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B承包商。
223、竣工结算的方式不包括D分部分项工程竣工结算。 224、1998年3月建设部颁发了D《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标志着我国建设监理工作已走上了法制化管
理轨迹。
225、在工程建设监理活动中,监理单位是A业主的代理人。
226、在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工程监理企业可依据委托监理合同和有关的建设工程合同对B承建单位的
建设进行监督管理。 227、根据《建筑法》,下列关于监理的说法正确的是D 监理的权限要视建设单位的委托而定。 228、根据《建筑法》,下列关于建设工程监理的说法正确的是C尽管建筑承包合同当事人没有监理企业,
但也是监理人员实施监理的一个主要依据。
229、建设工程监理的依据为A以法律、法规以及建设工程合同为依据。 230、建筑材料供应与管理是建筑企业B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31、材料供应管理的工作内容包括A 材料供应计划的编制、实施和分析考核,以及材料运输工作。 232、向D使用单位发放材料是保证生产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仓储管理的重要工作和最终目的。 233、对仓储材料登记建卡,用于划线或退料冲账所使用的墨水颜色要求C红色。
234、衡量仓储工作为生产建设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回事流通领域资金周转的关键的是B材料
领发。
235、材料出库的要求是C及时、准确、节约。
236、材料出库的程序有以下几步,正确的顺序为A①②③④⑤⑥,①发放准备;②核对凭证;③备料;④
复查;⑤点交;⑥清理。
237、用直接计算法编制材料需用计划,一般以C单位工程为对象进行编制。
238、材料计划的编制程序包括以下几点,正确的顺序为A①②③④⑤,①计算工程项目材料需用量;②确
定供应量;③按不同渠道分类申请;④编制供应计划;⑤编制订货、采购计划。 239、编制材料需用计划的基础是D材料消耗定额。
240、施工企业用料单位应根据施工图计算分部分项实物工程量,结合施工方案与措施,套用相应的材料
消耗定额,编制材料分析表。然后按C分部工程汇总,编制单位工程材料需用计划。
241、企业内部编制施工作业计划,向单位工程承包人和班组实行定包供应材料时,应采用材料消耗C施
工定额计算材料需用量。
242、施工图已经到达现场的单位工程,编制用料计划时应采用A直接计算法计算材料需用量。
243、当工程任务已经落实,但设计尚未完成的建设项目,编制备料计划时可采用B间接计算法计算材料
需用量。 245、材料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保证施工生产的用量需要,材料管理各环节要围绕C材料供应计划开展工作。 246、材料C月度计划以单位工程为对象,按形象进度实物工程量逐项分析计算汇总使用项目、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质量、数量等,是供应部门组织配套供应的计划。 247、材料计划按用途分类有B用料计划、供应计划和采购加工计划。
248、月度计划应把B 单位工程材料计划列为重点,专项平衡,安排供应。 249、材料季度计划是根据企业施工任务落实和安排的实际情况,对A年度计划进行调整,具体组织订货、
采购、供应的材料计划。
250、根据B现场平面布置图,认真做好材料的堆放和临时仓库的搭设,要求做到有利于材料的进出和存
放,方便施工,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251、现场材料的验收步骤分为以下几点,正确的顺序是B①②③④,①查看送料单是否存在误送现象;②
核对实物的品种、规格、数量和质量是否与凭证一致;③检查原始凭证是否齐全正确;④做好原始记录,逐项详细填写收料日记。
252、新材料未经试验鉴定,C不得用于工程中。
253、材料实际采购成本等于下列各项费用之和D材料原价、供销部门手续费、包装费、运杂费、采购保
管费。
254、材料价格通常按实际成本计算,具体方法有A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两种。
255、材料价格通常按实际成本计算,具体方法有B“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两种。
256、C材料采购核算,是以材料采购预算成本为基础,与实际采购成本相比较,核算其成本降低或超耗程
序。
257、材料采购B实际成本是材料在采购和保管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的总和。 258、采购成本可以从实物量和B价值量两方面进行考核。
259、多渠道货源的材料,材料原价按各供应单位的C出厂价或批发价,采用C加权平均法。
260、建筑企业采购和加工业务的业务过程,可分为C准备、谈判、成效、执行、结算等五个阶段。 261、责任明确、灵活、方便、手续简单和易于组织管理的采购方式为B现货采购。 262、材料采购批量指的是一次采购材料的A数量。
263、资源的分布、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属于材料采购信息中的A资源信息。 264、材料采购批量与保管费用成C正比例,与采购费用成C反比例关系。 265、集中采购的价格一般B低于分散采购的价格。
266、在检查考核材料计划执行情况时发现,材料供应总量的计划完成情况较好,但实际上施工现场上却
发生了停工待料的现象。这是因为在供应工作中D供应品种配套率低。
267、材料供应的核算,通过考核材料B供应计划的执行情况,检查材料收入的完成程度,反映材料对生产
的B保证程度。
268、A组织货源是为保证供应、满足需求创造充分的物质条件,是材料供应工作的中心环节。 269、材料供应情况考核,一般是对材料供应中B数量的检验。 270、材料供应工作的重要环节是C合理地选择供料方式。
27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材料供应的数量控制方式是A定额供应。 272、材料供应部门对施工生产单位实行“三保”,“三保”指的是C保质、保量、保维修。 273、材料供应部门对施工生产单位实行“三包”,“三包”指的是A包供应、包退换、包回收。
274、材料供应的核算主要是检查材料供应计划的执行情况应从检查材料收入量是否充足和检查材料供应
的A及时性两个方面进行考核。 275、根据我国《建筑法》,合同约定由工程承包单位采购的工程建设物资,建设单位可以C提出质量要求。 276、未经C监理工程师签字,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安装,未经C总监理工
程师签字,建设单位不拨付预付款,不进行竣工验收。
