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梁实秋写得非常生动逼真,活画出了一位潇洒不羁的大学者的气度神韵。
“短小精悍”,而不用“五短身材”,“秃头顶”是聪明绝顶,“宽下巴”是善于言辞,“肥大的长袍”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穿着,正合梁任公的身份、年龄。他的动作真是风度翩翩、“步履稳健”,证明其人从容不迫、悠闲自然;“风神潇洒”,年岁虽长,不改大才子本色,“左右顾盼,光芒四射”,眼睛炯炯有神,智慧和灵气一看便知。这是一个经典的亮相。着墨不多,不超过四十字,却字字让人遐想,让人如见其人。
写人,就该这样,不重其形而重其神,抓住外貌的主要特点,忽略其他不重要的部分,才能让人活起来。写好人物,还需要写好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梁实秋写梁任公,也采用了大量的描写手法。
“眼光向下面一扫”,“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掏出手巾拭泪。”“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大汗淋漓,状极愉快”……
这样生动的描写,不但极具画面感,而且紧紧扣住人物性格“热心肠”,没有热心肠,怎会来手舞足蹈,时而痛苦时而大笑呢?我们仔细来看这样一处描写,“他背不上来,就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这个看似奇怪的动作,这个普通教授不会出现的动作,恰恰表现出了梁先生的“可爱”,表现出他的认真。再看一处:“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掏出手巾拭泪”,一位教师在讲台上哭泣,一般来说是丢脸的事情,可是偏偏是这样的细节,表现了梁任公的“痴”“热”,他不是一位照搬讲义的教授,而是用心灵来教书的教师,是在教育中渗透着自己的喜怒哀乐的真人!
.....
相关推荐: