.25米 B.45米 C.65米 D.85米 10.图中的“灯泡”型展线 A.降低了线路坡度 B.避免了落石危害 C.提高了列车速度 D.减少了铁轨磨损 11.贵广(贵阳至广州)高铁于2014年12月通车,全线未采用展线的主要原因是 A.沿线地形起伏较小 B.动车爬坡能力较强 C.为了节约建设成本 D.为了提高铁路运力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题。 12.a、b、c、d四村庄,发展种植业的条件中 A.b村庄降水条件最好 B.a村庄热量条件最好 D.490m C.c村庄水源条件最好 D.d村庄光照条件最好 B.急流段漂流者向西漂去 D.丁地地势最低 5 5.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55m,则甲地与丙地的高差可能为 A.355m B.400m C.445m 6.某日一登山者到达甲地,他可看到 A.山顶悬崖峭壁林立 C.湖畔乙地游人戏水 13.计划在甲、乙村庄之间修筑普通公路,合理的走向是经过 A. a村庄 B. c村庄 C. e村庄 D. d村庄 河流侵蚀作用中的溯源侵蚀,是河床深切作用逐渐向河流上游方向发展的过程。下图为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4.关于图中水文和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A.L1、L2、L3、L4为河流 B.L3是L2河与L4河的分水岭 C.L3河落差最大 D.L4河水流较急 15.若图中河流侵蚀作用不断增强,未来可能出现的是 A.山地一定变得更低 B.分水岭与河谷之间的高差变小 C.L3附近的等高线将逐渐向南凸出 D.L4河与L1河连成同一水系 16.(2017海南) (1)归纳巴拉圭的地形特征。 17.(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7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7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从地形角度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8分) 【例1】C 【例2】盆地 理由: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 再从(500米)等高线接近闭合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 【例3】本区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海岸线较平直,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岛屿。 【例4】D 【例5】B A 【例6】A D 【例7】C D 【例8】A B 【例9】(1)② 坡度小、运营安全,工程量小 (2)丁 地势平坦开阔、水陆交通便利 (3) 淹没村庄和农田(需要移民) (4) (随堂练习) 1-5:A B C D D 6-10: B C B C A 11-15:D B C D D 16.地势较低,海拔在500米以下(2分);以平原为主(2分); 地势自巴拉圭河(中部)向两侧逐渐升高(2分)。 17.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 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8分) 6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2019届高二培优资料之--4.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及应用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