277、施工单位未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的取样的取样检测的,责令改正,处D十万
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278、以下所描述的质量责任和义务中,不应由工程监理单位负责的是D应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
以及有关材料,进行现场取样,并送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279、单位成本事前分析,就是通过A成本预测分析,选择达到最佳经济效益的成本水平,确定成本目标,
为编制成本计划提供可靠依据。
280、事中材料成本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实际支出D脱离目标成本的差异,以便采取措施,保证预定成本
目标的实现。
281、通过对材料成本各构成因素的变动分析计算材料成本变动的影响程度,能够找出材料成本节超主次
原因的方法是D结构分析法。
282、因素分析法具体有B连锁替代法和差额计算法。
283、成本分析通常采用的具体方法有指标对比法、C因素分析法、连锁替代法。
284、材料采购中应坚持“三比一算”原则,即在采购材料时进行各种比较,指的是A比质量、比价格、
比运距、算成本。
285、工程成本按其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有三种表现形式,即A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 286、下列不属于工程材料质量监督管理的规定的有D监督材料在使用中有无偷工减料现象。
287、工具租赁的管理办法适合于B消耗性工具和实行工具费补贴的个人随手工具以外的所有工具品种。 288、施工企业的工具财务管理和实物管理相对应,工具账分为由财务部门建立的财务账和由料具部门建
立的D业务账两类。
28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工具费用摊销常用方法的是D原值摊销法。 290、招标人对招标文件进行澄清或修改,应在投标截止日期至少B 15天以前以书面形式发给所有投标人。 二、多选题
291、建设单位的招标应当具备的条件是B有与招标工程相适应的经济、技术、管理人员;C有组织编制招
标文件的能力;D有审查投标单位资质的能力;E有组织开标、评标、定标的能力。 292、施工企业的工具账分为财务账和业务账两大类,由材料部门建立的业务账包括A总数量账、B新品账、
C旧品账、D在用分户账。
293、周转材料的期限摊销法计算方法是B分别计取各种周转材料的月摊销额;C计算各种周转材料的月摊
销费;D计算月度总摊销额。
294、周转材料费用摊销有A一次摊销法、C“五·五”摊销法、E期限摊销法。
295、为建立和加强有形建筑市场管理,需要从A加强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监督约束机制;B明确有形建筑
市场的功能,充分发挥有形建筑市场的作用;C建立和健全有形建筑市场的管理制度;D回忆有形建筑市场计算机管理系统和建设工程信息网络的建设步伐。
296、材料采购成本考核指标有D材料采购成本节超额E材料采购成本节超率。
297、材料配套供应的方式方法有A以单位工程或工程项目为对象配套供应;B材料预算价格;C配套与计
划供应和定额管理相结合;D周围材料配套供应。
298、材料限额供应的作用有A有利于促进材料合理使用,降低材料水耗和工程成本;C限额量是检查材料
消耗是节约或超耗的标准,有利发现浪费现象;E有利改进材料供应工作,提高材料供应管理水平。 299、工具管理的内容包括A储存管理、C发放管理、D使用管理。
300、工具管理的主要任务是A及时、齐备地向施工班级提供优良、适用的工具,积极推广和采用先进工
具,保证施工生产,提高劳动效率;C采取有效的管理办法,加速工具的周转,延长使用寿命,最大限度地发挥工具效能;D回收利用、修旧利废。
301、按工具的价值和使用期限分类B固定资产工具 、C低值易耗工具、E消耗性工具。
302、5C评估法是指重点分析影响客户信用的五大因素的一种方法,属于五大因素的有A品质、B能力、C
资本、D抵押。
303、信用条件是指企业要求客户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主要包括B信用期限、C折扣期限、D现金折扣。 304、市场调整的作用有A发现顾客和竞争者的动向;B对市场战略进行参谋;C发掘新产品和现有产品的
新用途。
305、符合下列B受自然地域环境限制;C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适宜招标但不适宜公开招标的;D项
目技术复杂或有特殊要求只有几家潜在投标人可供选择的。
306、A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偷工减料的;B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C有不按照工程
设计图纸或者施工技术标准施工的其他行为的。
307、必须实行监理的建设工程包括A大中型公用事业工程;B国家重点建设工程;D成片开发建设的住宅
小区工程;E利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组织贷款、授助资金的工程。 308、建设工程监理的作用B科学性、C独立性、D公正性、E服务性。
309、建设工程监理的作用B有利于提高建设工程投资决策科学化水平;C有利于规范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
建设行为;D有利于促使承建单位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E有利于实现建设工程投资效益最大化建设。 310、建设工程监理的依据包括A工程建设文件;B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范;E有关建设工程合同。
311、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包括C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D全
部或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E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
312、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主要的方式有B设计-施工总承包;D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
313、开标会议上应宣布投标书为废标的情况有A投标书未按招标未见中规定封记;B逾期送达的标书;C
未加盖法人或委托授权人印鉴的标书;D未按招标文件内容编写的标书。
314、我国《招标投标法》规定,评标委员会中A技术、B经济、C合同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三分之二。 315、A勘察、B设计、D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人民币以上的,必须进行招标。 316、招标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有A工程报建、B选择招标方式、C申请招标、D编制招标文件。
317、招标前期准备应满足的要求有A建设工程已批准立项,且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履行了报建手续,取
得批准;B建设资金能满足建设工程的要求,符合规定的资金到位率;D技术资料能满足招投标的要求;E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318、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A变更、B终止、D设立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319、B婚姻、D收养、E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不适用《合同法》的规定。 320、建设工程合同属于A有名合同、B实践合同、C要式合同、D有偿合同。 321、A平等原则、C公平原则、D诚实信用原则、E自愿原则是合同的基本原则。 322、合同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是A主体、B客体、E内容。
323、合同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参加合同法律有关系,享有相应权利,承担相应义务的当事人。下列主体中,
可以作为合同法律关系主体的有B政府机关、C事业单位、D社会团体、E法人的分支机构。
324、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是A依法成立、B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C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E 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25、B法律、行政法规规定D 双方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326、书面形式是指A合同书、C信件、E数据电文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327、要约人发出要约后,要约失效的情形有A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D承诺期限届满,受约人未作出承诺;
E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328、下列关于合同订立过程中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发布招标公告是要约邀请;C投标是要约;D发出中
标通知书是承诺。
329、下列哪些情况,要约不得撤销B要约人明确了承诺期限;D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
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E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330、下列哪些情况,要约失效。A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B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C承诺期限届满,
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E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331、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A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C与要约同时到达要约人。
332、承诺可以撤回,但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B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D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 333、下列哪种说法符合《合同法》的规定A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
C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E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334、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格式条款合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C订立合同时,起草方有义务
请对方注意免除其责任的条款;D格式条款合同的起草方应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E发生合同争议时,如果涉及合同条款有两种以上不同解释,应采用对起草方不利的解释。 335、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B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重要事实;D提供虚假情况。 336、《合同法》规定的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有B缔约过失责任方有过错;C缔约一方有受损害的
事实;D缔约当事人的过错与损失有因果关系;E合同尚未成立。
337、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可以附生效条件,也可以附解除条件。A可以附终止期限,也
可以附生效期限;D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E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